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游
戏,仿佛是一部用诗写成的先锋戏剧。《Forest》的工口情节毫无意义,它的绝大多数CG也仅仅是为了工口情节而画;游戏中那些奇幻的场景其实都发生在
真实的新宿,为了体现这一点,游戏的背景全是用新宿街景的照片处理而成的,在化作布幕的街景之后,森林隐约可见。——它甚至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立绘,出现在
画面上的角色要么是大头像,要么是全身像。画师大石龙子用奇诡鲜艳的色彩描绘的主角们穿着像戏剧演员一样怪异华丽的服装(每章都不一样),而其余的角色则
像童话绘本里的人物,只有一个简约的轮廓。由“杂音工房Noise”担纲的音乐也一如既往地出彩,优美的音乐和充满韵律的文字结合,营造出醉人的梦幻。
借用一句古话,“文章呼吸奇幻至此”。
在游戏中,星空めてお的傲慢随处可见——“我只用我自己的节奏写,你能跟上就跟,跟不上就滚”,但是,说实话,没有几个人跟得上……尽管如此,当玩家通过第二、甚至第三遍的阅读,终于搞懂游戏意义的时候,所感受到的体验,也完全值得阅读过程中那些辛苦的努力和付出。
那么,《Forest》讲的到底是什么呢?
它所讲的,是“故事”本身。说得明确一点,是故事的“文本”本身。《Forest》的故事分三层:“森林”,即“故事中的故事世界”;《Forest》,这个“故事”本身的世界;以及——《Forest》这个“故事”之外的世界。
在
“故事”之外的世界,角色的视角无限接近现实世界中的我们——读者们。《Forest》的一切内容都是围绕文本展开的:“故事”里的角色们会介入“森林”
里种种童话的文本,而“故事”外的世界和“角色”,也常常介入“故事”的文本(如果你喜欢卡尔维诺[注],在读《Forest》时你会有一种很熟悉的感
觉)——所以,你是否了解《Forest》里的童话Neta都无所谓:它所讲的,不是童话的故事,而是童话的文本(在之前的《腐姬》和之后的
《SEVEN-BRIDGE》里也是这样,星空めてお的描写很明白,但他不说明描写的视角,让读者一头雾水,直到最后才恍然大悟)。
——————————————————
编注: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5),意大利著名作家,他那奇特和充满想象力的作品使他成为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他的作品有《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等。
——————————————————
@@@@@@@@@@@@@@@@@@@@@@@@专用评论线@@@@@@@@@@@@@@@@@@@@@@@@@@@@@@@@@@@@@@@@@@@@@
卡尔维诺出现了,正是由于他游戏般的文本,譬如《命运交叉的城堡》中的“扯”(stray away)应当说近代作家的文本意识有所增强?更多的 我以为是人类的普遍自觉 。是啊,我们再也回不去混沌的中世纪了。 应当说是近代作家的文本意识、虚构意识有所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