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0——1岁咿呀学语时:“妈妈”是我们大多数学会说话时第一个叫的人。
当我们3——5岁在幼儿园时:“妈妈”是我们受委屈后第一个要找的人。
当我们10岁左右上小学时,放学后感到饥饿时:“妈妈”是我们要寻的人,会不断地对她说“妈妈,我饿”!
当我们13岁上初中,荷包空空没钱花时:“妈妈”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妈妈,我又没钱了!”
当我们15岁左右爱玩游戏时:“妈妈”是我们有时最烦的人,“知道了,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啊?”
当我们17岁左右爱玩足球时:“妈妈”是我们曾无数次抱怨过的人,“我换下来的衣服还没洗啊?!”
当我们18岁左右有了初恋时:“妈妈”也曾是让我们脸红害羞过的人,“她真不是我的女朋友!”
当我们19岁左右走出家门上了大学时:“妈妈”是永远感觉我们钱不够花的人,“你跟前还有钱吗?”“没事,我的生活费够了。”
当我们20多岁参加工作独自一人生活时:“妈妈”会永远觉得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我们经常会在电话中说“不用操心了,我有衣服!”
当我们走出校门寻找工作处于失业状态的时候:“妈妈”会是我们内心里认为最爱唠叨的那个人,“别说了,你让我静一静行吗?!”
当我们28岁还是光棍一条时:“妈妈”开始关心我们的人生大事,“行了,知道了,不就是让我早点给你找一个儿媳妇吗?!”
当我们35岁一家三口幸福地在外生活时,我们离“妈妈”越来越远了,“我们今年不回去过年了。”
当我们40岁的时候,有时候会特别想念“妈妈”,“我特想吃您做的饭菜!”
当我们50岁的时候,妈妈身体开始不如从前了,我们心里却只有一个心愿,“她一定会没事的。”
当我们70岁的时候,妈妈已经离开人世不在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妈妈了,心里就只剩下怀念了.......
妈妈,她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个人,很多时候,她是我们背后的关怀和唠叨,也是我们曾想摆脱的牵挂。她会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等待,也会是我们有一天再也见不到的想念.....
越长大,我们离她越来越远,我们却一直在她心里。趁有生之年,待她好点,记得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妈妈,我爱你!
当我们3——5岁在幼儿园时:“妈妈”是我们受委屈后第一个要找的人。
当我们10岁左右上小学时,放学后感到饥饿时:“妈妈”是我们要寻的人,会不断地对她说“妈妈,我饿”!
当我们13岁上初中,荷包空空没钱花时:“妈妈”是我们第一个想到的人,“妈妈,我又没钱了!”
当我们15岁左右爱玩游戏时:“妈妈”是我们有时最烦的人,“知道了,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啊?”
当我们17岁左右爱玩足球时:“妈妈”是我们曾无数次抱怨过的人,“我换下来的衣服还没洗啊?!”
当我们18岁左右有了初恋时:“妈妈”也曾是让我们脸红害羞过的人,“她真不是我的女朋友!”
当我们19岁左右走出家门上了大学时:“妈妈”是永远感觉我们钱不够花的人,“你跟前还有钱吗?”“没事,我的生活费够了。”
当我们20多岁参加工作独自一人生活时:“妈妈”会永远觉得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我们经常会在电话中说“不用操心了,我有衣服!”
当我们走出校门寻找工作处于失业状态的时候:“妈妈”会是我们内心里认为最爱唠叨的那个人,“别说了,你让我静一静行吗?!”
当我们28岁还是光棍一条时:“妈妈”开始关心我们的人生大事,“行了,知道了,不就是让我早点给你找一个儿媳妇吗?!”
当我们35岁一家三口幸福地在外生活时,我们离“妈妈”越来越远了,“我们今年不回去过年了。”
当我们40岁的时候,有时候会特别想念“妈妈”,“我特想吃您做的饭菜!”
当我们50岁的时候,妈妈身体开始不如从前了,我们心里却只有一个心愿,“她一定会没事的。”
当我们70岁的时候,妈妈已经离开人世不在了,我们再也找不到妈妈了,心里就只剩下怀念了.......
妈妈,她是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个人,很多时候,她是我们背后的关怀和唠叨,也是我们曾想摆脱的牵挂。她会是我们容易忽视的等待,也会是我们有一天再也见不到的想念.....
越长大,我们离她越来越远,我们却一直在她心里。趁有生之年,待她好点,记得常回家看看,常打电话给她,告诉她:妈妈,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