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启动
2012-06-27 07:08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作者:丁园
重塑古城形象 再现古色古韵
本报讯 (记者 丁园 通讯员 杨润德)重塑古城形象,再现古色古韵。6月26日,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正式启动,预计总投资3.8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明太原县城的保护与恢复将有效带动晋阳古城遗址周边的复原,对于进一步发掘晋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晋源区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晋源文庙、龙天庙、玉皇庙、秦家大院、西城门洞等一批文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2011年,太原市被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太原县城被评为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将按照“千年古城与科技时代同步、功能复合、绿色生态、有效有序”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就业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晋阳文化与古太原县城建筑为依托,采取多元投资、多重开发模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做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保护一片。整个县城将通过保护开发建设打造成为集休闲观赏、民俗风情、游客参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 “古晋阳历史文化旅游区”。
2012年,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将围绕修复古太原县城墙、街道以及一些主要古建筑和古县城基础设施展开,重点项目包括:东门、鼓楼、魁星阁、金牛湖四项复建工程;东大街、北大街、北后街、东横街、北门、东门周边环境六项综合整治工程;历史民居、北门、西门、南门保护四项修缮工程;财神庙、窑神庙、天主教堂、玉皇庙、隆恩寺、关帝庙六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
作为太原市今年的重点项目工程,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已组织晋阳民间文化研究人员对明太原县城的历史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并聘请古建专家和科技专家作为项目顾问,负责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科技运用等方面的指导、监督,明太原县城保护建设项目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目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德国意厦设计公司工程设计方案已完成评审;县城内涉及重要修缮地点的拆迁摸底工作已经完成,部分院落开始进行拆迁修缮,现有的部分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随后将陆续搬迁出古城。
背景链接
明太原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其范围北起北城墙,南至龙天庙,西起西城墙,东至县城东门,总面积118公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县城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县城东西宽约1公里,为凤凰双翅;南北长约0.75公里,为凤凰身躯;北门瓮城门洞面东,喻“丹凤朝阳”;南城门延伸到城门洞外,直指南方,犹如凤尾。四条大街交汇于十字中心,十字街中心凸起,象征凤凰的腹部,由此被世人誉为“凤凰城”。
明太原县城拥有鲜活的历史人文传统,完整独立的县城空间结构,是晋阳文化的重要遗存。城内基本结构未变,大街小巷仍是600年前的旧时风貌,保留下来的庙宇、民居仍占旧城古建的一半以上。城内众多的历史街巷、建筑遗迹和特色民俗,均为明时期太原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见证了宋、明之际龙城太原的历史变迁。
2012-06-27 07:08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作者:丁园
重塑古城形象 再现古色古韵
本报讯 (记者 丁园 通讯员 杨润德)重塑古城形象,再现古色古韵。6月26日,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正式启动,预计总投资3.8亿元,项目建设期3年。明太原县城的保护与恢复将有效带动晋阳古城遗址周边的复原,对于进一步发掘晋阳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晋源区政府加大了文物保护力度,晋源文庙、龙天庙、玉皇庙、秦家大院、西城门洞等一批文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2011年,太原市被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太原县城被评为太原市历史文化街区之一。
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将按照“千年古城与科技时代同步、功能复合、绿色生态、有效有序”的原则,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就业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晋阳文化与古太原县城建筑为依托,采取多元投资、多重开发模式,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做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保护一片。整个县城将通过保护开发建设打造成为集休闲观赏、民俗风情、游客参与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的 “古晋阳历史文化旅游区”。
2012年,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将围绕修复古太原县城墙、街道以及一些主要古建筑和古县城基础设施展开,重点项目包括:东门、鼓楼、魁星阁、金牛湖四项复建工程;东大街、北大街、北后街、东横街、北门、东门周边环境六项综合整治工程;历史民居、北门、西门、南门保护四项修缮工程;财神庙、窑神庙、天主教堂、玉皇庙、隆恩寺、关帝庙六项文物保护修复工程。
作为太原市今年的重点项目工程,明太原县城复兴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已组织晋阳民间文化研究人员对明太原县城的历史文化进行抢救性发掘研究,并聘请古建专家和科技专家作为项目顾问,负责整体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科技运用等方面的指导、监督,明太原县城保护建设项目已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截至目前,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德国意厦设计公司工程设计方案已完成评审;县城内涉及重要修缮地点的拆迁摸底工作已经完成,部分院落开始进行拆迁修缮,现有的部分居民、企事业单位、学校随后将陆续搬迁出古城。
背景链接
明太原县城创建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是坐落在晋阳古城遗址上的一座明代早期县城,其范围北起北城墙,南至龙天庙,西起西城墙,东至县城东门,总面积118公顷,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县城犹如一只头北尾南的凤凰――县城东西宽约1公里,为凤凰双翅;南北长约0.75公里,为凤凰身躯;北门瓮城门洞面东,喻“丹凤朝阳”;南城门延伸到城门洞外,直指南方,犹如凤尾。四条大街交汇于十字中心,十字街中心凸起,象征凤凰的腹部,由此被世人誉为“凤凰城”。
明太原县城拥有鲜活的历史人文传统,完整独立的县城空间结构,是晋阳文化的重要遗存。城内基本结构未变,大街小巷仍是600年前的旧时风貌,保留下来的庙宇、民居仍占旧城古建的一半以上。城内众多的历史街巷、建筑遗迹和特色民俗,均为明时期太原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见证了宋、明之际龙城太原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