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少人会觉得购买脚踏车就像是买一台计算机或者买一般车子一样, 走到店里面挑一下, 结了帐就把车带走. 固定齿轮车
(fixed-gear) 当然也是可以这样, 不过因为三大根本的原因, 大部分的固定齿轮车骑士喜欢自己选购单独的零件再组装起来: 固定齿轮车强调人车一体, 车子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会影响骑乘的操控感. 量身订制选用特定的零件可以最有效掌握自己的偏好; 即使想省麻烦买成车, 日后势必还是会有升级的需求与打算;
• 固定齿轮车和时尚有一些关连, 选用自己觉得帅的零件真是有够重要;
• 固定齿轮车的结构简单, 工具充足的情况下, 组合一整台车(包含调校)不用3小时.
这一篇文章概括性地介绍整台单车需要用到的零件, 每个零件之后会再以详尽的文章慢慢介绍.
一些零组件可能会合在一起贩卖, 这边粗略地以贩卖零件为单位列出所有零件. 所有零组件的中文名称大致参照台湾脚踏车零组件厂, 如果有更通用的名称, 欢迎留言指教!
1. 车架组 Frame set
一般购买的车架组会包含车架与前叉:
1.1 车架
Frame
车架是买车第一个要决定的零件, 许多零件的选购必须配合车架的设计来进行选择. 基本的选购考虑有尺寸与材质.
尺寸的部份在赛道自行车该怎么买? 基本的原则是计算顶端钢管(Top-Tube, 简称TT)的长度, 这个长度大概要等于手臂肩胛骨到手腕的长度. 以173公分的身高来看, 这个长度约略是53公分, 因此选购车架的时候必须挑选TT等于或略小于53公分者. 详细的长度丈量可以洽询脚踏车店的店长.
材质决定了车身的重量与耐用度, 这个部份的选择就是见仁见智了, 基本的考虑逻辑是这样子: 单车设计追求的是车身的轻量化, 这个目的可以透过高级材料的使用(例如碳纤维), 车架结构的设计, 或者精密的制造方式达成. 不过, 固定齿轮车的车身零件相当少,
追求轻量化的目的相当容易达成; 同时超过一定价位带的车架设计也都算颇耐操, 因此购买的终极指南是选择自己喜欢的外型! 不过话说回来, 如果各位是新手的话, 建议选用便宜又耐操的铬钼钢车架(Cr-Mo).
选择好了车架之后, 同时必须留意下面三项规格: 车头碗组(Headset)直径, 座管(Seatpost)的直径, 以及BB碗组(Bottom Bracket)的直径和螺纹规格. 购买这三项零件的时候必须参照车架的规格去选购!
1.2 前叉
Fork
前叉会随着车架一起附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前叉的两种设计, 不同的设计会影响到下面车头碗组(Headset)与立管(Stem)的选购. 前叉分为螺纹式(Threaded)与非螺纹式(Threadless)两种:
最简单的判断方式为: 螺纹式的前叉上方没有突出的部位, 同时有螺纹用来和车头碗组做固定; 非螺纹式的前叉上方则较长, 顶端直接套上立管.
两种不同的设计会影响到单车最后的外型, 这个部份也可以稍微当作选购时的参考, 喜欢复古一点气质造型的单车请选螺纹式(Threaded)前叉; 喜欢看起来时髦一点的造型则选非螺纹式(Threadless)的前叉.
2. 车头碗组 Headset
车头碗组简单地说就是龙头的培林(Bearing), 负责将龙头固定在车架上并且提供活动关节. 这个零件的选购有三个步骤: 1. 选择符合车架组的规格 2. 选择颜色和款式 3. 选择等级.
一般而言车头碗组有两个基本规格需要注意, 一是车架的车头碗组直径, 二是前叉是螺纹式还是非螺纹式的. 以IRO Angus车架来说, 车头碗组的直径是1英吋, 前叉是螺纹式, 选购时就找这个规格的.
比较图 - 简单的判断方式为”非螺纹式”的多了一个盖子
车头碗组的颜色和款式对整台车的样貌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购买之前建议还是稍微挑一下颜色和外型. 之于车头碗组的等级, 由于单价落差相当大(台币300元一直到5000元), 差别大致在于精密度和耐操度. 如果是刚入门的话, 建议购买注明采用密封培林(Sealed-bearing)的便宜产品, 骑起来顺, 保养起来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