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吧 关注:10贴子:800
  • 1回复贴,共1

心理学的误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贴吧逛了逛,感觉许多人对心理学还是存在着误解的。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情感等但在很多人的心中,心理学研究的只是人的“爱恨情仇”这些高级的心理活动,于是心理学家就是能洞察人的心理,给人以神秘感觉,有点高深莫测式的人物。 
    其实每个人都会对人的心理感兴趣,对人的心理现象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心理学家。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心理学,所以古代的先哲对人的心理早就开始了探求,因此心理学一直是在哲学里的,所用的研究方法也就是哲学思辩。心理学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源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就在于用了客观的实验法,但问题也就出来了,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多变的,当实验条件控制的越多,越精确时,它所得的结果也就越来越远离人心理的真实。 
   心理学独立出来后,仍沿着两条路发展,一是科学主义,也就是所谓主流的心理学,主张用绝对客观的方法,可重复的实验进行研究,如行为主义,根本就是没有心理的心理学,再到认知心理学,都强调实验的精确性;还有就是人文主义,也就是被主流心理学排斥,却深受大众欢迎的,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 
   所以心理学家研究的方向不一样,其对人的理解也不一样,一个研究感知觉的心理学家,能够研究出人对红色更敏感,却未必对人的高级情感比一般人理解的多。现在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是对一个群体一般特性的研究,再前沿的就是对大脑的研究。 
   对于想借助心理学对生活有帮助的人来说,建议可以先看一下社会心理学,找个外国人写的,有很多例子,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可以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解释;发展心理学,对教育孩子应该有帮助;变态心理学或是异常心理学,大家更容易接受;一些心理咨询的个案集也可以看看;最后推荐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不用介绍了,就是太难懂了,荣格,更难懂,但霍妮的很好懂,还有弗洛姆的,也很值得看,后来的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更难懂,不过还是建议看一看。中国国内搞精神分析的,曾奇峰、施琪嘉、朱建军也写了很多书建议看看。 
   好了,心理系大三学生,抛砖引玉,希望对有些人有帮助,更希望专业人士批评指正。 



1楼2007-02-01 10:18回复
    知道


    2楼2007-02-01 1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