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文化论坛吧 关注:95贴子:1,117
  • 12回复贴,共1

【重点推荐】严昭柱:和谐——时代的文化主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意义,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们党长期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现在,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同时还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 题。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正视并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社会管理,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和安定有序的 社会环境,而且要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
建设和谐文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 步,但也要看到,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的差距日益突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大,等等,引发出诸多 社会矛盾和问题,影响着社会和谐。这些矛盾和问题之所以产生,固然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但也与人们的文化观念关系密切。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对发展的认识 存在片面性,产生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而忽视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甚至不惜付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 等代价的做法。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针对这些观念和做法,强调人类、社会、自然的共生与和谐,在全社会倡导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理念,倡导科学发展的思想 方法、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建设和谐文化,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的迫切需要。现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深刻的社会变 革中,人民内部也存在不同的利益关系和矛盾。比如,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贫富差距有所扩大;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 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急需提高;在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 加剧的情况下,人们精神压力加大,一些社会成员思想行为易走极端。要解决好这些影响人民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深化各方面改 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培养良好 心态和健全人格,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性处理不同利益关系和矛盾,和谐相处、同舟共济,沿着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断前进。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迅速发展,成绩显著。同时,随着分配方式 和利益关系等多样化趋势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等也日益多样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中急功近利、片面追逐经济效益的浮躁情绪 有所抬头,创新精神、精品意识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思潮空前活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健康有益文化在发展,落后 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在滋生蔓延。特别是在我国对外开放、学习外国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情况下,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也趁机进来,妄图消解和颠覆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这些情况,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我们要在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大力提倡艺术民主和学 术自由,大力提倡文化创新,大力发展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流派和学术派别,推动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互借鉴、相 互促进,推动各种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陈出新,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在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奋斗 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楼2012-07-03 14:02回复

    和谐文化的特征与和谐文化建设的规律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 的根本。确保和谐文化的先进性、推动和谐文化建设顺利发展,关键就是要始终抓住这个根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引领作用。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建设和谐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 化。二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反映 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是凝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三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 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全国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各尽所能、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和强大动力。四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没有高尚的共同的社会道 德规范和准则,就没有社会和谐,也没有和谐文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传统美德、**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进行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和规范。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的 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2楼2012-07-03 14:02
    回复
      2025-05-22 08:46:28
      广告
      和谐文化是人类文明合乎规律的历史性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优秀文化 传统。我国先贤哲人为了追求社会和谐,还提出并努力实践“仁恕”、“慎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和谐人际关系、加强道德修养的思想,提出“天人合 一”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些思想,历来在我国群众中影响广泛而深远,为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且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 础。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过去的这些思想总的说来不免失之于空想。只有在今天,我们才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社会制度保证和坚实的物质 基础,和谐社会建设及和谐文化建设才有了现实性。我们今天建设的和谐文化既是人类文明合乎规律的历史性发展,也是前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从空想走向科学的历史 性升华。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这份宝贵而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之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融入今天的时代精神 而加以利用、改造和发展,这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使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既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又具有独特民族性和广泛群众性的重要途 径。我们还要努力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和谐的推崇,到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和谐社会的憧憬,都要加以批判的继承。对今天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关于社会和谐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也都要加以有分析的借鉴。这既是对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优秀文化传统的发扬,又 是使我们的和谐文化建设在不同文化的比较和交流中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并走向世界、增强和发挥国家软实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的必然要求。


      3楼2012-07-03 14:02
      回复


        7楼2012-08-02 09:38
        回复


          8楼2012-08-10 10:24
          回复
            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9楼2012-11-05 10:55
            回复
              发展和谐文化 和谐发展文化


              10楼2012-12-31 13:08
              回复
                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


                11楼2014-02-08 14:19
                回复
                  2025-05-22 08:40:28
                  广告
                  只有在今天,我们才具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前提、社会制度保证和坚实的物质 基础,和谐社会建设及和谐文化建设才有了现实性。


                  12楼2014-02-08 14:43
                  回复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3楼2014-02-11 15:07
                    回复


                      14楼2014-02-13 17:03
                      回复


                        15楼2014-03-03 1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