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畔雾霭浓重
枯瘦的芦苇敌不过瑟瑟冷风
一个打尖①的樵夫
便是最后遇见屈原的人
却不认识眼前衣衫褴褛的三闾大夫
虽忠事而遭排挤,因谗言而被驱逐
一番尽情地倾诉
让久经流放的屈原甩开了包袱
不如归隐吧,忍受着遗世的孤独
可是,一句纯正的秦腔②
从樵夫的口中吐出
砸进屈原的内心,如利刀刮骨
遥望那早已陷落的郢都
叹息着物是人非的故楚
迈出失魂的脚步
纵身一跃,成就一段青史
流传千古
2012.6.15
注①:京津一带行路途中吃便饭叫“打尖”。这里表示路途小憩之义。
注②: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这里指战国时期秦人说话的口音。
【作者】朴临思《蓝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