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是一位制造型企业的经营者,或者是一个制造型企业的管理者,那么您一定会说生产计划有什么好说的,我们自己都在做啊!当然,所有的企业都在做生产计划,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这是最最简单的事情,但请您想想是不是也存在下面的现象呢!
1、 经常性的停工待料:因为生产无计划或物料无计划,造成物料进度经常跟不上,以致经常性的停工待料
2、 生产上的一顿饱来一顿饥:因为经常停工待料,等到一来物料,交期自然变短,生产时间不足,只有加班加点赶货,结果有时饿死,有时撑死。
3、 物料计划的不准或物料控制的不良,半成品或原材料不能衔接上,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一大堆,造成货仓大量堆积材料和半成品,生产自然不顺畅。
4、 生产计划表仅起形式上的作用,生产计划与实际生产脱节,计划是一套,生产又是一套,生产计划根本不起作用,徒具形式。
5、 对销售预测不准或对产能分析不准,不能针对产能进行合理安排,没有空留余地,生产计划的机动性不强,生产计划变更频繁,紧急订单一多,生产计划的执行就成了泡影。
6、 计划、生产及物料进度协调不强,影响交货期,降低公司声誉。
7、 生产经常紊乱,品质跟着失控,造成经常性的返工,经常返工又影响生产计划的执行,造成恶性循环。
如果上述现象在您的公司或者您服务的公司存在这种情况,那么我们可以肯定的说您的生产计划不是很合理,或者缺乏科学性,我们不能强调说这边的企业都是这样,也不能说这个是由于我们长三角的供应链不是很充足造成的,既然我们都知道我们这边是这种情况,那么我们排生产计划就要依据我们这边企业的特点,我们没有珠三角企业的优势,那我们就要建立一种能快速反应适合我们自身的生产计划,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者要对生产计划很敏感,对异常处理要及时,那么这个前提就是要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很全面的检查。
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是指企业为了解计划任务的落实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检查分析工作,它是企业计划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是通过计划的检查,及时了解计划任务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计划与实际执行情况的偏差,找出造成这些偏差的原因,以便采取措施,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的方式:
1.按方式分类:运用统计或生产报表进行检查、听取汇报、深入现场等方式。
2.按检查的内容和范围分类:普遍检查和专项检查。
3.按检查的时间分类: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查计划执行情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检查要有标准。最重要的一类标准是计划指标,包括层层分解的小指标,同时把检查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
(嘉鸿PMC六大组合拳:控制卡、考核)
2.检查工作应上下结合。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检查,也要发挥群众对计划的监督作用,有自下而上的检查。
(嘉鸿九道控制法之横向控制、全员主角法)
3.检查计划执行情况时,要善于总结新经验,推广新经验,帮助被检查的部门解决各种问题。(嘉鸿九道控制法之持续种因法)
4.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使各种检查方法制度化、规范化。(嘉鸿九道控制法之限制选择法)
5.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各个过程。这是由于计划的编制不可能完全预见客观经济发展过程的种种变化。
通常我们说销售一个企业的龙头,那么生产计划就是一个企业的命脉,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是销售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影响企业声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要有生产计划,还要有对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更需要对检查后计划的异常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生产计划能按照预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