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普雷斯蒂在2008年NBA选秀中用第四号签选中了威少,而在他这一举动受到质疑时,他或许就应该用用威少的座右铭了。很多人都觉得他应该选一个大个子(布鲁克·洛佩兹),或者至少该是个比威少更优秀的后卫。毕竟,威少在UCLA的两个赛季中场均只有8.3分。然而,普雷斯蒂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当这位雷霆总经理和他的团队在选秀前讨论时,一致认为韦斯特布鲁克就是那位最坚韧强硬的球员。 威少在防守端的坚韧,和他在进攻端的中距离投篮,孕育于他的儿童时期。那会,他有无数个小时的时间都是坐在中南区的罗斯·斯奈德公园的水泥篮球场边,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父亲和别人组队比赛。直到他们一家搬到15英里远的Hawthorne 之后,他才终于自己上场打球了。
Rowley公园和Jesse Owens公园不仅是他篮球事业启蒙的地方,还是他的第二个家。他在学校的训练结束后,还会花很多时间和他的父亲一起练球,一起练习一种至今依然非常有效的投篮。 “棉花球。”威爸笑着说道。“你知道棉花球吗?就是从15-20尺的距离投篮。我擅长从这个距离投中球,这就是我的中距离投篮方式。” “如果他7点到9点学校要训练,那我们的投篮训练就会从9点到11点。”威爸说道。他会领着他的儿子在场上进行一次超过500次的投篮练习,而且除非威少能在某一特定点连续投中三球,否则这个投篮次数还会增加。“我们会进行几小时的投篮练习,而正是这份额外的努力让他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并且这也是他自己希望进行的训练。我记得有一年圣诞节,他突然拉住我说‘爸爸,我们去练习投篮吧。’他也会在我们刚从教堂回来后就立马去投篮。这都是他自己想做的。” 虽然威少依然还在练习他的“棉花球”,并对他在YouTube上的扣篮视频非常得意(“你应该看看我是怎么做到这些扣篮的,”他如此说过),
但他不管在赛前还是赛后经常在更衣室里谈论的唯一一个主题却是防守。 “几乎没有人会把他们对位防守的球员的得分算在自己个人头上,”莫里斯说,“但只要威少防守的人得分了,他就会觉得这像是一巴掌直接扇在他脸上一样。你会发现他整个情绪都变了。他会很懊恼,并且把这责任归到自己身上。每一次对位他都不会松懈,而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如此执着于得分还击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