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阶段,媒介作为“迷”的载体,催生了迷文化的主体,促进了迷群体的聚合,推动了迷文化的塑造,也让迷文化的交互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但到这一阶段为止,传统戏曲与现代媒介的结合还是浅层的,主要体现在戏迷对演员和剧种的关注。下一个阶段,就是演员和剧院作为主体加入这种交流和传播,才真正使得这种交流成为双向的、可持续的。
2011年底“再芬黄梅徽商情”巡演活动算是这种文化实体与传媒结合趋势的一个具体表现,从前期的新闻发布会到演出、演出期间的宣传,再到结束后总结性的报道。不难看出,这一次的实践在宏观体系上已经趋于成熟。
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就在于准入门槛低,排除网络公约的限定外,几乎没有关于新闻价值等方面的制约,相对自由。微博,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大约在2011年3月,“再芬黄梅”新浪官方微博开通,此后不久,再芬剧院的部分演员也相继开通了微博。于是,关于演出,关于剧院,关于彩排,甚至关于演员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通过微博,被戏迷们所知。贴吧里也开始出现一种名为“微博消息”、“微博最新照片”的主题帖。微博,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也是戏迷了解剧院的窗口。
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的采访中,韩再芬说:“媒体的这种介入,对一个艺术的传播确实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受众”,尤其在传统媒体时代,戏曲文化的传播是一条链,戏迷毫无疑问是这条链上的最后一环,即受传者;但在新媒介条件下,戏曲文化的传播模式也已经转变为首尾相衔、螺旋上升。创作者与欣赏着之间虽仍有隔阂,但越来越趋向于双向交流,趋向于创作—欣赏—反馈—再创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再芬黄梅”的品牌实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相拥而舞的先行者,也是典范。相信随着这些实践者对自身文化和现代媒介的理解逐步深化,这样的混搭,还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还会探索出更加现实更加可行的道路,还会开拓出更加美好更加绚丽的未来!
参考材料:
《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
作者:陈霖
《理解媒介》
作者:〔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纪录片《大戏黄梅》
韩再芬部分采访视频
但到这一阶段为止,传统戏曲与现代媒介的结合还是浅层的,主要体现在戏迷对演员和剧种的关注。下一个阶段,就是演员和剧院作为主体加入这种交流和传播,才真正使得这种交流成为双向的、可持续的。
2011年底“再芬黄梅徽商情”巡演活动算是这种文化实体与传媒结合趋势的一个具体表现,从前期的新闻发布会到演出、演出期间的宣传,再到结束后总结性的报道。不难看出,这一次的实践在宏观体系上已经趋于成熟。
自媒体时代的优势,就在于准入门槛低,排除网络公约的限定外,几乎没有关于新闻价值等方面的制约,相对自由。微博,是这个时代的宠儿。 大约在2011年3月,“再芬黄梅”新浪官方微博开通,此后不久,再芬剧院的部分演员也相继开通了微博。于是,关于演出,关于剧院,关于彩排,甚至关于演员们的日常生活,都是通过微博,被戏迷们所知。贴吧里也开始出现一种名为“微博消息”、“微博最新照片”的主题帖。微博,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平台,也是戏迷了解剧院的窗口。
在2011年底中央电视台《戏曲采风》的采访中,韩再芬说:“媒体的这种介入,对一个艺术的传播确实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受众”,尤其在传统媒体时代,戏曲文化的传播是一条链,戏迷毫无疑问是这条链上的最后一环,即受传者;但在新媒介条件下,戏曲文化的传播模式也已经转变为首尾相衔、螺旋上升。创作者与欣赏着之间虽仍有隔阂,但越来越趋向于双向交流,趋向于创作—欣赏—反馈—再创作的良性循环过程。
“再芬黄梅”的品牌实践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相拥而舞的先行者,也是典范。相信随着这些实践者对自身文化和现代媒介的理解逐步深化,这样的混搭,还会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还会探索出更加现实更加可行的道路,还会开拓出更加美好更加绚丽的未来!
参考材料:
《迷族——被神召唤的尘粒》
作者:陈霖
《理解媒介》
作者:〔加〕马歇尔·麦克卢汉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作者:〔法〕 古斯塔夫·勒庞
纪录片《大戏黄梅》
韩再芬部分采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