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岸烟火隋封路,三月桃红满江都。】
公元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在江都缢杀炀帝,立秦孝王之子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
消息传来长安时,郁欢还在房间磨砚,桌上放着一沓铺展好的纸,纸上纹路如白云清晰有致。她总是如此细致,亲自选取青檀条,熬好浆,又晾干了,才又拿来写字。她一边磨砚一边小心思忖着书信里要写的内容。是的,这是要写给边辰将军的信,要不然她也无需这番用心。上等的宣纸加上等青墨,这厚重的思念才是她几番周折用心的根源所在。
“小姐,小姐…”花间匆匆赶到房间开始收拾东西。
“花间,说过多少次,不要在我写字的时候打扰我,你这样嚷嚷到底有什么事情?“思绪被打断,郁欢心中难免有些烦躁,花间又是最中意的丫头,便不再说些什么。
“小姐,这时候了,还写什么字,快些收拾东西跟我走。老爷已经在前院等我们,马车也已经备好。“花间边说已经在收拾东西。
“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这么匆忙要走,又要去哪里?”郁欢奇怪,不明白好好地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江都叛变,隋炀帝被杀,隋朝已经危亡了,长安被李渊掌控,这里也是不安分。小姐,快随老爷去七姑姑家躲避一些时候吧。不是久留之地啊。”
“什么!江都叛变!那边辰将军呢,岂不是有危险?”想到这里,郁欢心头一惊,手中砚台也掉落下来,青墨顿时在地面泼出一副乱迹。
边辰与郁欢是青梅竹马发小,两人在长安城一同长大,只恨边家几世信奉官路,才在边辰十八岁那一年便举家迁到江都,边辰自幼行武,最终也在父亲找人几般托付之下成为护卫将军。两人只能靠书信联系。
还没等郁欢神智安定,花间已经将她送上马车。她几番挣扎都不肯离去,她答应边辰要在桃花开满长安之时等他回来看她,如今好不容易已到三月,她不能就此放弃。郁家老爷大怒,一个巴掌打在郁欢脸上,顿时如梨花落雨般珠泪连连。
哭闹了一番,花间默默抬起头,说:“小姐,让我留下吧。若是边大将军回来,我再告知你去七姑姑家的事,让他去那里找你。好不好?”
郁欢脸上顿时露出希望,可转念一想,花间自从进来郁家就跟随自己,现在长安这么乱,留她独自一人会不会…”
花间跳下马车,看出她有顾虑,又重新安慰她:“小姐,放心,没事的。等到边大将军回来,告知他以后。我便同他一起去七姑姑家找你。”
郁家老小去了幽州七姑姑家,花间独自一人回到郁家大院,看着刚开始冒青的桃树,默默流下眼泪来。
北方的气候这时候还要冷一些,桃花要等到晚些时候才开,而此时的扬州早已是桃色满城,只是,此时江都,无人再有闲情逸致去观这番桃花蘸水沿岸红。
【若是儿女情长不够长,只叹世事料沧桑。】
炀帝死后,宇文化及带人西征,边辰深知宇文化及此人不可靠,无心再跟随战,便一路狂奔连夜赶回长安,只怕长安乱起来,郁欢也等得着急。只是没想到,到达长安后,空空如也的郁家大院让边辰的心有了凉意。自己逃出江都和军队来奔向日思夜想的长安,却落得空空。
花间正独自一人在院内修剪花草,尽管如此之大的宅子只有花间一人住,但是她依然打理的井然有序。三月正是春意萌发之时,不能让杂草坏了院里春色。她等了边大将军一些时日也没见得消息,便也忘了初意,絮絮叨叨生活下来。
穿过长廊,院里的桃花也吐了苞。边辰见了这番场景,年少时候与郁欢再次嬉戏的场景又浮现,那时郁欢就偏爱桃花,每当桃花开满枝头之时,便拉着边辰在院里跳舞给他看。佳人娇容映桃色,只忆当年唇间落。
“将军…”
边辰从回忆中回过神来,看见花间站在桃树侧,一袭草绿色镶边裙摆,娇小的身躯像是从丛中从出来的精灵一般。
“边将军,真的是你啊。“
“你是…花间?“边辰好不容易认出她的名字来。
花间笑着点点头,有些兴奋拉着边辰进屋坐,沏了茶,才娓娓道来。
茶是去年夏天花间在西池塘采的荷叶,冲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新之气。蒸汽穿过边辰深邃的双眸,有了神秘的感觉。也许是长途赶来的原因,脸廓的棱角又显得几分疲惫和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