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一 下韦甸-三家店-大觉寺
一、目的及任务 1.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观察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过程及产物。 3.观察常见的沉积岩、熔岩和深成侵入岩。 4.认识构造上升运动及岩石变形的产物。 5.参观大觉寺古迹。
二、要求 1.学生已学完《地球科学概论》中表层地质作用、水圈、成岩作用等内容。 2.在野外注意听讲,勤于观察、思考和记录,把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 3.带野外实习用品,包括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小刀、铅笔和野外记录本等。 4.自带午饭。
No.1
点位:下韦甸西2km公路南侧的间歇性河道中。
目的: 1.观察片流、洪流的剥蚀与沉积作用。 2.观察间歇性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凸岸沉积作用及冲积物特征。
内容:
1.公路北侧山坡下发育片流的沉积物--坡积物。要观察坡积物的分布位置、构成的地形、物质成分、结构等特征。坡积物:分布于坡麓,常构成坡积裙;成分单一,与山坡上的基岩一致;颗粒较细,通常以砂、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偶夹有细小的岩屑砾石,磨圆度与分选性差;略具与坡向一致的层理。
2.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在冲沟出口处,即接近河道的部位,多发育有洪积扇。冲沟:由洪流的冲蚀作用形成,分布于山坡低洼处或山谷中,在平面上呈线状分布。点处的冲沟呈典型的"V"字形,两侧沟壁陡峻;纵剖面很陡,约45°;在冲沟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冲沟出口处堆积,构成洪积扇。 洪积扇: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点处的洪积扇规模不大,从冲沟口向靠近河道的较平坦的地域散开,它是由于洪水流出冲沟口时,水动能骤然减弱,被携带的碎屑物质发生沉积而形成的。通常洪积扇有以下特点:①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②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③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3.观察河流凹岸受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的现象及冲积物特征,分析河曲的形成过程。 ①在河水单向环流作用下,主流线偏向并冲击凹岸,河湾最大弯曲点往下游迁移。 ②在单向环流作用下,凹岸不断地被侵蚀、掏空,并发生重力崩塌而后退;凸岸则不断地发生堆积并向前推进,从而形成河曲。这里可见凹岸大多有基岩出露,坡度很陡;而凸岸有大量的沉积物,坡度很缓。 ③观察河床冲积物的特征,包括砾石的成分、粒径、磨圆度、分选性、排列方式等,并与洪积物及坡积物进行对比。 ④观察河漫滩冲积物的特征,注意是否有下粗上细的变化,并与河床冲积物进行比较。 ⑤分析地面流水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No.2
点位:丁家滩东小山丘。
目的:观察河流阶地,分析构造上升运动过程。
内容:
1.点处比现代河床高40余米,显然不会被洪水所淹没。在小路边近山顶和山顶处,可见一层厚度约2~3m的砾石层,砾石成分为从异地搬运来的、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碎屑,磨圆度和分选性均较好,粒径多为2~5cm,含较多的红色粘土,故砾石表面呈砖红色。根据砾石特征推断,该砾石层为冲积物,也就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由此可知,该砾石层构成了永定河较高处的阶地,属于Ⅲ级阶地。按照阶地面与现代河床之间的高差,可以判断Ⅲ级阶地形成之后,永定河至少下切了40多米。
2.古河谷:点处以西有一个大致东西向延伸的、横断面近似于"V"字形的谷地(有电线杆的地方)。该谷地底部的高度与点处的基本相同,或前者略高一点。实际上,这个谷地与点处相连的部位是中更新世时期的一条古河谷。
一、目的及任务 1.加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热情,更好地理解课堂上所学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2.观察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过程及产物。 3.观察常见的沉积岩、熔岩和深成侵入岩。 4.认识构造上升运动及岩石变形的产物。 5.参观大觉寺古迹。
二、要求 1.学生已学完《地球科学概论》中表层地质作用、水圈、成岩作用等内容。 2.在野外注意听讲,勤于观察、思考和记录,把课本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 3.带野外实习用品,包括地质锤、罗盘、放大镜、小刀、铅笔和野外记录本等。 4.自带午饭。
No.1
点位:下韦甸西2km公路南侧的间歇性河道中。
目的: 1.观察片流、洪流的剥蚀与沉积作用。 2.观察间歇性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凸岸沉积作用及冲积物特征。
内容:
1.公路北侧山坡下发育片流的沉积物--坡积物。要观察坡积物的分布位置、构成的地形、物质成分、结构等特征。坡积物:分布于坡麓,常构成坡积裙;成分单一,与山坡上的基岩一致;颗粒较细,通常以砂、粉砂、粉砂质粘土为主,偶夹有细小的岩屑砾石,磨圆度与分选性差;略具与坡向一致的层理。
2.在间歇性河道两侧山坡上,分布着多条冲沟;在冲沟出口处,即接近河道的部位,多发育有洪积扇。冲沟:由洪流的冲蚀作用形成,分布于山坡低洼处或山谷中,在平面上呈线状分布。点处的冲沟呈典型的"V"字形,两侧沟壁陡峻;纵剖面很陡,约45°;在冲沟中几乎没有沉积物,大量的碎屑物质在冲沟出口处堆积,构成洪积扇。 洪积扇:洪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称为洪积物,绝大部分洪积物在冲沟出口处沉积,在地貌上呈扇状地形,故称为洪积扇。点处的洪积扇规模不大,从冲沟口向靠近河道的较平坦的地域散开,它是由于洪水流出冲沟口时,水动能骤然减弱,被携带的碎屑物质发生沉积而形成的。通常洪积扇有以下特点:①在接近扇顶的部位地形坡度大,洪积物厚度较大,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砾石的磨圆度与分选性都很差;②从洪积扇的上部到边缘,地形变缓,洪积物厚度变小,颗粒变细,由砂过渡为粉砂和粘土,并出现层理;③洪积物的成分较简单,与山坡及冲沟中的基岩一致。
3.观察河流凹岸受侵蚀、凸岸发生堆积的现象及冲积物特征,分析河曲的形成过程。 ①在河水单向环流作用下,主流线偏向并冲击凹岸,河湾最大弯曲点往下游迁移。 ②在单向环流作用下,凹岸不断地被侵蚀、掏空,并发生重力崩塌而后退;凸岸则不断地发生堆积并向前推进,从而形成河曲。这里可见凹岸大多有基岩出露,坡度很陡;而凸岸有大量的沉积物,坡度很缓。 ③观察河床冲积物的特征,包括砾石的成分、粒径、磨圆度、分选性、排列方式等,并与洪积物及坡积物进行对比。 ④观察河漫滩冲积物的特征,注意是否有下粗上细的变化,并与河床冲积物进行比较。 ⑤分析地面流水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之间产生差异的原因
No.2
点位:丁家滩东小山丘。
目的:观察河流阶地,分析构造上升运动过程。
内容:
1.点处比现代河床高40余米,显然不会被洪水所淹没。在小路边近山顶和山顶处,可见一层厚度约2~3m的砾石层,砾石成分为从异地搬运来的、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碎屑,磨圆度和分选性均较好,粒径多为2~5cm,含较多的红色粘土,故砾石表面呈砖红色。根据砾石特征推断,该砾石层为冲积物,也就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时代可能为中更新世。由此可知,该砾石层构成了永定河较高处的阶地,属于Ⅲ级阶地。按照阶地面与现代河床之间的高差,可以判断Ⅲ级阶地形成之后,永定河至少下切了40多米。
2.古河谷:点处以西有一个大致东西向延伸的、横断面近似于"V"字形的谷地(有电线杆的地方)。该谷地底部的高度与点处的基本相同,或前者略高一点。实际上,这个谷地与点处相连的部位是中更新世时期的一条古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