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中国不允许“强制堕胎”,但允许“补救措施”。可见,汉语实在是“博大精深”,同样一种事实,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会有不同的意义。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历史故事:曾国藩率湘军讨伐太平天国初期战势失利,后在写给皇帝的报告中提到战况是“屡战屡败”,当时众人觉得不妥,经过商议,曾国藩改为“屡败屡战”。朝廷看到奏章后,认为其勇气可嘉,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委以重任。其实,“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表达的事实基本上是一样的----打了很多次败仗。虽然仅仅是文字顺序的改变,但含义完全不同,“屡战屡败”的将领是倒霉的、无能的将领,而“屡败屡战”的将领则是越挫越勇的将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段往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读中学时,有一次上政治经济学课,当老师讲到“失业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时,我提问道:“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也存在失业现象吗?”老师板起面孔说:“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失业,只有待业!”此语一出,全班哗然。我真不知道“失业”与“待业”这两个词有何区别,我只知道,这两个词都表达同一个意思-----没有工作。所以,如果政治老师直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人人都有工作。”我认为他是在睁眼说瞎话。当然,现在中国比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毕竟有进步了,官方文件也承认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失业现象了。然而,不知道官方文件何时才会把“补救措施”直称为“强制堕胎”(或“被自愿堕胎”)?
http://view.news.qq.com/zt2012/yi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