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学吧 关注:150贴子:464
  • 8回复贴,共1

藏文字体简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5-25 13:24回复
    一、藏文字体分类
    经过千余年的实践创新,吞弥桑布札创制的现行藏文字体发展到几十种。从大的方面讲,可归纳为乌金体与乌梅体二大类。
    乌金体即有冠体,因其有一个显著特点,每个字母最上一笔是横直的,字母排列时.上端必须在一条直线上,形似平顶帽,故此得名。由于乌金体多用作刊印书籍的字体,故也有人称其为印刷体。但这是不确切的。因为乌金体不仅用于印书,也用作记录、写文章等。
    乌梅体即无冠体。这种字体的上端没有横直的一笔,酷似除去帽子,故此得名。
    乌金体与乌梅体的最显著区别是前者有平顶帽,后者却没有。
    


    2楼2012-05-25 13:24
    回复
      2025-05-22 06:13:27
      广告
      三、乌梅体
      吐蕃时期虽然主要着力于乌金体的书艺,但是,乌梅体也有长足的进步。因为除正式公文和写卷多用工整的乌金体外,草拟文稿、记录世事,特别是民间行文等多用乌梅体。所以乌梅体也呈现出五彩缤纷,出现了多种新字体。乌梅体出现多样化,同样需要规范统一。于是,前宏期出观了两位大书法家,即丹玛孜玛和黎氏。他们两人都对前人的多种乌梅体进行了周详的分析研究,各自进行了规范创新,创立了丹派和黎派两大书派。不过,黎氏派早已失传。现今流传下来的乌梅体是丹氏流派。
      后宏期乌梅体发展更快,相继出现了十多种乌梅体。乌梅体的多样趋势与乌金体的多样趋势有很大的不同。乌金体再多样化,也总是基本没有超出戴帽和方形的格局。不同的乌金字体之间相去无多。相反,乌梅体不受方正有帽的限制。因此,乌梅体的类型远比乌金体多得多。而且不同字体之间形态相去很远。真是千姿百态,各有千秋。
      从大的方面分乌梅体有七大字体。
      1、白徂体
      “白”即经卷之义,“徂”即稳健之意。合起来就是书写经卷的稳健体的意思。白徂体又分净足体、毛足体和朱徂体三种。所谓净足白徂体是指这类字体字腿末端像刀切的一样不带毛刺,形成末端齐茬。所谓毛足白徂体是指其字长腿末端略带向下挑的墨迹。所谓朱徂体即白徂体和朱匝体的混合体。在刻板印经技术出现之前,白徂体很盛行。珍藏于萨迦寺内的许多写卷都是用白徂体书写的。后世写卷也常用白徂体。
      2、朱匝体
      按字面意思,朱匝是“形似谷粒”之义。的确,朱匝体的字的主体部分很像谷粒,其元音符号则与乌金体相近。朱匝体分长腿体和短腿体二类。长腿朱匝体又分弯腿体和直腿体两种。弯腿朱匝体产生于萨迦王朝时期。萨迦王朝时期不仅行文、公告等多用弯腿朱匝体??碑,其碑文字体系弯腿朱匝体。
      (1)弯腿朱匝体。弯腿朱匝体的字的主体呈圆粒状,长腿略带曲度,再配以弯曲的元音符号,显得和谐柔丽。
      (2)直腿朱匝体。直腿朱匝体的字腿长而直。整个字体酷似长杆经幡,每行字如同列队的仪仗。
      (3)短腿朱匝体。短腿朱匝体内分棱体、粒体等多种。
      朱匝体不论长腿,还是短腿体,它们的基本风格大体相同。只是出于取名方便,我们分为长腿体、短腿体等。无论是长腿体还是短腿体,朱匝体都具有一种典雅、庄重、整齐的直觉效果,因此,这种字体多用于官方文告上。
      3、徂仁体
      所谓徂仁体就是大稳健体。其字高一般在二至三寸。字的主体部约为一寸高。上已讲明,徂仁体须严格在四条横线内书写。上三线为字的主体的框架,第四线为字的长腿的界定。藏文习字之初,须从练习徂仁体开始。练好了徂仁体才能为学习其它字体打下基础,才能写好其它字体。历代书法家都为孩童书写了各种徂仁体字帖。其中仲意哥普哥所书字帖为最佳。他是十三世达龘赖喇嘛的秘书。本世纪三十年代,他所书写的字帖被定为布达拉宫僧官学校的标准徂仁字帖。
      


      4楼2012-05-25 13:25
      回复
        4、徂同体
        徂同体,即小稳健体。其结构与徂仁体相近。只是字高比徂仁体小许多,字的主体比徂仁体偏一些,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大一些。
        关于徂同体的四个元音有四句非常形象的口诀。这四句是“‘吉古’恰似上师指,‘夏究’如同蛋牛块,‘珍波’宛若黄金钩,‘拿若’酷肖鹰之翅。”
        的确,徂同体的四个元音符号只要照这四句口诀书写,便能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
        徂同体又分为“伊体”和“雄体”两种字体。
        伊体
        (1)“伊体”是噶丹颇章时期产生的一种字体。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用徂同体写的各种行文都是由从山南专区伊地(现曲松县)来的经过专门训练的誊录人员书写的。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伊体”。
        (2)“雄体”
        雄体即官方体。这是徂同体的一种。
        5、酋体
        (酋)即迅疾、敏捷、活泼、熟练等之意。这样酋体可以称做“迅捷体”或“疾字体”。当然也可称做“草体”。
        酋体是由徂体演变而来的。是徂体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字体。它最适合快速记录。酋体的出现标志着藏文书法达到顶峰。因为只有书其它字体上达到较深厚的习字功底才能书写好酋体。
        酋体又分小草和大草(诳草)二种。
        (1)小草
        小草的形体近似徂同,只是小许多。小草和大草的最显著的区别是,小草不能连笔。
        (2)大草
        大草连笔多,并且许多字母与小草有别。
        徂玛酋意即徂体和酋体合一的字体。徂玛酋体具有徂体的稳健和娟秀的特点和酋体的曲线美,独具的品味和美感。
        


        5楼2012-05-25 13:26
        回复
          楼主能不能给各种字体配上图片呢?


          7楼2013-05-10 12:48
          收起回复
            能配图说就更好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7-21 12:39
            回复
              求图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02-21 19: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