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情、事态、物理、世俗、镜像常常呈现出令人惊异的多样化格局。自古以来,我们有极高雅之人,近之如兰如梅,令人齿颊留芳;却又有极粗俗之徒,察之如粪如便,让人掩鼻而行。我们有极高雅之物,观之如珠如玉,令人神清气爽;却也有极恶俗之事,触之如霉如锈,让人拂袖而去。
然而,正是在这无数的善良所组成的大背景下,正是在这无边的质朴所构成的大环境里,正是在这无穷的憨厚所凝成的大氛围中,那些如苍蝇般飞舞的俗不可耐之人,那些如毛虫般爬行的俗不可耐之徒,那些如腐臭般飘散的俗不可闻之气,更叫人惊心,更令人恶心,也更叫人忧心。
俗不可耐之人必为俗不可闻之事。古人有“十大俗事”: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与人言必谈及贵戚;遇美人必急索登床;见问路之人必作傲睨态;与朋友聚必吟其酸文;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施人 小惠 便广布于众;与人谈便借刁言以逞才;借债其脸如丐被索偿其态如王;见面多蜜语背面揭人短。今人则将继承着这些俗事,发展着这些俗事,并发明着新的俗事……
俗不可耐之人必泛俗不可忍之气。从那身体里涌出的恶性气体,从那身躯上散出的酸性气味,从那口鼻间冒出的浊性气息,从那眉宇间透出的那种媚气,从那腰身间发出的那种奴气,从那言语间溢出的那种贱气,总叫人不忍闻、不忍嗅。
俗不可耐之人必现俗不可睹之态。在权者面前的那副谄态,在势者面前的那副谀态,在强者面前的那副卑态,在横者面前的那副懦态,在名人面前的那副嗲态,在贵人面前的那副粘态,在洋人面前的那副媚态,在女人面前的那副色态,在“下人”面前的那副傲态,在“外人”面前的那副冷态,总让人不忍观,不忍睹。
俗不可耐之人必呈俗不可观之像。用原始的感官刺激将高雅的艺术创作庸俗化——荧屏上充斥着低俗的镜头,画布上充满了低级的图像,会所里吼叫着低下的欲望,市场上堆积着低端的商品,大街上流行着低迷的时尚……
俗不可耐之人必出俗不可读之文。用下半身写作将纯洁的文学庸俗化,用分行排列的文字将神圣的诗歌庸俗化,用无数廉价的口水将严谨的论文写作庸俗化,用大量垃圾文字将严肃的著作出版庸俗化,用随意排泄的论调将“高人”云集的论坛庸俗化,用肆意发泄的愤懑将“高屋”建瓴的批评庸俗化……
呜呼,一切外在的庸俗缘于内在的平庸,一切言语的低俗来自思想的荒芜,一切行为的粗俗皆因灵魂的粗鄙。当一个人以升官发财作为最高人生追求时,就会无事嫌其俗,浑把丢脸当露脸。当一个人把出人头地列为头等人生目标后,就会无心避其俗,只将俗气当神气。
呜呼,“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望我历经坎坷的中国少些俗人、俗气、俗态和俗套。
呜呼,“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愿我饱经沧桑的国人多些天真、天然、天性和天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