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95年的本科毕业,现在已经在深圳工作了10多年。我看了东南大学吧,感觉这里一些比较好的指导性贴子都局限于所谓成功学或人际关系的理论,非常缺乏介绍毕业后实际工作体验的内容,想用个人的一些经验给大家一些补充。
1.东大人的优势和弱点
就我了解,其实在工作单位东大毕业生的口碑都是很大的,主要是基本功扎实,为人实在,工作能钻研,任老任怨,与同事容易相处。
但另一方面东大人的关键局限性在于过于老实,不擅人际,除工作及专业技术外对其它很少了解。所以在各单位以及企业中,东大出身的技术骨干很多,但是能够担负关键领导岗位,企业家就更少。大家看一下那些比较知名的东大的杰出校友们就会发现这一点,也就是说东大人往往是以学术和专业技术见长,而高阶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很少。就算是韦玉的主要成就也还是学士,并且就管理上也并没有能离开教育系统。我的单位是一个研究院,就是一个典型,很多技术骨干是东大人,但是关键领导岗位主要是清华、同济人。
其实这些年东大排名日益靠后,个人以为问题不在于东大的学术和研究和教学水平,关键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管理人才和商业人才日益重要,而东大人在这方面明显吃亏了。试想一下如果东大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少能占据关键领导岗位,那么东大的影响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2.关于课程的问题
个人的体会是其实虽然我的岗位算是专业对口的,但实际工作中可以说大学里面90%以上的专业课程都没有用上,而自己现有的90%以上的专业知识可以都是在工作过程中自己逐渐学到。
因为学校里并不知道每一个学生毕业后会具体做什么,所以课程安排上不免要面面俱到,反正是专业相关的都会安排,但一个专业实际上包含的范围是很大,实际参加工作以后绝大部分人都是集中于一小块领域,所以难免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学校里面的学习,对今后的就业而言,关键是两项:一是基本功扎实;二是自己查阅资料和学习的能力。至于说太深的专业知识对于本科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你工作以后90%以上的可能性是根本用不到的,而且课程繁杂,一个本科生也根本不可能把每门功课都掌握的很深入。但是独立阅读、分析和学习的能力是很关键的,也就是说毕业后涉及具体专业领域之后,自己必须能在没有指导老师的情况下,用1、2年的时间很快的掌握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而且现在社会科技进步很快,很多技术发展很快,就算你在学校里学得很好,毕业后也还有紧跟科技发展的需要,何况本科生极度缺乏实践经验。
所以必须非常强调的是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具体一些专业课程,这些东西可以毕业后再补。现在也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指望本科生一上岗就独当一面,所以个人至少会有1、2年的缓冲期,只要在这一两年内你能针对需要把相关专业知识补充深入,同时获得实践经验,也就可以了。
3.被严重忽视的基本功--中文语文
工科学生一般不重视语文,但我要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语文的基本功对毕业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要学会快速浏览大量的资料,并且迅速归纳总结出要点;
必须要学会写出逻辑清晰,文笔流畅,重点突出的报告;
必须要学会在领导面前简介,清晰,能够迅速抓住问题关键,让人印象深刻的表达自己。
清华和北大人有一些能够占据很多的领导岗位,上述的种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东大目前有一些的工科生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毕业之后,凭借60%的良好机遇+30%的严谨扎实和任劳任怨+10%的悟性和聪明,我在不到4年时间内就成为部门的主管。那是少年得志的日子,每年至少要升一次职,加一次薪。但是这个世界比较残酷的一点是:失败往往会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到来,教训往往要从失败中学习。
当上主管后,个人在技术以外的弱点就充分暴露了:
1.只知服从大局,没有努力向为部门领导争取资源和权力; 2.在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上,迁就忍让;
3.不愿和领导拉关系。
1.东大人的优势和弱点
就我了解,其实在工作单位东大毕业生的口碑都是很大的,主要是基本功扎实,为人实在,工作能钻研,任老任怨,与同事容易相处。
但另一方面东大人的关键局限性在于过于老实,不擅人际,除工作及专业技术外对其它很少了解。所以在各单位以及企业中,东大出身的技术骨干很多,但是能够担负关键领导岗位,企业家就更少。大家看一下那些比较知名的东大的杰出校友们就会发现这一点,也就是说东大人往往是以学术和专业技术见长,而高阶的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很少。就算是韦玉的主要成就也还是学士,并且就管理上也并没有能离开教育系统。我的单位是一个研究院,就是一个典型,很多技术骨干是东大人,但是关键领导岗位主要是清华、同济人。
其实这些年东大排名日益靠后,个人以为问题不在于东大的学术和研究和教学水平,关键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管理人才和商业人才日益重要,而东大人在这方面明显吃亏了。试想一下如果东大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很少能占据关键领导岗位,那么东大的影响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2.关于课程的问题
个人的体会是其实虽然我的岗位算是专业对口的,但实际工作中可以说大学里面90%以上的专业课程都没有用上,而自己现有的90%以上的专业知识可以都是在工作过程中自己逐渐学到。
因为学校里并不知道每一个学生毕业后会具体做什么,所以课程安排上不免要面面俱到,反正是专业相关的都会安排,但一个专业实际上包含的范围是很大,实际参加工作以后绝大部分人都是集中于一小块领域,所以难免会有这种情况。
所以学校里面的学习,对今后的就业而言,关键是两项:一是基本功扎实;二是自己查阅资料和学习的能力。至于说太深的专业知识对于本科生其实并不是很重要,因为你工作以后90%以上的可能性是根本用不到的,而且课程繁杂,一个本科生也根本不可能把每门功课都掌握的很深入。但是独立阅读、分析和学习的能力是很关键的,也就是说毕业后涉及具体专业领域之后,自己必须能在没有指导老师的情况下,用1、2年的时间很快的掌握较深入的专业知识。而且现在社会科技进步很快,很多技术发展很快,就算你在学校里学得很好,毕业后也还有紧跟科技发展的需要,何况本科生极度缺乏实践经验。
所以必须非常强调的是学习的能力,而不是具体一些专业课程,这些东西可以毕业后再补。现在也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指望本科生一上岗就独当一面,所以个人至少会有1、2年的缓冲期,只要在这一两年内你能针对需要把相关专业知识补充深入,同时获得实践经验,也就可以了。
3.被严重忽视的基本功--中文语文
工科学生一般不重视语文,但我要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缺陷。语文的基本功对毕业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要学会快速浏览大量的资料,并且迅速归纳总结出要点;
必须要学会写出逻辑清晰,文笔流畅,重点突出的报告;
必须要学会在领导面前简介,清晰,能够迅速抓住问题关键,让人印象深刻的表达自己。
清华和北大人有一些能够占据很多的领导岗位,上述的种种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而东大目前有一些的工科生在这方面明显不足。
毕业之后,凭借60%的良好机遇+30%的严谨扎实和任劳任怨+10%的悟性和聪明,我在不到4年时间内就成为部门的主管。那是少年得志的日子,每年至少要升一次职,加一次薪。但是这个世界比较残酷的一点是:失败往往会在你最得意的时候到来,教训往往要从失败中学习。
当上主管后,个人在技术以外的弱点就充分暴露了:
1.只知服从大局,没有努力向为部门领导争取资源和权力; 2.在部门之间的利益争夺上,迁就忍让;
3.不愿和领导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