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这是八相成道的最后一相——入般涅盘相。佛由法身垂迹,应众生度化的机缘示现出生及至涅盘,实则并未灭度(生死尘劳永灭,超度了三界轮转的急流,称为灭度)。《法华经》以比喻的手法说明佛示现灭度的深刻内涵。释迦如来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只劫,常住不灭。如来为方便教化众生故,唱言:“当取灭度。”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无福钝根之人,不肯修种菩提善根,若见如来常在不灭,视以为常,生骄纵心而怀轻易,厌倦懈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
譬如良医,以其诸子愚痴,误服毒药,慈父于此,为设方便,令服解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而实不死。毒者,即邪见烦恼也;药者,佛法也;方便者,涅盘之谓也;遣使者,舍利也。当知如来怜悯我等故,方便示现入于涅盘,而实不灭。佛“示现灭度”,就是为了拯济救度众生,无有穷极。当得救度的,已经救度完了;未能救度的,亦种下了未来得度的因缘。然后悲心切切地把佛灭度后、弥勒还未下生成佛这段时间的众生嘱托给地藏菩萨,只要众生还有一渧一尘的善根善行,都不要让他下地狱了,要让他生到善道。可谓悲心无尽,“拯济无极”。
“消除诸漏,植众德本”,就是种种烦恼能够让众生漏落在生死轮回里面,佛示现涅盘,契入法性,证到了清净法性身,观察到一切烦恼、无明的体性了不可得,由此便消除一切烦惑。积累菩萨六度万行,这些功德能生出菩提善果,乃一切功德之根本。“具足功德,微妙难量”,与会菩萨无量劫积功累德,具足无量自利利他的功德,微妙不可思议,唯佛方能了知。
“游诸佛国,普现道教”,佛菩萨以大悲心为体,以救度众生出离轮回、圆成佛道为家业,所以随众生得度的机缘,在无量无边的佛国游化,普遍地示现八相成道。游戏神通,身心自在,了知一切法悉皆如梦幻泡影,而大做梦中佛事,度化水月众生。这些佛菩萨,“其所修行,清净无秽”,修正自己烦恼恶业,行持圣人之道,止恶扬善,在生死轮回五浊恶世修行,就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微妙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