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条传言,引发业内剧烈讨论,原文如下“有传言称,腾讯将会启动60亿美金的巨资“鲸吞”小米手机。业内人士表示60亿美金这个数字稍显保守,小米手机估值已经从10亿美金跃升至40亿美金,腾讯如果选择这个时机合并小米,将是完美的契机。
我写这篇文章实在是因为被这条弱智的传言打动了,第一个弱智,业内人士表示60亿美金这个数字相对保守。—-谁敢把这个业内人士找出来么?估计是黎万强自己吧。第二个弱智,小米手机的估值升至40亿美金。—–你丫值40亿美金,人家出60还保守。。。。第三个弱智,腾讯如果选择这个时机合并小米,将是完美的契机—–60亿收购40亿的东西,还完美契机。。。。
当然,这个弱智传言的始作俑者,我认为肯定不是腾讯,腾讯也没有那么多现金收这个东西。按照最近一直和360低智大战的风格,这个新闻估计又是出自小米公关之手。目的有几个,第一估值锚定,把自己的价格确定在40左右这个层次,以此为依据来谈新一轮融资。第二市场误导,大概是你看腾讯都要六十亿收购了,我们都不卖,您四十亿的估值就可以进来了,完美的契机呦。第三装X预演。可能很快教主就会出来辟谣,绝对不会卖,显得自己事业心很强不是为了钱。
从公关的角度讲,杜撰一个传言也是惯用的手段,问题就是这个传言也太低劣了。。。内容的目的未必实现,却成功的挑战了大家的智商。
40亿美金,差不多是260亿以上的人民币,这包括什么呢?大概200万台小米手机的用户,miui以及米聊还有若干研发人员。这里面,每个小米用户的估值差不多要超过一万元,如果这个估值可以成立,我觉得各大厂商也不用卖手机了,直接送就可以了,送ip4都合适,如果送千元机,送2000万台也不过200亿,用户若按照小米的估值,公司市值可以超过2000亿,就算用户没有小米的值钱,没人只值5000元,也有1000亿的估值了,手机这个行业,从此跨入免费时代了,还喷什么口水呢?
如果一个人突然表现的弱智了,那么大概有几种可能,一种是愤怒了,比如小米众人在周鸿祎的调侃下的精彩表现,另一种可能,就是没钱了,希望更大的傻子抓紧出现,从而实现小米2的量产。第三个可能就是头部受伤。目前看,前两个可能兼而有之,小米上一轮的10亿美元估值已经很惊悚了,估值的办法估计也很简单,大概雷军要出让多少股份,大概需要多少钱来满足生产,二者一比,估值诞生。。。只是这个估值之高,已经超过市梦率的范畴了,如果想要再融资,这一轮估值比如要超过上一轮,超过一倍可能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只好扔出了四十亿这个笑话般的数字,为了掩盖这个笑话,还把腾讯打扮成了一个白痴来对比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弱智。
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就是轻资产,如果卷入硬件生产领域,强大的资金链压力是不可承受的,而互联网公司的融资目前主要还是用于研发和市场,这一点小米一点钱也没省,所以小米肯定缺钱,问题只是缺多少。从去年开始炒作,到现在快一年的时间,小米1代尚不能满足市场,而小米二代更是遥遥无期,估计都没钱投产,这种尴尬,会随着时间愈演愈烈。
很多人告诉我,互联网公司做手机不是为了硬件哦,是为了抢夺入口。
这个说法其实很可笑,基于安卓这么一个免费平台,你如何能抢夺你的入口.百度刚出了一个安卓的操作系统,大家可以随便用,相信不会比miui差多少,而米聊早就被微信唰的一毛不剩,更重要的是,买这种所谓超高性价比手机的客户根本就不是什么优质客户,想在应用上赚钱那就是做梦了,如果想在广告展现上赚钱,那决定权还是在app开发者手里,更重要的是,app广告市场目前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三十亿的规模,小米这区区200万的出货量,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的占有率,那真是沧海一粟,从任何一个角度看,你都看不到“价值”两个字,至少我只看到了“重启”两个字。
目前做手机的这批人,阿里的目的是培养手机购物客户,百度的目的是反正无线部门也没事做,盛大的目的是卖他的电子书,小米靠谱的只能是维修收费赚钱了,而360的目的则是,不让小米赚钱。
![](http://imgsrc.baidu.com/forum/pic/item/738b4710b912c8fc5bb1f26dfc039245d78821cb.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