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在这件事上展现出了如此杰出的外交辞令,以至于连文心雕龙都举这个例子作为文辞在实际功用上的一个典范。〔8〕 重要的是,郑国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呢?
如果答案肯定的话,那么我们将会面临的问题是:人际与国际关系,个人主齤权与国家主齤权,彼此之间可以构成适当的类比吗?
—————————————————————————————————————————-
注释
1 这是雪莱在自己的第一首长诗《麦布女王》当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最完全的机器”一语是引述威廉·葛德文的名言。
2 欧美另有一种似乎可以称之为“价值无涉”的推理文学,譬如固守本格推理的法国作家保罗·霍尔特,在他的《犯罪七大奇迹》(Les Sept Merveilles Du Crime)和混乱之王》(Le Roi Du D e sordre)两部精彩的长篇小说里,杀人的的确确被表现为一门艺术,而侦探在获悉真相之后似乎是本着惺惺相惜的感情对凶手的罪行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缄默。日本也在渐渐出现这类作品,譬如米泽穗信的《算计》,杀人的故事变成了解数学题一样的游戏。
3 如果是幻想题材,这一主题会被表现得更加赤裸。譬如由米歇尔·冈瑞执导,在2011年2月全球公映的《青蜂侠》(Green Hornet)同样秉承着“侠以武犯禁”的精神,当侠客发现了录音取证失效之后,“轻易地”杀掉了反派人物。
4 Boye Lafayette De Mante,The Chinese Mind: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ulture,Tuttle Publishing,2009,p.42.
5 Boye Lafayette De Mante,The Chinese Mind: Understan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f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Culture,Tuttle Publishing,2009,p.43.
6 当然在严肃的学者那里,譬如读过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的哈耶克则是这样讲的:“一种欧洲以外的伟大文化,即中国文化,看来差不多与希腊人在同一时期提出了法治观念,这种观念同西方文化中的那些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英】哈耶克《自由宪齤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p.231注1。
7 弑君可谓更为激烈的一种私人执法行为,蒙田对此发表的意见值得我们的参考:“我们可以谴责两个当面顶撞尼禄的士兵不宽宏大量。其中一个被尼禄问及为何要伤害他时答道:‘我过去崇拜你,因为你那时值得爱戴,但自从你杀死了你的母亲,你这个马车夫、戏子、纵火犯,我就恨透了你,因为你只配人恨。’另一个被问及为何想弑他时回答:‘因为我找不出别的办法来制止你干坏事。’但是尼禄死后,他的专横跋扈和荒淫无度遭到万夫鞭挞,并将永远为后人唾弃,对此,稍有智力的人难道会指责吗?”【法】蒙田《蒙田随笔全集》上册,潘丽珍等译,译林出版社,1996,p.13。
8 【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第二》:“郑伯入陈,以文辞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