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一般认为烦恼是由外在的事物造成的,认知疗法发现:看到 听到 想到什么事物,它本身是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我们接触到这些事物以后,产生的“自动思维”导致。如余光恐惧的患者。当他用余光看人后,马上产生自动思维————“被我用余光看得人会很难受,他对我会有不好的印象,这回对我的名誉造成极大地伤害等."有了自动思维后便有苦的“感受”,这是第三阶段。为了消除苦的“感受”,引发“行为反应”,如拼命想消除余光等等。认知疗法把解决“自动思维”看成是治疗的关键。按照南传佛教葛印卡老师的解释:看到 听到 想到等等这些称为“识”;“自动思维”称作“想”;“感受”称作“受”;“行为反应”称作“行”,佛教同样认为“想”的产生烦恼的关键。佛教的唯识学说:当人看到 听到的最初一刹那是“现量”的,然后就落在“比量”中,烦恼也随之而起。这种“想”每一个人都有,人人都有烦恼只是不太强烈,还没有到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地步强迫症患者是因为“自动思维”过强而引起的。
我们一般认为烦恼是由外在的事物造成的,认知疗法发现:看到 听到 想到什么事物,它本身是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是我们接触到这些事物以后,产生的“自动思维”导致。如余光恐惧的患者。当他用余光看人后,马上产生自动思维————“被我用余光看得人会很难受,他对我会有不好的印象,这回对我的名誉造成极大地伤害等."有了自动思维后便有苦的“感受”,这是第三阶段。为了消除苦的“感受”,引发“行为反应”,如拼命想消除余光等等。认知疗法把解决“自动思维”看成是治疗的关键。按照南传佛教葛印卡老师的解释:看到 听到 想到等等这些称为“识”;“自动思维”称作“想”;“感受”称作“受”;“行为反应”称作“行”,佛教同样认为“想”的产生烦恼的关键。佛教的唯识学说:当人看到 听到的最初一刹那是“现量”的,然后就落在“比量”中,烦恼也随之而起。这种“想”每一个人都有,人人都有烦恼只是不太强烈,还没有到给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的地步强迫症患者是因为“自动思维”过强而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