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 昨天,省部属高校代表团的讨论中,省党代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大四学生苏健说了一个数据:班上28个同学,6个出国,3个已签署就业协议的,一个要去上海,一个要去深圳,只有一人留在浙江。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喜欢创业,也有创新意识,希望浙江能给予本土培养的优秀人才更多关注,留住更多本土培养的大学生。”苏健说。
十二届省委报告中,这样阐述未来五年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正契合了教育部去年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通过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服务区域发展。
抓住“2011计划”机遇 破解浙江高等教育瓶颈
“浙江在前两轮"211"和"985"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已经落伍,整个浙江只有一所,这也是浙江高等教育的瓶颈问题。”省党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说,“我们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与实际需求、社会服务有差距的情况,抓住"2011计划"的机遇,对浙江的人才建设、培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促使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是只解决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整个产业链,是要解决当前发展的重大需求。”梅新林说。
在人才培养上,自然也更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多方位深度合作,也能让人才得到更多锻炼和有更多学习机会,比如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协同创新”的项目,到企业实践,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也可以从国外一流的科研院所,接触学习最尖端的学科知识、技术。
“真正从象牙塔里走出来,适应社会发展。”梅新林说。
打破单位壁垒 省内三所大学要“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在浙江早已屡见不鲜。
“"协同创新"与过去的合作差别在于,原来多是单对单,而现在是一个联合体,一批高校、一批企业、一批科研院所。”梅新林说。
但是,这个联合体的推进存在难度,因为企业之间、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有壁垒。需要打破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壁垒,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十二届省委报告中提到,浙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中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包括未来五年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协同创新"迫在眉睫。”梅新林说,上海目前已认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基地,“兄弟省份的快速行动,也让我们很有紧迫感。”
梅新林透露,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已经按照“协同创新”的精神,今年上半年启动了校级的“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开始探索,准备推出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绿色制药,项目将与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还有企业、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
建构“协同创新”体系 全面提高浙江高等教育质量
此次党代会上,省部属高校代表团准备提交的一份团体提案,就是关于建构“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方面,希望省里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启动三级(国家、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另外,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以保障,以有利各方参与。
高校本身应该怎么做?提案建议,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纽带,支持高校吸纳高校、院所、企业、国际创新要素组建协同创新体,全面突破部门、地区、单位的壁垒,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互利共赢。高校通过这样的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1计划"的推行,将使整个中国大学的制度、大学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产生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梅新林说。
相关
“2011计划”与“协同创新”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我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喜欢创业,也有创新意识,希望浙江能给予本土培养的优秀人才更多关注,留住更多本土培养的大学生。”苏健说。
十二届省委报告中,这样阐述未来五年浙江高等教育发展:坚持内涵发展为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服务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点,正契合了教育部去年提出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通过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提升整体创新能力,服务国家,服务区域发展。
抓住“2011计划”机遇 破解浙江高等教育瓶颈
“浙江在前两轮"211"和"985"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已经落伍,整个浙江只有一所,这也是浙江高等教育的瓶颈问题。”省党代表、浙江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梅新林说,“我们的高等教育,确实存在与实际需求、社会服务有差距的情况,抓住"2011计划"的机遇,对浙江的人才建设、培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协同创新”的目的,是通过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提升创新能力,促使产业转型升级,“也就是说,我们不再是只解决某个企业的问题,而是一整个产业链,是要解决当前发展的重大需求。”梅新林说。
在人才培养上,自然也更需要有很强的针对性,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多方位深度合作,也能让人才得到更多锻炼和有更多学习机会,比如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协同创新”的项目,到企业实践,了解市场实际需求,也可以从国外一流的科研院所,接触学习最尖端的学科知识、技术。
“真正从象牙塔里走出来,适应社会发展。”梅新林说。
打破单位壁垒 省内三所大学要“协同创新”
校企合作、政企合作,在浙江早已屡见不鲜。
“"协同创新"与过去的合作差别在于,原来多是单对单,而现在是一个联合体,一批高校、一批企业、一批科研院所。”梅新林说。
但是,这个联合体的推进存在难度,因为企业之间、高校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有壁垒。需要打破地区、部门、单位之间的壁垒,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十二届省委报告中提到,浙江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中过多依赖低端产业、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环境消耗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包括未来五年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都需要科技创新,"协同创新"迫在眉睫。”梅新林说,上海目前已认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基地,“兄弟省份的快速行动,也让我们很有紧迫感。”
梅新林透露,目前浙江工业大学已经按照“协同创新”的精神,今年上半年启动了校级的“协同创新”领导小组,开始探索,准备推出的第一个项目是关于绿色制药,项目将与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还有企业、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
建构“协同创新”体系 全面提高浙江高等教育质量
此次党代会上,省部属高校代表团准备提交的一份团体提案,就是关于建构“协同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方面,希望省里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成立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启动三级(国家、省级、校级)“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另外,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加以保障,以有利各方参与。
高校本身应该怎么做?提案建议,以区域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链为纽带,支持高校吸纳高校、院所、企业、国际创新要素组建协同创新体,全面突破部门、地区、单位的壁垒,激发创新活力,实现互利共赢。高校通过这样的途径,全面提高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体系,推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2011计划"的推行,将使整个中国大学的制度、大学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此产生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梅新林说。
相关
“2011计划”与“协同创新”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