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蝶香吧 关注:65贴子:358
  • 2回复贴,共1

[ZT]「萧史」-弄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萧史」-传说中春秋时的人物。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中说: 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 



「弄玉」是秦穆公的女儿,她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喜欢音乐,是一个吹箫高手。因此,她住的「凤楼」中,常会传出美妙的箫声。有一天晚上,她又坐在「凤楼」中,对著满天的星星吹萧。夜里静悄悄,轻柔幽婉的箫声好像一缕轻烟,飘向天边,在星空中回呀荡的。隐约中,弄玉觉得,自己并不是在独奏。因为,星空中似乎也有一「缕」箫声,正与自己合鸣。 

后来,弄玉回房睡觉,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英俊少年,吹著箫,骑著一只彩凤翩翩飞来。少年对弄玉说:「我叫萧史!住在华山。我恨喜欢吹箫因为听到你的吹奏,特地来这里和你交个朋友。」 说完,他就开始吹箫,箫声悠美,听得弄玉芳心暗动,於是也拿出箫合奏。他们吹了一曲又一曲,非常开心。这是一个多甜美的梦呀!弄玉醒来后,不禁一再回想梦中的情景,对那位俊美少年再也不能忘怀。 



后来,秦穆公知道女儿的心事,就派人到华山去寻找这位梦中人。没想到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而且他也真会吹箫。 等弄玉见到萧史,她真是太高兴了,因为萧史就是她梦里的少年啊! 



萧史弄玉结婚后,非常恩爱,两人经常一起吹箫,秦国的山林溪边、蓝天、夜空,几乎时时可以听到他们的合奏。 
秦国的少年男女被他们这种浪漫的行为感染,开始也爱唱歌跳舞,全国的气氛由严肃变成活泼。这种现象使得朝廷臣子很忧心,怕社会风气因此变坏,所以不断向秦穆公反应。萧史和弄玉为了不为难父王,也为了逃避这些烦人的闲话,於是不告而别,躲到一个别人再也找不到的地方。民间为他们的消失编了一段美丽的神话。将萧史和弄玉说成是仙人下凡,有一天当他们夫妇正在合奏时,忽然天外飞来一只龙和风,载著他们一路吹萧,飞到华山明星崖。为纪念萧史弄玉,后人在此修建了“引凤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这段奇事,《东周列国志》上有“弄玉吹萧双跨凤,赵盾背秦立灵公”的详细记载。


1楼2007-01-17 21:05回复
    玉,跟传说中的神器完全不同。玉器的神性是被人类的德行所深刻的限定的。它不仅可以庇佑好人,也能至坏人于死地。玉器的这种道德审判能力,超出了世界上的所有物体。它是惟一能被时间擦亮的器物。 

     弄玉,曾经是秦穆王的女儿的名字。是人与自我的关系的古怪隐喻。被“弄”是玉的命运。因为它注定要成为人股掌之间的玩物。一个女人被称作“弄玉”。意味着她既是玉自身,也是弄玉者。这种古怪的双重身份,暗含着自我关涉的镜像逻辑,暗示同志关系的存在也即事物(性别)的彼此映射和缠绕。

     在屈原时代,楚国诗人宋玉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同志。而在更早的周灵王(前571年--前545年)的时代,男同志苌弘或许就已经现身,以皇帝侍臣的身份周旋于宫廷情欲的前线。周灵王起居在豪华的行宫——昆昭宫,不理朝政,一心一意地爱着他的男伴,朝臣们很生气,指责苌弘的媚术动摇了王朝的根基,最终设法将他处死。苌弘的血化成了石头,后来连尸体也不见了。据说是化成了碧玉。

     这是同志先烈的英魂化成美玉的首次记载,读起来像一则诡异的神话,却揭发了玉作为男人之间证情的秘密。而情玉从此染上了男同性恋的语义,变得更加诡异莫测.......

     玉到汉代才泛化为异性情爱的广阔象征。


    2楼2007-01-17 21:10
    回复
      宋玉 ……我汗了


      3楼2007-01-17 21: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