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张村村名的由来
据说村人是600年前明代的大移民中,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而来。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专家们研究了不少,我自然不便妄谈。
据说迁移后我们村最早是一家人,后来发展为八户,这个还有点痕迹。现在家族共有八个,并且都为张姓。(解放后来一上门高姓人家)村子的名字原叫打虎张,好像是个狩猎的村子。
话说二三百年前,从遥远的南方来了个蛮子,大家叫南蛮子。以看风水算命为生,自然能说会道。但不该妖言惑众,说我们村南大坑里埋有十二个骑马的泥人,需要把他们挖出来,否则村子会有灭顶之灾。
村民自然相信,赶紧组织人员去刨,果然从地下刨出了十二个骑着泥马的泥人,样子十分威武。被认为不祥征兆的泥人自然被毁于一旦。南蛮子走了。村里人也在暗自庆幸中平静了一段。
后来,村里人心里还没底儿,又找来了个风水先生看看情况是否好转。来人细察地势后大吃一惊,问:“你们是否动了这里的地气?”村人不明白什么意思。
风水先生说:“从你们这里的地势上看应该出生十二个宰相,但是地气被破坏了,所以出不了大人物了。真真可惜呀!”
众人一听自然是悔恨异常。自此,世代子孙都要诅咒南蛮子的破坏行为,并在思想上种下了“村子永远不会出什么人物”的种子。
后来,十二个人物没有出生,在摔坏泥人泥马的地方,却生出了十二棵橡树。橡树越长越旺,古木参天,阴翳蔽日,充满了神秘和梦幻的色彩。这些橡树,我父亲的爷爷见过说过,但在解放前不知什么原因相继死去了。
出了奇异的十二棵橡树,自然引来了十里八乡的人来看热闹。当时人们会问:“到哪里去呀?”答曰:“去长橡树的张村。”后来逐步演化,橡树和张姓的村子结合成的“橡树张”,这就成了我们村子的名字。而原来的“打虎张”逐步被大家遗忘了。
我上学时,见过大人写村子的名字还有人写“橡树张”,我们孩子写的却是相树张,那时只是认为这样写方便。现在的孩子都写的是相树张。也弄不清楚是什么时间完全改得没有踪迹了。
长出橡树以后,人们更相信我们的村子是个该出而没出大人物的村子了;更加痛恨南蛮子的无端破坏;同时也更加确信我们的村子是个没落的村子、被破坏的、不再有希望的村子;一个容易自暴自弃的村子。
再后来村里确实很少出现一个像样的人物。据说只有一个,在冯玉祥手下当参谋,但回家避难时被他家的兄弟给害了,几年后中央来人找过那人。
在后来,出了一个镇长。据说原来在漯河市政府任职,后来到商桥镇当了镇长。(原来李集和商桥是一个镇)那人风光到什么地步呢?听老人说过:他从孟庙到漯河几十里路骑不上车子——熟人太多了。
村里人因他风光了不少,也因他惹出了天大的祸,贻害了子孙后代。以致于给村子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污辱性的歧视称号“土匪窝”。
有一次,他回家来,捎回来一颗枪,拿出来给他兄弟说:“拿去吧,咱弟兄们也该‘烧烧’了(风光、炫耀的意思)。”自此,他兄弟开始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了。再发展就是招兵买马,遇到灾年饥月、兵荒马乱的就做起了土匪,为害方圆几十里。小时候听老年人说,他们大白天会扛起枪到地主财主家里去打劫。
解放后,这些人统统被制裁了,有枪决的,有五花大绑后在脸上贴烧纸(叫做贴鬼脸)贴死的,也有自杀的,被打死的,吓死的等不一而足。
由于村子人那种劣根性的秉性,所以骨子里重的是强暴和无赖,故而愚昧落后,不重教育,不重文化,缺少温情。后来还发生过几次闹事事件。
南大坑出了十二樽泥人泥马,是否真实无据可考。但人们对南大坑有地气却坚信不移,家里过世的老人都愿往那里安葬。南大坑随着日月流长,逐渐被雨水冲平了,一点也看不出了痕迹,埋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倒成了南坟园了。
到七八十年代,南坟园已经坟上垒坟地埋过两层尸骨了。九十年代,没法再埋人了,就栽了树,后来村干部又把老祖宗的坟卖给私人换成酒喝了,更看不出有南大坑的迹象了。
据说村人是600年前明代的大移民中,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而来。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专家们研究了不少,我自然不便妄谈。
据说迁移后我们村最早是一家人,后来发展为八户,这个还有点痕迹。现在家族共有八个,并且都为张姓。(解放后来一上门高姓人家)村子的名字原叫打虎张,好像是个狩猎的村子。
话说二三百年前,从遥远的南方来了个蛮子,大家叫南蛮子。以看风水算命为生,自然能说会道。但不该妖言惑众,说我们村南大坑里埋有十二个骑马的泥人,需要把他们挖出来,否则村子会有灭顶之灾。
村民自然相信,赶紧组织人员去刨,果然从地下刨出了十二个骑着泥马的泥人,样子十分威武。被认为不祥征兆的泥人自然被毁于一旦。南蛮子走了。村里人也在暗自庆幸中平静了一段。
后来,村里人心里还没底儿,又找来了个风水先生看看情况是否好转。来人细察地势后大吃一惊,问:“你们是否动了这里的地气?”村人不明白什么意思。
风水先生说:“从你们这里的地势上看应该出生十二个宰相,但是地气被破坏了,所以出不了大人物了。真真可惜呀!”
众人一听自然是悔恨异常。自此,世代子孙都要诅咒南蛮子的破坏行为,并在思想上种下了“村子永远不会出什么人物”的种子。
后来,十二个人物没有出生,在摔坏泥人泥马的地方,却生出了十二棵橡树。橡树越长越旺,古木参天,阴翳蔽日,充满了神秘和梦幻的色彩。这些橡树,我父亲的爷爷见过说过,但在解放前不知什么原因相继死去了。
出了奇异的十二棵橡树,自然引来了十里八乡的人来看热闹。当时人们会问:“到哪里去呀?”答曰:“去长橡树的张村。”后来逐步演化,橡树和张姓的村子结合成的“橡树张”,这就成了我们村子的名字。而原来的“打虎张”逐步被大家遗忘了。
我上学时,见过大人写村子的名字还有人写“橡树张”,我们孩子写的却是相树张,那时只是认为这样写方便。现在的孩子都写的是相树张。也弄不清楚是什么时间完全改得没有踪迹了。
长出橡树以后,人们更相信我们的村子是个该出而没出大人物的村子了;更加痛恨南蛮子的无端破坏;同时也更加确信我们的村子是个没落的村子、被破坏的、不再有希望的村子;一个容易自暴自弃的村子。
再后来村里确实很少出现一个像样的人物。据说只有一个,在冯玉祥手下当参谋,但回家避难时被他家的兄弟给害了,几年后中央来人找过那人。
在后来,出了一个镇长。据说原来在漯河市政府任职,后来到商桥镇当了镇长。(原来李集和商桥是一个镇)那人风光到什么地步呢?听老人说过:他从孟庙到漯河几十里路骑不上车子——熟人太多了。
村里人因他风光了不少,也因他惹出了天大的祸,贻害了子孙后代。以致于给村子带来了近半个世纪的污辱性的歧视称号“土匪窝”。
有一次,他回家来,捎回来一颗枪,拿出来给他兄弟说:“拿去吧,咱弟兄们也该‘烧烧’了(风光、炫耀的意思)。”自此,他兄弟开始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了。再发展就是招兵买马,遇到灾年饥月、兵荒马乱的就做起了土匪,为害方圆几十里。小时候听老年人说,他们大白天会扛起枪到地主财主家里去打劫。
解放后,这些人统统被制裁了,有枪决的,有五花大绑后在脸上贴烧纸(叫做贴鬼脸)贴死的,也有自杀的,被打死的,吓死的等不一而足。
由于村子人那种劣根性的秉性,所以骨子里重的是强暴和无赖,故而愚昧落后,不重教育,不重文化,缺少温情。后来还发生过几次闹事事件。
南大坑出了十二樽泥人泥马,是否真实无据可考。但人们对南大坑有地气却坚信不移,家里过世的老人都愿往那里安葬。南大坑随着日月流长,逐渐被雨水冲平了,一点也看不出了痕迹,埋的人却一个接一个,倒成了南坟园了。
到七八十年代,南坟园已经坟上垒坟地埋过两层尸骨了。九十年代,没法再埋人了,就栽了树,后来村干部又把老祖宗的坟卖给私人换成酒喝了,更看不出有南大坑的迹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