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的双子座流星雨,5个小时内200多颗色彩各异的流星让众多的天文爱好者大呼过瘾,转眼2007年即将到来,新年的第一个月还将上演哪些星空大戏呢? 据江苏省天文学会昨日发布的最新消息称, 新年伊始,我们头顶的天空依旧精彩 。
首先, 象限仪流星雨为2007年的天象演出拉开序幕。 随后, 土星合月、月掩角宿一 等天象将陆续登台亮相。爱好天文的公众又可一饱眼福。
1月4日象限仪流星雨极盛
作为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象限仪流星雨的活跃期在新年开始的前五天,流量相对稳定,在理想夜空条件下,天顶流星数(ZHR)可以达到120颗左右。
据天文专家介绍,象限仪流星雨是每年年初都会发生的一个比较大的流星雨。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星座,现代星座的划分中则没有这个星座,其位置大致在牧夫座和天龙座之间。该流星雨的速度中等,而流星亮度较高、颜色以蓝色为主。据了解,象限仪流星雨在差不多170多年以前才被发现,与狮子座、双子座等流星雨相比它的规律和特点目前还不为人们所熟知。
尽管该流星雨的活跃期正值北半球最寒冷的时节,每年仍有很多爱好者不畏严寒,观测这个流星雨。不过这次大家恐怕要失望了, 2007年象限仪流星雨的极大值发生在世界时1月4日0时30分,也就是北京时间4日8时30分,加之该流星雨的特点就是极盛时间较短,一般在两个小时以内,所以本次象限仪流星雨的流量极大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是白天,因此基本无法观测。而且这次流星雨活跃期恰逢农历十五前后,月亮也会出来捣乱,看来这场美丽壮观的流星雨只能给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留下遗憾了。
1月7日土星合月
2007年1月7日,土星将悄然来到“月姑娘”身旁拜个早年,并向世人献上自己的绝活??“草帽舞”。届时头戴“ 草帽”的土星届时会依附月亮近距离展现“星姿”,市民只需用肉眼即可清晰见到这幕“土星合月”的天文趣象。
由于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它每月相对于恒星背景大约由西向东运行一周,而每天同一时间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就不同。当某颗行星与月球的黄径相同时,我们把这种天象称为该星合月。而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合月”是广义上的,当月亮正好运行到一颗亮星附近几度时,我们就可以说这颗星合月,或月合这颗星。在2007年1月7日(农历十一月十九),我们可以看到土星合月,如果你在北京观测,凌晨2点会看到土星距离月球不到1°(月球视直径约0.5°)。
1月12日凌晨4点,月球还会运行到角宿一附近1°左右的位置。那么,这类合月天象我们该怎么观测呢?首先是目视,某星合月或多颗亮星伴月的天象跃然科研意义不大,但对爱好者来说也算比较有趣的天象。如果觉得光看不过瘾,你还可以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些天象。拍摄这种照片只要一部相机(有可设置曝光时间的手动功能最好),一台三角架,再加上你的几分灵感,足以拍摄出很好的作品。拍这类照片时取一些地面景物既能增加图片的信息量,还可以给欣赏者更大的视觉冲击。
寒冬腊月之小寒节气
1月6日1时40分是“小寒”节气,此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25 °,天气已经寒冷,但还没有到达极点。小寒一过就要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此时常有寒潮光临江苏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常年“小寒”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0~1℃,淮河以南地区为1~3℃;平均最低气温淮北地区为-4~-5℃,沿江苏南地区为0~-1℃。极端最低气温淮北地区可降至-15℃或以下,苏南地区亦可降至-8℃或以下。
“小寒”节气内冷空气入侵时常伴有雨雪天气,此时的积雪好比是麦、油等越冬作物的“寒衣”和“棉被”。据观测:当地表积雪深度为6cm左右时,地温比无积雪处要高 3℃左右。雪水融化可灌溉农田,增加土壤水分和热容量,减轻冻害。此外,融雪时的寒冷,可冻死越冬的病菌、虫卵。故有“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之说。
寒冬腊月之大寒节气
1月20日19时01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每年视太阳到达黄经240° 时标志大寒节气的开始。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意思是说,到“大寒”节,是气候达到最冷的时候。 俗话说:小寒大寒,冻成冰团。
“大寒”节为什么这么寒冷呢?“冬至”这天虽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地面接受太阳的热量最少,夜间散发的热量最多,但由于地面在夏秋季积累起来的热量继续散发,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还不是降到最低的时候,至“大寒”所余热量最少,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低点,气温也降至最低。所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大寒”,而不是在白昼最短的“冬至”。所谓“三九四九冰上走”正是在“大寒”前后这段时间。此刻,常有寒潮、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