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听舞吧 关注:25贴子:441
新诗茶座
凡夫归田,倒也逍遥自在。每日里东山锄豆,西湖养花。闲暇瓜架下聚友品茗,高谈阔论,浅唱轻吟,两袖清风。
一日,好友雷老将军突发奇想,约凡夫效前清蒲前辈之举,于路旁设草堂茶座,留揽四海嘉宾,品茶论诗,录其所长,采得百花,进献黄发垂髫,倒不失其乐。凡夫欣然,三两日草堂竖起,炉火炊烟,一般朋友忘却老态龙钟,七手八脚,一时间门面齐整。凡夫献拙,书对联于门厅:“草堂纳四海,茶香润诗情”,横批是“新诗茶座”。四乡邻里,俱来道贺,真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四海闻讯,多有贵客,凡夫携众老一一拜谒。


1楼2012-06-01 17:53回复
    一、小二学诗
    茶座开张,邻居老憨家的小子村氓硬扯住凡夫衣襟吵闹:“老叔,待我去草堂给你老帮忙,顺便闻些茶香,学些文字!”憨大哥也说:“如今气候变了,麻烦你带孩子去水里泡泡,看能湿不湿?”于是,村氓就成了草堂的店小二,这小子手脚勤快,耳充目明,还真讨人喜欢!
    一天,客人茶毕,寒暄而去。村氓收拾完茶具,不好意思的来到我身边,低头笑笑,腼腆的问道:“老叔,这新诗——到底什么模样?”“呃。。。。。。。”看,这孩子问的?朋友,你留意过新诗吗?到底什么模样?
    次日早饭后,村民们下地劳作,习惯的先到草堂小憩。猛抬头,见一招贤牌高挂,上写“新诗什么模样?——村氓题”
    石下草
    说起来都成了笑话了。一个诗歌的国度,生活在这里的孩子却不知道诗歌的模样。
    不知道咋说好了。
    建议大家议一议。
    这应该是个话题。
    顶置几天,大家讨论。
    剑冷星疏
    这样写算不算诗呢?朋友:
    《打个电话》
    工地上,风起云涌
    公司车子还未到
    忘了带雨衣
    感觉有点冷
    我给她打个电话
    问她正在做什么
    她说正在看电视剧
    看完就会好好睡一觉
    可能今晚到外边吃饭
    顺便逛逛超市
    问我可好
    我说还好
    正在和同事喝咖啡
    若有灵感
    就写首诗


    2楼2012-06-01 17:58
    回复
      村党支部书记老袁高声说:“嗨,这还要问——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这可是大人物的诗。。。。。。呵呵!”
      白开水泡茶
      这诗的模样还真说不好
      村氓
      《打个电话》
      样子像诗歌,怎么越读越像聊天?要这样写诗,我一口气可以写好多!
      你吃饭了吗
      刚才出饭馆
      喝没喝啤酒
      两人三大提
      海货几道菜
      ......
      剑冷星疏
      不是聊天,它也有内涵的。
      剑冷星疏
      再来一首:
      《卖彩票的老人》
      卖彩票的老伯
      每天都来找我
      我每天都买几张
      他说好运中大奖
      不要忘记他
      我说一定一定
      我会不停的买
      只要你不停的卖
      东斗
      剑兄这首诗在某些论坛可以流行呢!
      


      3楼2012-06-01 18:04
      回复
        剑冷星疏
        呵呵,口语诗,拒绝抒情。这种写法受到许多人的非议,其实她与那些文字分行是有分别的。意象抒情诗许多人读不懂,又认为是故作高深,那什么才是诗呢?公有理,婆也有理,争论个没结果,想来真是很可笑的事!(我在许多论坛玩的)
        静心山庄
        一首诗,应该像一支兰花,不应该像一大堆荠荠菜。
        静心山庄
        诗歌是应该高一些,如果烦诗歌,看不起她,就离她远一点,不要把诗歌嫁给拖拉机。
        水灵子
        情感之至,不得不发
        意境高远,感人肺腑
        给人启迪
        这样的诗就是好诗!
        我觉得为了写诗而写诗就不好
        李贺可谓古代人中为了写诗而写诗的人了
        但是李白就不是,他的诗歌潇洒有气,使人读后也豪情了一把,而李贺的诗奇诡多变,但是其中晦涩难懂,多景而缺情!
        所以我认为我们当代人写诗一定要到不得不写时才写,不能为了出名或则几两银子就瞎写瞎发,到头来自己会离诗歌之路越来越远!
        剑冷星疏
        是,诗要累积,沉淀,不过像我这种不是诗人又喜欢写分行文字的,大多是“造”出来的!
        村氓
        静心山庄 发表于 2012-5-27 12:07
        诗歌是应该高一些,如果烦诗歌,看不起她,就离她远一点,不要把诗歌嫁给拖拉机。
        我的理解是:诗歌应该不同于白话散文,散文即使分行也不是诗歌。诗歌有诗的语言,诗的意境,诗的结构,诗的音乐氛围。诗歌的高雅在于此。所谓雅俗共赏,应该是只要有一定文学欣赏能力的人,都能读得懂,理解大致的语言内涵。文学鉴赏能力较强的人还能进一步品评出诗歌本身的亮点与缺憾,对其意境更有较强的感知层次。
        “不要把诗歌嫁给拖拉机”的意思可能是不要试图将诗歌机械化,生拉硬凑,无病呻吟。不知道理解的对不对,还请各位老师指教!


        4楼2012-06-01 18:08
        回复
          剑冷星疏
          理解得对,但许多人都说了,老生常谈了,我想听些新探索的,突破性的观点
          秋寒易水
          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诗歌更不能与散文这些体裁作对比。诗歌讲求分行艺术,讲求意境,讲求精神方面。如果仅仅是一种娱乐,那么诗歌就失去本身的意义。
          方子
          羊羔体,也昭示着一条生命!
          只不过,那种属于非人类的意识流,
          用一种断断续续的人类节奏,
          借以抒发出一种叫声。
          那是吃奶的渴求,还是情感的需要?
          众诗谜七嘴八舌,乐此不疲。看看日高三竿,才余兴未尽的下地去了。村氓追着他们的背影喊:“别忘了地头上嚓咕嚓咕!”返回身,嘴里还在咕噜:“哼,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新诗的模样!”凡夫正欲答话,忽听山坡处传来女子爽朗的笑语,正向草堂走来。
          


          5楼2012-06-01 18:10
          回复
            母女俩向大家频频挥手致意,掌声渐渐平息下来。如如清一下嗓子,话语里带着微微的颤音:“乡亲们,朋友们!谢谢,谢谢你们!谢谢大家对我们的热情鼓励!我们不是什么专家,和大家一样,爱好诗歌,爱好艺术,爱好我们的生活!”掌声又一阵响起。不知是谁高声说:“欢迎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诗歌!”好!一石激起千层浪,草堂里又欢呼起来。村氓干脆来到母女俩面前,搬过两把椅子:“老师请坐,坐下说话!”大家见村氓和客人说话,也安静下来。这时,村氓来了胆气。憋红了脸,冒出一句:“老师,你给俺说说新诗是什么模样吧?”这一下把个泡泡乐得手捂着嘴笑个不停。“真的!他们这个说这,那个说那,我还是搞不清啥样子的是新诗。”村氓急忙补充。不知凡夫啥时站在如如身后:“大家争论不休,如如,就给大家说说吧!”“你们还争论过?”“是啊!”凡夫就把那天大家讨论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如如听得仔细,笑了笑:“好吧!”与女儿交换了一下眼色,看泡泡点头,向着大伙说:“我们就讨论下什么是新诗吧!”“那要从什么是诗歌说起——


            7楼2012-06-01 21:06
            回复

              高高的黑板前
              老师把祖国的版图悬起
              望着“雄鸡”他久久伫立
              “我愿变成她身上的一根翎羽
              ——羽毛丰满了
              她就能从地球上腾起”
              一片片心湖荡起了旋律
              浪花中汇成同一个心曲
              这首诗由祖国地形图想到了雄鸡,由雄鸡想到了羽毛,由羽毛想到了“飞”,寄托了作者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一片赤子之情。
              再如《他和烤鸭》:
              烤鸭蜷缩在盘子里
              他蜷缩在酒店里
              烤鸭摆在他面前
              他摆在老板面前
              烤鸭冥想着春江水暖
              他冥想着南方温柔的妻子
              窗外是另一个世界
              下着雪
              他由桌上的烤鸭想到了自己的遭遇,而且有共同点:蜷缩。由烤鸭想春江水暖,想到了自己想南方妻子,两两对照,让人的思路和感觉都对渴望自由而难以自由的生命形态产生内在的感悟。雪是纯净的象征,他是从窗外纯净的世界中走进来的,在他的思想里永远保留着这一片纯净的天地,余味无穷。
              5.跳跃自如
              诗歌不能像小说那样,细微末节,娓娓到来,也不能像散文那样,抓住某个片断,尽情挥洒,大肆渲染,它要在极短的篇章里包蕴极其复杂的思想内容,有时时空跨度很大,因此需要自然过渡,跳跃自如。如曾卓的《我遥望》: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这首诗前后两节,一节一个层面,中间一个大断层之间,如果写散文、小说的话,正是用武之地,而写诗只能这样跨,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作为跳跃的翅膀,从年轻时跳到六十岁,中间留给读者去思考、去补充,蕴味无穷。
              6.凝练集中
              凝练,指语言,集中,指主题,即能够用极其精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高度概括、集中地反映生活,言简意深,在有限的诗句之内,容纳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一位日本女郎作别的情状。原诗十八节,曾编入《志摩的诗》(中华书局1925年版),1928年新月书局重印时,作者删去了前十七节。诗人只选取了一个最难忘的镜头,即“一低头的温柔”,把这位日本女子内心说不出的情意、掩不住的隐秘、别离的忧愁、莫名的委屈等等都表现出来了,诗人感觉她恰似水莲花那样秀美、纯洁、娇弱而又灵动,再听她软语温存的一声“珍重”,交织着“蜜甜”与“忧愁”,她把思念留给了自己,仍把祝福给了对方,这样的女子怎不叫人怜爱呢?最后的那一声音译的“沙扬娜拉”(再见),更是情韵摇曳,萦回不绝。这首诗可以说凝练集中之至了。正如汪国真说的“简单/是最成熟的美丽/单纯/是最丰富的高雅”。
              7.节奏和谐
              《礼乐记》解释:“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作为音乐术语是指音响运动中,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长短、强弱现象。反映在诗歌中的节奏,则指诗句中词和词中间的音节停顿,或感情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前者为外在节奏,后者为内在节奏,只有外在和内在协调一致了,才会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如汉乐府《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情诗,也可以说是一首誓词,全诗多用短语,由二言到六言,一字一顿,外在的节奏与少女内心的感情动荡、心潮起伏相谐、相契,情调、音调同美。清张玉?《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伸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前三句是正说,是全诗的基调,庄严慎重地、一字一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表述对爱的渴求和坚贞。接着反说,列举了五件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比喻不可能改变的心,三言四言四言三言三言,句式整齐,一气排出,给人以迫切激越之感。然后吐出了“乃敢与君绝”五个字,与基调的“长命无绝衰”回应,字字千钧,铿锵有声,“敢绝,是终不可绝也。”
              


              9楼2012-06-01 21:42
              回复
                8.形象生动
                形象,本义是指人物或事物的形体外貌,具有可视可闻可触可感的性质。古人对形与象是分别论述的,认为:形,指形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象,是映象,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是人通过视觉对物体的直观映象。现在人们把“形”与“象”组合成一个复合词,作为艺术概念,指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环境、景物等。
                诗的形象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是由诗人的主观感受凝固而成的有声有色有形有态的真善美的统一体。别林斯基说:“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
                如曹增书的《笑》:“倚着春俏丽的肩膀/秋,憨厚地笑了”这首诗是“春花秋实”的形象化表现,诗人妙用拟人化手法,一倚一笑,一憨一俏,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真是一幅奇妙的镜头。
                再如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临发又开封”,把诗人“意万重”的思念之情写得真切动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犹报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的朦胧美更是生动传神。
                9.意境优美
                意,指意脉,即思想感情的脉络;境,指境象,即意脉贯注的对象。意境合称,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外界事物相结合产生的一种境界。也就是说,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为一体,通过艺术手段描绘出来,构成一种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含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景外之景、象外之象,使读者可以从有限感知无限,得到一种韵味无穷的美感。如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想起雕竹做笼
                想起呼灯篱落
                想起月饼
                想起桂花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
                这一幅幅生动画面,把诗人的怀旧之情、乡恋之情、盼归之情表现得含蓄深切,读来余味无穷,颇受感染。
                再如沙鸥的《新月》: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吗?
                我在你梦中靠岸
                小船似的新月勾起了诗人的怀乡之情,爽性当真“乘船”回到了春暖花开的故乡,故乡的亲人正在梦中,“我在梦中靠岸”情深意美,极写其两地相思、魂牵梦绕的情景,意味深长。
                10.虚实相生
                戏曲讲究“不像不成戏,太像不成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写诗“当在切与不切之间”(查为仁语),“太切题则粘皮带骨,不切题则捕风捉影。须在不即不离之间”(钱咏语)。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切与不切、不即不离等说法不同,意思一样,都可以归结为虚实处理问题。清方薰论画时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诗歌也一样,有实有虚,虚实结合,才能把读者带到一个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亦真亦幻、迷离朦胧的艺术境界中去。如王小泥的《初春的家园》:
                鸡鸣起伏
                雨点儿在屋瓦上
                弹奏《十面埋伏》
                当雀鸟啼亮木格格小窗
                母亲已从窗外菜园里
                掐来一筲箕湿漉漉的黎明
                石磨吟唱出两桶清香小曲
                姐姐把它凝成一锅乳白的晨曦
                我举起筷子,母亲瞪我一眼
                她怕我夹碎了
                姐姐水嫩嫩的叫卖声……
                苍老的父亲,牵着水牛走向田间
                牛鞭,抽醒几声蛙鸣
                一曲山歌,在群山间回荡往复
                于最高的尖尖山上
                化为一只啸天的老鹰……
                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错觉、象征等)加以“变形”,使语言“陌生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给人以既明白可解、又新鲜别致的感觉,增强了艺术魅力。
                除以上特点以外,还有一些特点也需要了解。如:押韵,或一韵到底,或每节换韵,韵脚的韵母要相同。有些古诗押的是入声韵;有些新诗外表看起来并不押韵,但它符合内在情感的逻辑停顿,读起来也不觉得不顺口。句式的排列或对仗或参差,要整齐匀称、错落有致。还得注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规律,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创象方面也要注意前后一致、和谐得体等等。


                10楼2012-06-01 21:42
                回复
                  如如娓娓而谈,轻若开春雨,重如黄河流,一席话只把在座的男女老少的脖颈提高了不少。直到话告一段落,大家的目光还没有离开她的意思。村氓倒是有几分机灵,大概是习惯所致。本来水壶就一直在手里提着,听讲的时候还差点把热水洒在脚面上。如如话音一落,村氓早把香茶敬上去:“好啊好!学问!”稍静了片刻,刚刚回过神儿的草堂,突然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如如呷了口茶水,微笑着向村氓点头致谢,接着说下去:“本来我今天说的,都是些常识,拿来和朋友们交流,还请大家讨论,质疑,批评指正!接下去,我们再聊聊——


                  12楼2012-06-02 11:07
                  回复
                    二、诗歌的形式
                    形式,即体式,指诗歌的语言结构的组合方式,它是为内容服务的,有时奇妙的形式能够造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有助于读者理解诗意、加深印象。朱光潜先生认为:“诗的实质是语言所表现的情思,形式是情思所流露的语言。”语言是表现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形式实际上也是诗人思想性格的外化,是诗人的一种生命形式。人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人的思想性格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因此,诗歌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我们先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一下类型。
                    ① 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② 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楚辞、格律诗、自由诗等。
                    ③ 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④ 按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咏史诗、军旅诗、山水诗、田园诗、乡土诗、城市诗等。
                    ⑤ 按与其它体裁相结合的不同,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谜语诗、赋、骈文、诗体小说、诗剧等。
                    ⑥ 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叙事诗、小诗、微型小诗等。
                    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如按风格、流派、作用等分又会有不同的类型。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诗体。
                    1.抒情诗
                    抒情诗是以作者的口吻抒发主观情绪、情感的诗体。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即使有某些片断的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根据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作品的内容,可分为颂歌、哀歌、恋歌、田园诗、山水诗、讽刺诗、咏物诗等。如贺敬之的《雷锋之歌》、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戴望舒的《雨巷》、舒婷的《致橡树》、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王维的《鹿柴》、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杜甫的《兵车行》和《春夜喜雨》、左思的《咏史八首》等都是很好的抒情诗。抒情诗是最富有个性、最能体现诗歌抒情特点的诗。
                    2.叙事诗
                    叙事诗是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生活的诗体。它与抒情诗相比,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能采用各种手法描写人物,但与小说戏剧相比,它的情节比较单纯并跳跃较大,人物性格比较单一,使用的细节较少,叙述语言比较概括并充满激情。其基本体式有史诗、诗体小说、诗剧、一般叙事诗等。如古希腊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我国《诗经》中的《生民》和《公刘》、英国拜伦的《唐璜》、俄国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歌德的《浮士德》、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等,都是将叙述和抒情融为一体的上乘的叙事诗。
                    3.哲理诗
                    哲理诗重在哲理的揭示,通过形象的比拟开掘生活中的道理与规律。一般篇幅精短,意象入妙。以往把它归入抒情诗的。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小诗表现了一代青年人尽管受到时代的磨难,却仍未失掉对光明的追求的精神。有象(黑色的眼睛)有意(寻找光明),耐人咀嚼。再如冯骥才的《灵性》诗集中的好多小诗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哲理的思考。“大树对樵夫说/你可知道/最痛的是不流血的伤口”“摆渡者反反复复选择彼岸/结果徘徊了一生”“山是凝固的波浪/水是流动的群山”……
                    4.歌谣
                    民歌、民谣、儿歌、童谣的总称。中国古代,以合乐的为歌,不合乐而口头传唱的为谣,现代统称为歌谣。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并用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体。内容质朴、格调清新、形式活泼,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大众化、口语化、时代性、社会性等特征。如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汉魏六朝时的乐府民歌、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鲁文编著的《百姓话题——当代顺口溜》,收集了大量的民谣;鲁兵编的《365夜儿歌》上下两册;谷斯涌选编的《童谣选》,收录了二百多首童谣。下面我们只简单介绍一下民歌总集《诗经》。
                    


                    13楼2012-06-02 11:12
                    回复
                      诗歌的创作——变形
                      所谓变形,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出于一定的审美理想和表达的需要,对所要反映的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有意地改变它的性质、形式、色彩等,使它们的表现力增强,以诱发读者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
                      变形的方式多种多样,下面简单介绍几种。
                      1.感觉变形
                      这是一种有意歪曲和改变人对客观事物的正常感觉所造成的变形。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眼、耳、鼻、舌、身)时,人的大恼对事物的个别属性(颜色、形态、气味、温度、轻重、软硬等)的反映。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即所谓的五官生五觉。此外,还有第六感觉的说法,有人认为是一种心灵感应,有点唯心主义。其实类似于直觉,即作者通过感官直接迅速地感受、捕捉和反映客观对象时,越过逻辑推理,刹那间领悟到某种事物的内在本质,分科学直觉和艺术直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常感觉是有什么样的客观事物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如松树是绿的,太阳是圆的等等。而诗的感觉变形则是有意歪曲和改变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正常感觉,以一种新的感觉,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新的世界,如:“早晨起来/这世界便有点异常/太阳是方的”;“星星闪着冷眼”等等。
                      感觉变形,可借助“通感”的艺术手法来变。通感,就是要开放五官,将各种感觉相互沟通、形成错位与转换,创造出有声有色、可触可感的新奇世界。
                      如: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艾青《小泽征尔》)
                      颜色嚣叫着用浓重的光波/涂抹着古城(韩作荣《花季》)
                      感觉变形,还可借助“幻变”的艺术手法来变。幻变,就是让事物的形态在情感的作用下,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发生自由的变幻,一种形象变为另一种形象,抽象的事物变为形象的事物。如张世勤的《江南》:
                      江南的土嫩哟
                      放在手上
                      像撮着女子的秋波
                      真不敢在上面踩得太久
                      怕不留意
                      身上冒出棕榈或水杉的枝杈
                      湿湿的风
                      像优质的护肤脂
                      一路将我清新的美丽
                      即使我的灵感
                      摇曳不成江边的翠竹
                      也会长成
                      五月的一扇蕉叶
                      王尔碑的《随想录》:“小树说:我想亲一下天空。”
                      孔孚的《天街遐想》:“天河很近/ 听得见鱼跳/挽挽腿/去摸一条”。
                      2.虚拟变形
                      客观事物本来不具有某种形态、性质和特征,诗人通过想象性虚拟,可以使之变得具有。如赵恺的《我爱》:
                      我追求,我寻觅
                      我挖出当年那颗珍藏在泥土的泪滴
                      时间已把它变成琥珀
                      琥珀里还闪动着温暖的记忆
                      诗人把“泪滴”虚拟变形为裹着记忆的“琥珀”,所以去“挖”,十分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对爱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爱,本身就是种子”,其强大的生命力永远不会死去的坚定信念。
                      


                      21楼2012-06-02 15:00
                      回复
                        3.比喻变形
                        运用比喻手法,对客观事物的原态进行变形,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关键是要找准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一定要贴切、新奇、传情、达意。这种方法离不开联想和想象。
                        ① 以某种形象特征为相似点:
                        如《瀑布》:“山/垂一条领带/抖着男子汉的气派”。
                        赵伟的《纪念碑畅想》:“我要/我要喷吐那压抑在心底最深层的岩浆啊/你!应是中国的拇指翘在这儿……”。
                        丁可的《月亮,我们的家禽》:“银白的脚爪,从田野的上空/轻轻落下/栖在屋顶上 栖在树梢上/栖在我们的圆圆缺缺的梦里……”。
                        ② 以某种情绪、感觉为相似点:
                        如卢宗仁的《思念》:“刚离开你时 心/像一只蝌蚪/满快活地在清溪里/摇尾 如今 心/已长成一只青蛙/白天在沉默中忍耐/一到晚上就放肆地/喊你的名字”。
                        ③ 以某种抽象事理为相似点:
                        如程显谟的《命运》:“没有起点没有终点的长途列车/不断有人上车/不断有人下车”。
                        4.夸张变形
                        运用夸张手法,有意对客观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夸大(缩小),造成变形。
                        如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大)
                        mzd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缩小)
                        在一首诗歌里有时运用其中一种变形手法,有时则运用多种手法,甚至糅合在一起不分彼此,目的就是为了把诗人的情感表现得更充分,能给人以更丰美的享受。
                        说明:
                        以上是我的写作教学讲稿,不成体系,算个资料汇编吧,贴出来与朋友们分享,作为创作诗歌时的参考。我这是班门弄斧啦,不妥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
                        图案诗中的阶梯诗所举例子《ln》,发出去就乱套了,实在抱歉,无能为力,敬请读者朋友们谅解!可以找原诗去看。谢谢!
                        作者: 真如书屋如如


                        22楼2012-06-02 15:02
                        回复
                          如如讲完,免不了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看看草堂,早就挤得水泄不通。原来天已黄昏,各家各户晚饭已齐,就不见茶座的人回家就餐,爷娘媳妇陆续寻到这里,正好如如讲到热闹之处,来人也屏气凝神找个空儿站着听讲。
                          这些后来人更是了得,因为只听了半截,很不过瘾,嚷着要如如再讲下去。凡夫一看这场面,实在拗不过大家,和如如、泡泡耳语一会儿,母女俩笑着不断点头。凡夫站起,两手作下按的姿势,草堂里渐渐静下来。“乡亲们!如如老师给我们讲的诗歌知识让大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让我们临江村的诗歌贯通了古今,走出了山门,与新时代、大中国接了轨。这样的课堂,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热情指导,你们辛苦了!”凡夫话音未落,早就是掌声雷鸣。凡夫接着说:“应乡亲们的强烈要求,也表示大家的谢意,我们今天在江边举行篝火晚会,顺便再请老师给我们讲一些好不好!”“好!”“那么,就请乡亲们准备一下,也让两位老师休息一会儿,晚饭后我们江边见!”又是一阵掌声欢笑,人们才渐渐散去。
                          


                          24楼2012-06-03 11:00
                          回复
                            中秋已近,月亮偏着脑袋俯视闪动着银光的江面。江岸上,人们已经燃起几堆篝火。载歌载舞的青年男女,把篝火扇得噼啪爆响,火苗左串右跳,那一泓江水被染成流动的云霞。
                            诗赛是免不了的,一个接一个朗诵,一阵接一阵掌声。呼号声,欢笑声响成一片。
                            《红蔷薇》
                            我说你是我的红蔷薇
                            你的绽放
                            我的沉醉
                            我说你是我的红蔷薇
                            你的荆棘
                            我的羞愧
                            我说你是我的红蔷薇
                            你的枯萎
                            我的伤悲
                            ——师宇


                            26楼2012-06-07 10:10
                            回复
                              《绘在墙上的鱼》
                              ——青衫骑驴客
                              我在旅途中遇到一面墙
                              我看见缤纷的颜色涂在
                              斑驳的墙上
                              上面绘着无数条鱼
                              鳞片清晰,鳍翅张扬
                              没有海洋,没有河流,没有湖泊
                              甚至忽略了水的存在
                              只有一群鱼,拥挤在一起
                              红色的鱼,黄色的鱼,黑色的鱼
                              凶猛地向我游了过来
                              我站在广州的街头
                              2009年的春天,雷雨终于开始
                              在南方这座阴郁的城市
                              雷雨比春天更好地渲染了一切
                              所有直立的鱼都有了呼吸
                              所有盲目的鱼都有了
                              洄游的方向
                              


                              27楼2012-06-07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