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凌云壮志的一年)
初三这一年过得比较辛苦,因为要考高中。但是我却在这一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那就是做自己的英雄,直到现在我都不停地在追逐这个梦想,下面这篇叫做《小议英雄》的议论文现在看来也许很稚嫩,但确实说出了我当时对英雄的看法——
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而我认为一段历史可以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间段,那么一个人到底是如何成为一个名垂千古的英雄的呢?
人说:“时势造就英雄。”这句话是说英雄不是无端蹦出来的,而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的产物。如果没有“天下苦秦久矣。”,哪来大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豪言的陈胜? 若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何来诸葛亮的出将入相?倘使没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王勃的《滕王阁序》的横空出世,兰亭与滕王阁如何成为诸多名胜中的“英雄”?正所谓“鱼失水则死,而水失鱼犹为水也。”看来这个“水”对于普天之下所有的鱼,那都是“跃龙门”的前提条件啊!
当然,我认为光有水还不够,倘若这条鱼是“抱不上的阿斗”,那么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能人来做水,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要做一代英雄,自身的素质,也是尤为重要的。不要以为这个素质就光指学识,我认为一个人只要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那么成为英雄也未尝不可。像汉高祖刘邦,一个小小的亭长,却又廓然大度的气质,善于将将的本事;汉光武帝刘秀,一个庄稼汉,却诚朴精勤,有使勇夫效死的本领。所以,他们都荣登九五。可见自身素质好比鱼的两片鳍,是“跃龙门”的动力,否则那么即使是瑶池之鱼,恐怕也只能够望“龙”兴叹了。
除了上面的两点,但凡英雄皆有审时度势的好眼光,我认为这一点必不可少,也最为重要。古今中外有多少能人志士犯 了“吊死在一棵树上”的低级错误,功败垂成啊!明代的方孝孺,有着经天纬地的才能,却一味的愚忠,非但没有成为英雄,反而下场极为悲惨。真是糊涂啊!但是又有多少人自身素质尚不如方孝孺,却懂得这个道理,而功成名就。曹操,虽然任侠放荡,却看出了汉室已经江河日下,无可救药。从此,他走上了魏武挥鞭的英雄之路。(这里我的观点与鲁迅先生相同,就是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所以用化学语言来说英雄是这样产生的:一个具有良好的自身素质和敏锐的目光的人在时势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英雄。这是一个化合反应。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似乎做到这些内容,最终却失败了呢?我认为这些人大都自命不凡,整天生活 在自我陶醉中,迷失了心智。如果他们能达到以上所述的同时,又能“日参省乎己”,那么,他们一定可以成功的。
张若虚一首《春江花月夜》写得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英雄总会有的,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做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这一个方面,因为这是和平年代,不需要打打杀杀。在这个时候,古人云:“圣人立德,贤人立业,君子立言。”这崇尚的就是对自身素质的培养,所以这时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是本分之事。
英雄之路很多,大都是“路曼曼其修远兮”。走起来都是艰苦的,但我坚信我将走完它。
这篇相对比较规范的议论文树立了我的新的价值观,不再迷惘,一路向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好吧,一直说教,还想不应该是我这个年纪的风格。。。。。继续下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