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诗社吧 关注:24贴子:742

回复:有这么忽悠人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
韩信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历任大将军、左丞相、相国,封齐王、楚王、淮阴侯等,却也因其功高震主引起猜忌。国士无双“多多益善”,作为战术家韩信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其用兵之道,为历代兵家所推崇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协助汉王刘邦率军出陈仓、定三秦,京索之战败楚军,随后分兵北伐,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项羽让他做郎中。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项羽不予采纳韩信此时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刘邦入蜀后,韩信离楚归汉看到了滕公夏侯婴韩信估计萧何等人多次在刘邦面前举荐过自己而汉王不用,也逃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走,来不及向刘邦报告便去追赶韩信。军中有人向汉王报告“丞相何亡。”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于是刘邦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萧何说:“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请让我谈谈项王的为人。项王一声怒喝,千人会吓得胆战腿软,可是他不能放手任用贤将,这只算匹夫之勇。项王待人恭敬慈爱,语言温和,人有疾病,同情落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他们。可是等到部下有功应当封爵时,他把官印的棱角都磨光滑了也舍不得给人家,这是妇人之仁。项王虽然独霸天下而使诸侯称臣,可是却不居关中而都彭城,又违背义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偏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对此忿忿不平。诸侯见项王驱逐义帝于江南,也都回去驱逐他们原来的君王而自立为王了。凡是项羽军队经过的地方,无不遭蹂躏残害,所以天下人怨恨他,百姓只是在他的淫威下勉强屈服。名义上虽为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会很快变成衰弱的!现在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武勇之人,何愁敌人不被诛灭!把天下的土地分封给功臣,何愁他们不臣服!率领英勇的一心想打回老家去的士兵,何愁敌人不被打散!况且三秦的封王章邯、董翳、司马欣本为秦将,率领秦国弟子已有数年,战死和逃亡的人不计其数,又欺骗他们的部下和将领投降了项羽,至新安,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得脱,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项羽以武力强封这三人为王,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您入武关时,秋毫不犯,废除秦苛酷刑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无不想拥戴你在关中为王 。根据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关中的百姓都知晓。可大王失掉应有的封爵而被安排在汉中做王,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项王。现在大王起兵向东,攻三秦的属地,只要号令一声即可收服。


308楼2012-08-12 15:42
回复
    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 媾
    韩信和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得知郦食其已说齐归汉。
    范阳辩士蒯 韩信一连灭魏、徇赵、胁燕、定齐,
    安志杰版韩信通劝韩信说:“将军奉诏攻打齐国,而汉王只不过派密使说服齐国归顺,难道有诏令叫您停止进攻吗?况且郦生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之舌就降服齐国七十多个城邑,将军统帅几万人马,一年多时间才攻占赵五十多个城邑,一个将军反倒不如一个儒生的功劳吗?”韩信听从蒯通说法,率兵渡河击齐。这时齐国已决计降汉,对汉军的戒备松懈,韩信乘机袭击了齐驻守历下的军队,一直打到临淄。齐王田广惊恐,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煮死了。
    :“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韩信谢绝说:“我奉事项王多年,官不过是个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他的逃亡将领钟离昧因素来与韩信关系很好,就投奔了韩信
    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贬为淮阴侯韩信因为和萧何的友情,入朝进贺,吕后派武士把韩信捆缚起来在长乐宫中的钟室里斩杀了他,蒯通被带到,高祖亲自审问。“当日汝与韩信之言,究竟为何?” 蒯通道:“吾相韩信,言其面不过封侯,背则贵不可言。因说之背汉自立,则可三分天下也。” 高祖又问:“然信有何言?” 蒯通长叹一声道:“韩信言:‘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见利而忘义乎?’” 高祖顿时愣住,良久没有说话,眼泪却在眶中打转了。蒯通又叹道:“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淮阴侯之功也。然彼竟不听臣言,心念陛下解衣推食之恩,而引军南下,败项王于垓下,交兵而归楚,劝进于汜水,迎陛下于陈,观此种种,岂有反心?嗟夫,昔日楚汉之命皆悬于彼,彼却毫无反心,今天下已集,且无权无兵,彼竟心生反意,而勾结陈豨,欲谋不轨,韩信真乃一愚人哉!”对于蒯通的反问高祖不忍再听,便转过头去,挥手道:“置之!”吕后窥测到了刘邦的心里,想杀而不忍杀,那就让老娘来吧!吕后杀韩信并不是拍刘邦马屁,相反的是个巨大的政治阴谋。 她采用了先斩后奏的方式杀了韩信并夷三族。并且刘邦默认了这样的方式。


    309楼2012-08-12 16:11
    回复
      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作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萧何生性勤俭节约,从不奢侈浪费。他性格随和,很善于识人,结交了许多好朋友。其中秦泗水亭长刘邦,捕役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的父亲),由于他们年龄相近,性格相同,不久便成了莫逆之交。众人见刘邦出言谦逊,更加悦服。于是众人坚请刘邦担任沛令刘邦才知道原来萧何所写的10个纸阄全是刘邦的名字,深知萧何真心拥戴自己,内心十分感激。从此,萧何紧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盖世的功勋。深谋远虑 收存典籍惟独萧何,进入咸阳后,一不贪恋金银财物,二不迷恋美女,却急如星火地赶往秦丞相御史府,并派士兵迅速包围丞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人将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来,留待日后查用。因为,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几乎总揽一切朝政。萧何收藏的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使刘邦对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强弱形势、风俗民情等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根据,对日后西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也足见萧何的深谋远虑。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隐忍入蜀,休兵养士,广招人才,待机再与项羽争个高低。 :“萧丞相也跑了。”刘邦一听大惊失色,说:“这还了得!我正要与他商议军中大事,怎么他也逃走了!”当下派人去找萧何。一连两天也不见萧何的影子,急得刘邦坐立不安。再说萧何为追韩信,不辞辛苦,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还没追着韩信。正想下马休息一下,忽然远远望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萧何顿时抖擞精神,快马加鞭,大声喊着:“韩将军!韩将军!”他策马赶到河边,气喘吁吁地下了马,气呼呼地说:“韩将军,咱们总算一见如故,够得上是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韩信仍不吭声。萧何又说了一大堆劝他回去的话。这时候,滕公夏侯婴也策马赶到;两个人苦苦地相求非要韩信回去不可。他们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只好跟着他们回去。萧何月下追韩信
      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荐贤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几经战事,这时的关中已是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秦都咸阳被项羽放火烧了3个月,已成一片瓦砾。


      311楼2012-08-12 20:39
      回复
        萧何便调拨老弱及不到服役年龄的少年到荥阳增援,韩信也收兵与刘邦会师,刘邦这才得以重振旗鼓,与项羽大军相持于荥阳、成皋一带。当时,萧何坐镇关中,征发兵卒,运送粮草,供应汉军;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规章,建立宗庙秩序。开国首功位列三杰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比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供军需、给粮饷,我不比萧何;指挥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比韩信。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如今诸位只是能猎获野兽,相当于猎狗的功劳。至于萧何,他能放出猎狗,指示追逐目标,那相当于猎人的功劳。
        而萧何却是全族好几十人跟随我,这些功劳怎么能抹杀呢?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
        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此处可以添筑城垣,作为京邑,就叫长安吧。”从此,咸阳便更名为长安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为人告反何况萧何是他原保之人,更是深信不疑,但对萧何的廉政为民,终于还是默认了。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是诚惶诚恐,恭谨有加了。刘邦也照例以礼相待,但萧何从此对国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汉律九章 萧规曹随


        312楼2012-08-12 20:54
        回复
          木兰花----说萧何
          狱吏识杰阄沛公,入关专择典籍垄。滕公萧相荐枭雄,楚汉战争后方巩。
          忌眷疑质杀疆送,觥筹论评定首功,索命报恩黄老通,汉律九章顺随荣。
          ----------------------------------------
          南乡子----说萧何
          识杰阄沛公,入关专择典籍垄。滕公萧相荐枭雄,亲躬,楚汉战争后方巩。
          忌眷杀疆送,觥筹论评定首功,索命报恩黄老通,从容,汉律九章顺随荣。
          ----------------------------------------
          蝶恋花----说萧何
          狱吏识杰阄沛公,入关急冲,专择典籍垄。滕公萧相荐枭雄,楚汉战争后方巩。
          忌眷疑质杀疆送,觥筹情融,论评定首功,索命报恩黄老通,汉律九章顺随荣。
          黄老之术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公正无私”,“恭俭朴素”,“贵柔守雌”,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上述主张在汉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萧何制定的汉律九章《九章律》在汉律九章难恩公


          313楼2012-08-12 22:05
          回复
            项羽十分薄情,竟然毫无挽留之意,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派人护送他回家乡。平领着一个貌似汉王的将军纪信来见汉王.说把他化装成汉王的样子出去诈降,吸引敌人把兵力集中围住东门,然后汉王就可以从西门突围了。 计封韩信灭项羽并且远在三齐,刘邦根本没有能力阻止他称王。这件事倘若处置不当,一旦激成兵变,韩信在齐自立为王,与楚、汉成三足鼎立之势,汉军便又树一敌,天下大事谁胜谁败就更难以预料了。所以,陈平才在桌案下用脚尖踢了刘邦一下;刘邦也很精明,连忙改口说:“大丈夫既平定诸侯,要做就做个真王,何必要做什么假王!”于是,顺水推舟地封韩信为齐王,稳住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汉军的分裂。多亏陈平踢了刘邦一下,才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从此感恩,无论谁再来劝说他,都不忍忘恩背汉,并最终引大军击楚,为刘邦统一天下起了决定性作用。 会像人们所说的‘养虎遗患’啊 云梦泽 贬为淮阴侯,除了再度分裂割据的祸根,维护了新王朝的统一与安定。 献美女图解白登之围六出奇计


            315楼2012-08-13 07:37
            回复
              祭社均肉志天下,事魏投羽换汉家。精皿佳爻间楚插,貌似难辨巧使诈。
              枭将讨封踢阻骂,不尊划界围垓下。云梦泽游莽雄抓,恣饮抱美忌后夸。
              ---------------------------------------
              祭社均肉志天下,事魏投羽换汉家。精皿佳爻间楚插,貌似难辨巧使诈。
              枭将讨封踢阻骂,不尊划界围垓下。云梦泽游莽雄抓,恣饮抱美忌后夸。
              


              316楼2012-08-13 08:20
              回复
                玉楼春-----说陈平
                祭社均肉志天下,事魏投羽换汉家。精皿佳爻间楚插,貌似难辨巧使诈。
                枭雄讨封踢阻骂,不尊划界围垓下。诱抓王连襟旨压,恣饮抱美忌后夸。
                -------------------------------------------
                南乡子-----说陈平
                均肉事天下,事魏投羽换汉家。精皿佳爻间楚插,真假?貌似难辨巧使诈。
                讨封踢阻骂,不尊划界围垓下。诱抓王连襟旨压,惊吓,恣饮抱美忌后夸。
                -------------------------------------------
                蝶恋花-----说陈平
                祭社均肉志天下,事魏投羽,难器换汉家。精皿佳爻间楚插,貌似难辨巧使诈。
                枭雄讨封踢阻骂,不尊划界,邀围战垓下。诱抓王连襟旨压,恣饮抱美忌后夸。
                -------------------------------------------
                


                317楼2012-08-13 08:38
                回复
                  耳沐燕呢口浴茶
                  离椅远屏旧书擦
                  绪回学园径伴花
                  --------------


                  318楼2012-08-13 09:44
                  回复
                    同时吕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子,掌握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统一的局面。吕后当政时,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刘邦临终前,吕后问刘邦身后的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后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羞辱吕后,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
                    应该从此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只要他对百姓好,把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好,不管是女人还是男人,人民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私人生活是次要的。


                    319楼2012-08-13 10:53
                    回复
                      漫挽柳池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秦朝时曹参做沛县的狱掾(即管理监狱的小吏),萧何为曹参上司(主吏),他们在县里已是有名
                      曹参画像望的官吏了。太史公说:曹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净无为,这完全合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322楼2012-08-14 09:29
                      回复
                        木兰花-------说曹参
                        早与发小同狱吏,荐举沛公反秦敌。紧随入关抗项籍,共事枭将功居一。
                        汉朝初立郡相齐,剪除异王常出席。萧规曹随何须讥,休养生息策贯底。
                        --------------------------------------------
                        南乡子-------说曹参
                        发小同狱吏,荐举沛公反秦敌。紧随入关抗项籍,武艺,共事枭将功居一。
                        汉立郡相齐,剪除异王常出席。萧规曹随何须讥,天理,休养生息策贯底。
                        --------------------------------------------
                        蝶恋花-------说曹参
                        早与发小同狱吏,荐举下级,沛公反秦敌。紧随入关抗项籍,共事枭将功居一。
                        汉朝初立郡相齐,剪除王异,征战常出席。萧规曹随何须讥,休养生息策贯底。
                        --------------------------------------------
                        


                        323楼2012-08-14 10:01
                        回复
                          南乡子--七夕
                          漫挽柳池绕,
                          徐暮渐渺残夕少。
                          斜吸呢语倦绪消,
                          悄悄,
                          疑睨生丝饰眉梢。
                          偕遇双银老,
                          抿侣觑嘲任幕浇。
                          惜息随手已牵悄,
                          知臊?
                          欲回庭院喧闹抛。


                          324楼2012-08-14 10:28
                          回复
                            长相思---把话留给唐明皇
                            旧情寒,怨君难。李白吝墨我亲办。替我签名换。
                            葬侬滩,可深铲。多装珠玉棺材板。转世(全掳)换房产
                            ------------------------------------------
                            长相思----穿唐越汉求秦皇
                            你财多。我命茁,签定合同再斟酌,龙椅先来坐。
                            孟姜婆,敢惹我?可识老夫是伟哥。投胎(驾牛)追车模
                            --------------------------------------------
                            


                            326楼2012-08-14 16:33
                            回复
                              忆江南----说萧燕燕
                              柳依依,波渺渺醉迷,欲霸南国看旖旎。扬鞭促蹄待痴急。侬心似箭离。
                              ----------------------------------
                              长相思/着汉装,顺茶香。木鱼青灯屋邀访。逸径沐缠阳 。 ==========================


                              327楼2012-08-14 17: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