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围棋吧 关注:2,490贴子:15,407
  • 13回复贴,共1

转载 对我围棋帮助最大的一次谈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下了10几年棋,一直喜欢大砍大杀的,每次以把对手吓撤退为最得意的事:(直到04年遇到一位朋友,和他的交往中对我围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是本地的高手,也是15.6岁受擂台赛影响学的棋,在一年突然脑袋短路之后(他自嘲之语)喜欢上学习了,考上大学,但是却总是翘课出去下棋,主要是彩棋。
进步之快对一般人来说就很不可思议了。两年就过了业5关,被我们省队专业棋手让两子轻松获胜,后来到棋院看见几个15.6岁的小女孩在集训,还曾经主动搭讪,并下了几盘,后来她们都是国内有名的女棋手,当然这位朋友因为个性太张扬,在经历了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一段日子之后终于不知道什么原因倒了下来。回到地方上后也曾经以棋为生,我们市里出的职业棋手都被他下过指导棋,因为机缘巧合我认识了他,在喝酒的时候常常海阔天空的聊,他现在几乎对围棋毫无兴趣?只是我老要向他学点东西,没办法就跟我下过几盘。
只让3子我当然毫无机会,他后来说其实能让5子以上,对我提出的一些技术问题,他每次讲我听后总是会说:你的问题不在这里,你主要的就是对围棋的理解有问题。
围棋的胜负是怎么判断的?我说当然是以围的地多少定的啊,他说我怎么觉得你的围棋规则就不一样啊?你的规则好象是以杀大龙的条数多为胜啊?你把围棋的规则都改了还怎么能下好啊?所以你首先要下好棋就得走正道。就是说你每步棋都是以争目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杀棋。你看你跟我下的几盘棋,都是你在抱头苦想其实你算的一点用都没有,你的目的是错的,还要拼命想出手段,就是在错路上越走越远。
而且我还发现你得了手筋中毒症,就是为了走出你心目中的一步手筋,不惜一切代价,棋都输了还自己觉得走了步妙着。这是很多下棋人的通病,你要是改不了,我劝你下下彩棋去,输个几千块钱你就知道疼了,以后就不会再这么下。
我嘴上还是承认他说的对, 但是心里还是不以为然。我觉得不杀棋还有什么意思呢?我们又不是职业棋手。只要开心就好嘛.后来又聊到上学时候的事情。我说我在上中学以后就非常讨厌学习了,经常上课不听讲,每次考试6门课5门不及格,回回都要挨打。他听了就笑起来,然后很认真的对我说。不喜欢读书不是你的错,不听讲你也没错。但是你因为没有听讲就考不及格那就是你的错了。
啊?为什么?他说我在上大学时就没有听过什么课,但是每次考试都能及格,我的那些同学跟我看一样的书,却考不及格。难道是我的书是正版而他们的书是盗版的吗?当然不是了。
关键就是方法问题。这和学围棋是一样的...... 但是我最关心的还是具体的方法,怎样快速提高棋力,就追问他怎么看书提高最快,他说这就是方法一定要正确了,首先要把一本书读薄,然后再把它读厚。如果掌握了就永远也不会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了,比如现在读一本讲打入的书。是位职业七段写的,那他这本书卖20几块钱,他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首先读一本书要把它读薄,你要在20分钟之内读完它,怎么读了?
先看作者的前言,他出这本书要给棋迷朋友哪些方面的帮助,接着看他这本书分了5章节,每一个章节的前言就是整本书的精华了。也就是他这位七段下棋这么多年的心血所在了,这些东西是要把它完全背下来的,是对自己以后下棋考虑打入时具有指导意义的东西。因为它这些前言和有些章节后面的类似小结的话,已经把为什么要打入。打入的时机,要达到的目的等等讲的很明白了。这些东西是你以后下棋一定要搞清楚的地方,可惜相当多的人在看这本书时对这些书的精华一眼带过。
当你把整个书的轮廓弄清楚以后就要开始把书读厚了,还是以这本书为例它第一个就是对星挂角对方小飞应,自己超大飞开拆的打入,那么你就要把它的变化掌握清楚,这就需要你运用你以前学的死活,手筋等等内容才能明白.当你在具体的手段上学到了很多以后就要开始总结了,就是把它提炼成一些经验,也许你发现这些经验就是它在前言或者是每一个章节后小结的东西。这样它们才变成你自己真正掌握了的有用的技术。同样的方法你再看这本《围棋正着与俗手》你看它的前言首先讲的就是正着的重要性以及俗手的不容易被察觉和其危害性,这就是你先要永记在心的,再看就是他把容易产生俗手的棋行细分成10类左右,你先不要看具体的题解先要看每个类型的总结/比如第一个讲的就是打的俗手,那么两打同情不打就是一个必须要记得的棋谚了,其实这就是古谱上的一句棋谚,那么冲的俗手是什么呢?就是冲了不能断,又不能给对方造成弱点的就是俗手冲。你先记住以后再看题解。那就会明白冲小飞一般情况下都是俗手嘛。讲了这么多就是教给你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



IP属地:英国1楼2012-07-03 16:24回复

    (1)如何买棋书
    我以前买过很多的棋书。其中就不乏被很多棋友评为最值得收藏的书目
    而朋友对如何选择书有自己很独特的见解,他说买书首先要看出版社名,出棋书最好的就是以前的蜀蓉棋艺,还有就是人民体育出版社。这两个出版社是最正规。如果你看到了一些比如农村出版社,妇女出版社之类的就只能对它抱谨慎乐观的态度了。
    再接着要看著者的名字。是不是职业棋手所著也非常关键。有很多完全是用的武侠小说主人公之类佚名出的书往往就误人子弟了。
    还有就是看书的内容了,我的一个买书的原则就是如果一本书里面只要有一句话对你是有帮助的,那它就是值得买的,而现在很多的书确实连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
    当然怎么判断有没有用我已经跟你讲过了,现在我们就拿一套评价褒贬不一的书来说吧,黄希文六段所写的从入门一直到打到职业的四本一套的丛书。很多论坛上有人发帖骂他,说他书的内容完全就是照抄别人的,你也看过其中《从1段到3段》这本书,他上面的内容确实就是照抄很多书的。但是我随手翻了一下就知道这本书是值35块钱一本的,为什么呢?你看看他在讲定式选择时的这段小结吧,当你在选择定式时要遵循的原则他分5个方面讲的就相当的精辟,你看选择定式时第一就是要配合全局,再要注意先后手的区别,还有关系到死活,和以后官子的利益,就这5点,100多字的内容你如果背下来,35块钱你就已经学到了10块钱的。而他后面这样有用的话还有一些,所以说他这本书绝对是值这个价的。当然很多人对他抄别人的例子,表示很反感这主要是他们对书的注意还是停留在具体着法上面了。
    其实黄希文是很有教学经验的,他用别人用过的题例却讲出了别人都讲不出的道理来,一个好的好的教练和一个一般的教练的区别就在这里了,为什么很多下棋下的好的人却不一定是个好的老师呢?就在于他能不能在教给你一个手段的同时把它提炼成很纲领性的东西,比如一句口诀,一段话,这要比你灌输给学生很多内容以后他却依然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强太多了。黄希文为什么敢出这本书就在于他是有真正属于他自己心得的东西在书里了,其实天下文章就是一大抄嘛,选什么样的例题根本就不是关键,围棋的棋型是无穷无尽的,一本书能讲多少呢?而在几个简单的例子之后讲出了你以后遇到问题应该怎么思考的方法这才是你要认真看的,而为什么说有的书连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也是这个原因。就是你看了它以后却还没有找到思考的方法,方向。那它就是一纹不值了。。
    其实在棋书中最严谨最有价值的还是当时日本棋院出的,尤其是坂田。藤泽,等超一流棋手所写的,因为他们出书的目的跟现在很多国内棋手是有区别的,并不是只为赚钱的,他们出书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誉的,绝对不会讲那些不负责的,自己没有绝对了解的内容的,你看他们出的书名都很朴实没什么花哨的。哪里象现在出的一些书名全是一些什?快速提高 什么妙手 或者就是什么屠龙谱这样的。其实出这些书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考虑对棋迷有没有帮助,就是用这些棋迷看着很过瘾,下起来就上当的着法出书就是为的赚钱。所以怎样选择棋书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以后你看的多了自然也就会区别了。。。
    (2)易经
    在和朋友的闲聊中我也讲起自己的一些爱好,比如以前酷爱摇滚乐还组过乐队啊,曾经在上学时课不好好上偷学〈易经〉帮人算命。尤其我比较得意的是对天气,以及别人生小孩是男是女测的那叫一个准。
    他听了以后直摇头。完了,又入魔道了。其实你正在了解易经吗?读懂了〈道德经〉吗?其实你看易经只是看到它如何从八卦变成六十四卦。以及和天干地支配合成人的四柱。这些都是一些枝节的东西。我看易经很简单,它讲的就是先人对这个世界最本质的认识,就是一个字 易。就是说世间万物永远都是在不停变化,变易着的/再就是不易,不易就是说世界不管怎么变化它都是有一个不变的道理的。这就是道/老子的〈道德经〉八十一章讲的就是一个字 道/说穿了就是告诉人们。圣人。君子是怎样练成的。就是找到世界变化的本质并且顺应它,利用它使自己趋吉避害/如果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劝人们 不要逆潮流而动/你如果想明白这些了,用在你处世,生活 都是有用的。比如围棋上就能体现的很明显。首先要明白一个易,就是变化。围棋就是一个有无穷变化的游戏,那么你在下棋的时候就要做到一个字活,脑筋要灵活,要有跳跃式的思维。而不能是一条直线式的思维。比如现在你一块棋为了大局该弃的就弃了。但是它并不一定就是死棋了。在棋局进行中它很可能又因为变化对方不得不让你去活,可是只要有了变化为了棋的胜利它还要再去死,这就是易的真谛。而道在围棋上的体现就更简单了,围棋的道就是它简单的规则对胜负的判定方法。所谓 大道至简 就是这个意思。围棋的大道就是谁的空多谁就赢棋这么简单。可是 大道维艰 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要实现它却是最艰苦的事。几千年来棋手穷极一生不就是追求的这个目标吗?不就是为了半目棋而处心积虑吗?所以我们下棋就是要顺应这个道理,你所有的手法,都必须是为了争得目数比对手多而变化。这也就是李昌镐强大的原因了,所谓 得道者昌嘛/。


    IP属地:英国3楼2012-07-03 16:24
    回复

      而下彩棋的人除了善于抓住对手的问题以外,在他确立优势时你会发现你根本就没有机会去翻盘。而在你觉得自己形势还可以时却总是赢不下来,这与他定型收官的手法有很大的关系。我看你读了很久的官子书了,对于官子的计算方法你也会了,可你收的时候却又错的厉害,为什么呢?就是你读书不能读死书,官子书上讲的只是他的计算方法,以及收官的手法,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你就一定要有不同的走法。具体点说就是赢棋时收官是自己围空,而且是先挑自己有薄味的地方去收空。而不是去和对手互相破空。这样棋盘就会很快变小,出问题被翻盘的机会就小了很多。当你形势不好时就要相反的收法了,不是围空而是以破空为主,要逼着对手犯错误,比如说你赢棋时就不要先走那种冲官,因为你会发现对手绝对不会理你,而是也来破你的空。当你输棋的时候想翻盘就先走一些这种冲官的手段了,因为很多人会有想求稳的心理。当你一冲他,他往往就会下意识的去挡住。其实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被你白白便宜了,因为这些冲官其实只能走成后手的,你如果用书上教你的计算方法你就可以知道即使对手脱先,你再走一步它的价值也并不是盘上最大的,可是现在你就要利用时机把它走成先手。比如讲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盘上就两处官子了,一个是双方后手两目的,再一个就是你的冲官,你冲一手,他不理你还可以再冲一手,他挡,也是后手两目的价值。如果你现在是落后半目的棋,很可能一瞬间就能、逆转了,你一定要走这个冲官诱惑他马上挡住,只要他一挡你成先手再把最后的双后两目一走。就白白便宜了一目,胜负不就逆转了吗?而且我在TOM看棋,只要在TOM4段以下很多时候你都能把这样的后手棋走成了先手。讲这些就是告诉你一个方法,在书上你学的东西一定要灵活的应用。比如这两个后手两目的官子在书上它就告诉你他们的大小一样。但是实战中它们绝对不是一样大的 ,你就要走这个能诱惑对方犯错的冲官两目。
      跟你讲这些,主要就是告诉你一些下彩棋的狼他们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习惯/这些对你是非常有用的,也就是说不鼓励你去下,而是让你学到他们的方法
      (4)骗着
      我曾经一段时间迷上了定式骗着/并且用它们在网上下棋屡试不爽,非常让人开心的。其中包括现在大家还经常用的“大压梁”什么的,可是朋友却说你搞错了,你完全没有明白出这些骗着,欺着书它本来的用意。
      其实为什么会产生骗着呢?主要是在高手和下手下让子指导棋时,高手为了打开局面而用出来的一些非常手段,而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欺骗性。在不会正确的应对时会损失惨重。所以一般的爱好者而言显得非常神秘,特别想学到破解的方法,在这种反复的被骗反骗的过程中对棋型的理解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后来就把这些经常用到的骗着**起来出书,它的本意是让大家学习的过程中明白骗着不是正着,只要应付好它就是坏棋,要吃亏的。从而让你学会走正着,掌握正确的棋型。
      这个过程说起来本来就是一个骗局,就是用这些很诱惑人的招法引诱你来学,结果告诉你你学的却是你不要去下的,所以你看这些书的序言从来就不告诉你这一点,他们就是说通过学习对你的棋力提高是有帮助的云云。而人们在学习它的过程中却感到了非常的快乐,因为很多的棋是可以马上在实战中用上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投资小,见效快”,而且用错误的招法却能得到好的结果更是符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少干活多拿钱,不干活也拿钱”的愿望。没有人告诉他们学这个却是为了不用它。
      其实讲个佛教和道教的故事你就能明白了。佛陀自己成佛了以后为了宣扬它的教义就到处去招弟子。可是开头完全没有人理他,觉得他简直就是疯了,叫人们去跟他一样过这种苦日子,又没有什么好处,结果佛陀没有办法只好展示了自己的一些所谓的“神通”并且告诉大家跟他修行也能达到“天眼通”、“天耳通”反正是想通都能通,结果从者如云,成为第一大教/但是当他弟子想学那些神通时,他却跟他们讲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这些,而是要去想明白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的,而不是去追求那些神通的,即使真的有了也不能使用,不能让人看的,这就是佛语“慧而不用”的来由道教也是一样。为了让人们来信仰自己,就告诉大家我们可以炼出“长生不老药”跟着我们修行还可以得道成仙,连你们家的鸡狗都可以升天。而当你真的修行后却告诉你是要去追求天地万物的正道的。而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好处的,而且这些“长生不老药”也是不能吃的,吃了是要死人滴。当你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应该怎么看待骗着,欺着了,其实它们都是用来告诉你要走正着的。对待它们也要“会而不用”了
      


      IP属地:英国5楼2012-07-03 16:24
      回复

        (6)学习定式和布局的方法
        现在教你的是一个我以前围棋师傅教给我练习布局的方法,我觉得对我而言是受益终身的。先顺便说说定式吧,学习定式的目的你一定要记住是为了你掌握棋型,以及行棋次序的。千万不要去死记定式,只要你掌握在不同情况下棋型要点正着就可以了还有就是有个小问题,我发现很多人摆棋时老是在自己的右手边摆,包括定式,做死活。其实这是有问题的,一个定式你一定要在四个角上分别摆,你就会发现换个方向棋型感觉是不同的,这在武宫正树的一本书里面有介绍,叫做“四角八变换”,一般摆四个方向就可以了。
        好了讲讲学布局的方法,他的这个方法我也就从他那里听到过,书上也没看过谁介绍很想知道它的源头究竟是在哪里?(如果有谁知道的请给我回个帖)它的方法就是倒推法,你先选一局棋,不是全谱而是分为4.到5谱的,一般《围棋天地》上的棋谱就可以了,《围棋天地》上棋谱第一谱基本上都是50手,这与TOM压分手数是一样的,布局一般指的就是前50手左右,你拿到棋谱先不要看第一谱,而是从第二谱开始看,第二谱上没有数字的黑白点就是前面50手产生的棋型,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图形去倒推它形成的过程,怎么觉得不可能?第一次谁都一样。你坚持把他摆出来,不管你看它角上的棋型肯定是你没有见过的定式,也要摆出来,然后再翻到第一谱看看它的过程是不是除了前面几步棋以外你的顺序都是错的啊?这就是你要提高的地方了,我们都知道围棋还是有一定的规矩的,比如第一手一般出于礼节都会走在自己右上角的。而对方第二步棋一般是走在自己的右下角。你先把前几步棋摆出来再开始自己思考他们这个图形是怎么形成的?是先挂角还是先拆的边?就是要让自己主动起来学,而不是我们平常用的摆棋的方法。那完全是一种被动思考的方法,你只是按照棋谱上去摆,效果肯定不如自己去倒推他产生过程。
        用这种方法倒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终于开始能有些棋跟棋谱是一样的了,而这时你会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信和继续下去的兴趣,同时通过对比你也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次序跟实战不一样呢?他为什么要先我认为应该后面再走的地方呢?那就肯定是我错了,我走的大场不如实战先走的急所大。以后我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只有一些想法了。而且在你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定式时,也不要怕,随便怎么也要把他摆出来,然后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再找些定式书把它学学。,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定式的水平。只要你坚持锻炼下去,你的布局水平一定会有本质的提高的。因为主动去学和你被动接受是有太大差距的。我就是用这个方法提高的布局,当你摆过很多棋谱后会对现在流行的布局非常了解了,、倒推的过程也会轻松很多,跟棋谱上出入的也会少起来。其实这个方法也不一定就是用在布局上,在学定式和官子时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终于写到这里了,好累啊。
        


        IP属地:英国7楼2012-07-03 16:24
        回复
          有些道理。


          8楼2012-07-03 16:36
          回复
            恩,很有道理
            不错不错
            有这么一位朋友我也觉得值了


            9楼2012-07-04 09:54
            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2-07-22 16:12
              回复
                顶,并请吧主删10楼。


                IP属地:北京12楼2012-07-23 10:43
                收起回复
                  “每步棋都是以争目为目的。而不是为了杀棋”
                  点中要害,一针见血啊
                  


                  IP属地:湖北13楼2012-07-24 18:15
                  回复
                    啊 看看偶几级


                    IP属地:河南14楼2012-07-24 22:09
                    回复
                      感觉受益匪浅~非常好的帖子,谢谢了


                      15楼2012-08-26 0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