一、有迹
1、
关于有迹,要从有涯说起。
“吾生也有涯 ……” ——— 这是庄子的话语。
有涯之身,在这尘世里飘泊,一路行去,便是有迹。
有迹是世人的所求。
当然也有厌迹的。
愿随萍水去,不留身后痕。
2、
江生住在江边,江生23岁了。
23岁的男人是什么模样?开始有一点点风度,一点点成熟,还有一点点寂寥吧?如果他还没有心爱的女人。
江生每天辛劳回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坐在江边眺望。眺望天水深处的晚霞,慢慢黯淡下去。
在江生屋前的堤上,有一棵古树,冠华如盖,浓荫方圆数十米。这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乌鸦,一到薄暮时分,这些乌鸦纷纷从城市的各个角落飞回来,在树梢上飞舞,聒噪。
江生从小看着这些乌鸦长大,对这些世人厌恶的精灵,他却倍觉亲切。
他每天坐在这夕阳斜晖里,伴着一把竹椅,一棵古树、一群乌鸦、一条大江,有时还有一本书,一杯茶……
倒也悠然。
发生故事的日子是在五月。
五月是个很“江湖”的季节,梅雨初歇,有浅浅的风尘在阳光下滋生。
那天江生回家,象往常一样搬了竹椅坐到古树下。
江风轻暖,他忽然有点渴睡,朦朦胧胧里,似乎鸦声也体贴人心地安静了。
这一觉,江生直睡到明月初升,江波皎洁。
然后他被枝叶间的夜露滴醒。
醒来的江生微眯着睡眼,他看见一青衣女子,正坐在自己身畔,翻看自己带来的《聊斋》,一本旧书。
江生微诧,这女子是哪来的?他借着月光悄悄打量,发现这是一个很清秀的女孩,读书的模样娴静而又专注。
江生轻咳一声。
听到咳声的女子倏然抬头,神情慌张地站了起来。
江生微笑,他说:“没事,没事。”
女子神色转归平静,低头浅浅一笑,把手中的书,不舍地放下:“对不起,见您睡着了,不敢惊扰,才悄悄取了来读。”
“难得有人喜欢这些老古董,我很高兴呢。”江生把书又递到女子手中。
“月色太暗,看书伤眼睛,我借你拿回家去读吧。”
“真的可以借我拿回家?”女子有些不相信地望着江生。
“当然。”江生毫不犹豫地回答,一本书又值多少钱呢?就算索性送给这女子也没什么,只是初次见面,觉得这样有点唐突而已。
“那真是谢谢您了,我一定会尽快归还。”女子有礼貌地向江生致谢,然后转身向堤下走去。
消失在月色之外。
第二天,江生已然忘了这件事情,生计辛劳,要记住的实在太多,被忘记的也实在太多。
何况只是一本书,一个女人而已。
直到第四天黄昏,他搬了竹椅,又坐到堤上看水。
不知不觉,又被暖风吹得睡去。
醒来时月圆中天,江生揉揉眼睛,看见三天前的那个青衣女子,正坐在对面,笑吟吟地望着自己。
江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近来十分贪睡。”
“因为求生劳累。”女子理解地说道。
江生有点好奇地打量眼前女子,现代社会的都市女孩,都是娇生惯养的笼中鸟,很少能说得出这样知道浮生艰辛的话。
女子被江生瞧得有点窘迫,她侧过头去,看着堤下的流水:“书已经看完了,正放在您的身边。”
江生取过自己的书,鼻端嗅到一股淡淡的香味。他随手翻阅,漫不经心地问道:“觉得如何?”
“觉得这些鬼狐精怪,多半遇人不淑,甚是可怜。”女子垂着头,淡淡哀婉地回答。
“其实不是遇人不淑。”江生放下书卷,说道。
“哦?”
“人都是如此,贪婪狡诈,以自我为中心。因为浮生苦短,不拼命去争,转瞬就逝了。”江生叹了口气,继续又说:“不象那些鬼狐精怪,有漫长的生命,他们当然可以无欲无求,专心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