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约定采访衡水民俗博物馆。从衡水火车站开车到滏阳河上的红旗桥,再往南走10分钟,就到了坐落在吴杜村北口的博物馆。馆长周长征热情地接待了记者。
周长征在农家观看剃头挑。(资料)
民俗博物馆内的传统技艺类展品。(资料)
博物馆内的车乘类展品。(资料) 进入衡水民俗博物馆的大门,犹如回到了改革开放前,在这里,每一件静默斑驳的用具都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在这里,可以品味岁月的沧桑,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奇妙。马灯、太平车、食品提盒、剃头挑子……见到这些过去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用具。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技艺类、农耕类、车乘类、纺织类、礼俗类、生活类、家具类的民俗用品千余件,它们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我市特色民俗文化。 博物馆西墙上悬挂着犁、镐、锄、耙等老式的农用器具,在如今这个农业机械化的时代,这些器具已很难见到;在东侧,摆放着很多已经消失行当的器具,如剃头匠、补锅匠、打锡壶匠等所使用的器具,大都为木制、铁制或铜制;而中间摆放的生活用具,如柳条笊篱、火盆、火镰、绣花壶套、藤子皮壶套、秫秸皮编篓等物品,则保留了较浓的衡水乡土文化特色,一幅农家生活史展现在当代人的面前。 周长征告诉记者,他搞民俗收藏多年,去年7月份正式开馆。可以说,民俗博物馆内每一件藏品,都是由工匠为满足生活需要制作而成,制作的主要宗旨是耐用、价廉、物美。但是,就是这一件件曾经普通的生活用品,却昭示着手艺人的巧妙心思,诉说着一段民俗风情。因此,在博物馆内这些物品不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物件,而是原生态的、活生生的民俗场面,走近它们便走近了物化了的博大精深的衡水民俗文化。 传统技艺厅内展示的补锅挑子、接锡盘、点心模等物品,或拙朴或雅致,或粗放或婉约的艺术风采,向人们展示着手艺人巧夺天工的精致设计。礼俗类、农耕类展品展示了衡水文明发展的重要过程及其独特的个性,可供大家观赏、研究及缅怀旧日时光。而一些家具类展品,则可以看出工匠顺应物器略施游刃,虽经斧凿,恰似天成,留下了永恒的美的瞬间……在这里,可以认识一些不曾见过的民俗物品,看一看先辈们生活的缩影,与现代生活做个比较,更感到改革开放的必要。 记者:你是怎么喜欢上民俗收藏的? 周长征: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使一些东西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更多民间的东西被淘汰出我们的生活,成为历史。保护、记录、发扬还是挽留?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慢慢的在眼前消失,并且有许多已经永远的消失。我天南海北的跑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各个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越来越感到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急需做系统的保护工作。所以我利用一年的时间,把存放在老家、存放在舅舅家和别人家以及自己车库里的这些老物件统一集中起来摆放成今天这个样子,让它们住在了一起。童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至今喜欢回老家。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故乡有与生俱来的爱,由于农村情结,所以酷爱乡土文化,早些年对民俗物件只是单纯的喜欢,没有注重收集和整理。随着时间的飞逝,年迈的人们和那些老物件大都永远离开了我们,还健在的老人们由于年事已高大都身体欠佳、记忆力衰退,那些仅存于世的老物件也大都朽烂或被当柴烧掉,存世的东西少之又少。因此,我的紧迫感越来越强,促使我加快了专心探寻和收集整理的步伐。为了下乡方便,我卖了轿车,买了更加实用的面包车,为此很多人不理解我,而我更加理解了“物尽其用”这句话。为拉古董拆掉座椅被**罚过款,后来更多的时候躲着**走。 记者:搞民俗收藏挺不容易吧? 周长征:我常在一些老人居住的老房或者废弃的破房里发现一些老物件,但是如果你想买下来,这些年迈的拥有者们大都自做不了主张了,要问儿问女问子孙,倒是那些没有使用过老物件、对它们没有丝毫情感的晚辈们会漫不经心的说“我们不缺钱,烧了也不卖”,或者漫天要价。有时对于那些能够自作主张且已与我们谈好价的,有时也很难成交,因为那些看热闹的村民经常起哄说“给的太少,这些钱我还要哪。”这时我们只能花高价收买,说实话我也搞不清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但有时也能沾点小便宜,顺便送给我一些他们看做破烂的小东西。让我记忆深刻的不是那些因卖主态度不好不愉快的事,也不是碰上油嘴滑舌要价过高的人,是那些听我讲明来意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人让我难以忘怀,记得那是去冀州安兴村找做秤做尺子的姚师傅,打听着找到他的家人,才知道姚师傅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了,面对姚师傅的家人我不好意思再提及买工具的事,可又一时想不起别的理由,在其家人的追问下只好吱吱语语的说明了来意,没想到姚师傅的老伴和儿子都是开明人,他们说很支持我的做法,痛快的答应把姚师傅用了一辈子的工具全套卖给我,让我惊喜万分,付钱时姚师傅的老伴很客气的说“不好意思了,我收下了”,她越是这样我越心存感激,我说会好好保管这些工具,随时欢迎他们来民俗馆参观,最后要了一张姚师傅仅留下的一张一寸照片,回来后扫描、修图、放大了几张,镶上镜框,再次去他们家时送给了他们,全家人都很高兴,我也感到很欣慰。
周长征在农家观看剃头挑。(资料)
民俗博物馆内的传统技艺类展品。(资料)
博物馆内的车乘类展品。(资料) 进入衡水民俗博物馆的大门,犹如回到了改革开放前,在这里,每一件静默斑驳的用具都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历史。在这里,可以品味岁月的沧桑,感受传统手工艺的奇妙。马灯、太平车、食品提盒、剃头挑子……见到这些过去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用具。在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技艺类、农耕类、车乘类、纺织类、礼俗类、生活类、家具类的民俗用品千余件,它们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我市特色民俗文化。 博物馆西墙上悬挂着犁、镐、锄、耙等老式的农用器具,在如今这个农业机械化的时代,这些器具已很难见到;在东侧,摆放着很多已经消失行当的器具,如剃头匠、补锅匠、打锡壶匠等所使用的器具,大都为木制、铁制或铜制;而中间摆放的生活用具,如柳条笊篱、火盆、火镰、绣花壶套、藤子皮壶套、秫秸皮编篓等物品,则保留了较浓的衡水乡土文化特色,一幅农家生活史展现在当代人的面前。 周长征告诉记者,他搞民俗收藏多年,去年7月份正式开馆。可以说,民俗博物馆内每一件藏品,都是由工匠为满足生活需要制作而成,制作的主要宗旨是耐用、价廉、物美。但是,就是这一件件曾经普通的生活用品,却昭示着手艺人的巧妙心思,诉说着一段民俗风情。因此,在博物馆内这些物品不再仅仅是一些静态的物件,而是原生态的、活生生的民俗场面,走近它们便走近了物化了的博大精深的衡水民俗文化。 传统技艺厅内展示的补锅挑子、接锡盘、点心模等物品,或拙朴或雅致,或粗放或婉约的艺术风采,向人们展示着手艺人巧夺天工的精致设计。礼俗类、农耕类展品展示了衡水文明发展的重要过程及其独特的个性,可供大家观赏、研究及缅怀旧日时光。而一些家具类展品,则可以看出工匠顺应物器略施游刃,虽经斧凿,恰似天成,留下了永恒的美的瞬间……在这里,可以认识一些不曾见过的民俗物品,看一看先辈们生活的缩影,与现代生活做个比较,更感到改革开放的必要。 记者:你是怎么喜欢上民俗收藏的? 周长征:社会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使一些东西消失,这是历史的必然。更多民间的东西被淘汰出我们的生活,成为历史。保护、记录、发扬还是挽留?更多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种文化和生活慢慢的在眼前消失,并且有许多已经永远的消失。我天南海北的跑过很多地方,也见过各个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越来越感到自己家乡的民俗文化急需做系统的保护工作。所以我利用一年的时间,把存放在老家、存放在舅舅家和别人家以及自己车库里的这些老物件统一集中起来摆放成今天这个样子,让它们住在了一起。童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至今喜欢回老家。我想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故乡有与生俱来的爱,由于农村情结,所以酷爱乡土文化,早些年对民俗物件只是单纯的喜欢,没有注重收集和整理。随着时间的飞逝,年迈的人们和那些老物件大都永远离开了我们,还健在的老人们由于年事已高大都身体欠佳、记忆力衰退,那些仅存于世的老物件也大都朽烂或被当柴烧掉,存世的东西少之又少。因此,我的紧迫感越来越强,促使我加快了专心探寻和收集整理的步伐。为了下乡方便,我卖了轿车,买了更加实用的面包车,为此很多人不理解我,而我更加理解了“物尽其用”这句话。为拉古董拆掉座椅被**罚过款,后来更多的时候躲着**走。 记者:搞民俗收藏挺不容易吧? 周长征:我常在一些老人居住的老房或者废弃的破房里发现一些老物件,但是如果你想买下来,这些年迈的拥有者们大都自做不了主张了,要问儿问女问子孙,倒是那些没有使用过老物件、对它们没有丝毫情感的晚辈们会漫不经心的说“我们不缺钱,烧了也不卖”,或者漫天要价。有时对于那些能够自作主张且已与我们谈好价的,有时也很难成交,因为那些看热闹的村民经常起哄说“给的太少,这些钱我还要哪。”这时我们只能花高价收买,说实话我也搞不清什么是合理的价格。但有时也能沾点小便宜,顺便送给我一些他们看做破烂的小东西。让我记忆深刻的不是那些因卖主态度不好不愉快的事,也不是碰上油嘴滑舌要价过高的人,是那些听我讲明来意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人让我难以忘怀,记得那是去冀州安兴村找做秤做尺子的姚师傅,打听着找到他的家人,才知道姚师傅在几个月前因病去世了,面对姚师傅的家人我不好意思再提及买工具的事,可又一时想不起别的理由,在其家人的追问下只好吱吱语语的说明了来意,没想到姚师傅的老伴和儿子都是开明人,他们说很支持我的做法,痛快的答应把姚师傅用了一辈子的工具全套卖给我,让我惊喜万分,付钱时姚师傅的老伴很客气的说“不好意思了,我收下了”,她越是这样我越心存感激,我说会好好保管这些工具,随时欢迎他们来民俗馆参观,最后要了一张姚师傅仅留下的一张一寸照片,回来后扫描、修图、放大了几张,镶上镜框,再次去他们家时送给了他们,全家人都很高兴,我也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