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司马相如的《子虚赋》里写到“错翡翠之葳蕤”,也是是说郑国的女郎用翡翠羽毛作为头饰。所以说羽毛是完全可以用在后妃演绎中的,就看你用的巧不巧了。孔雀和麻雀也就差了一个字而已。
【鲜花】:杏花满头足风流,兴致来了插一朵花在头上古往今来都被人们喜爱。经华胜连常与巾帼搭配使用。头上插花的美人太多了,这个大家应该能想象的来。
【花钿/华胜】这两个之所以放在一起说的原因是它们同出一源,都是由簪戴鲜花发展来的。。不同的是一般花钿比较薄,用木雕刻后贴金箔;华胜连缀在长簪上,用朱绘成。花钿也被视为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比如大家经常爱用的“梅花妆”或“寿阳妆。
【钗/簪/篦】:在各种钗里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凤头钗”。顾名思义,凤头钗是刻着凤凰的钗孔。汉代有金钗,银钗,木钗。赵合德曾送在赵飞燕曾册封为皇后时送了一个“同心七宝钗”。七宝是:金,银,琉璃,车渠(一种贝类动物的壳),玛瑙,水晶,琥珀。还有一个民家妇女用的荆钗,依旧源自孟光。“玉钗”又叫“玉燕钗”,写腻了可以换换名字。
“三珠钗”是一种两头有三叉的发钗。
雀搔头意思是刻着孔雀的簪子(簪子又称搔头,传汉武帝时候的李夫人喜欢用簪子搔头。。),云头篦指的是有云朵的篦子。簪子一般有犀簪(比较贵重),金簪,玉簪。
【凤头钗:

】
【镊子】:这个不是我们现在用的镊子,是发髻上的一种装饰,多用金属或角制作。马王堆就出土过一个牛角镊子。
【花冠】:《中华古今注》里记载说秦始皇让妃子在暑天戴“芙蓉冠子”,宫女戴“蝉冠子”芙蓉冠子是以碧罗制成的荷叶舒卷之形,再用粉色荷花瓣,以及五色通草花朵,以使人在夏天感受到荷花芬芳之趣。蝉冠子是用薄纱制成的轻若蝉翼的冠子,模仿蝉儿,再插花朵。。【吐槽小嬴你也很会玩嘛。。。
B.魏晋六朝篇
魏晋六朝时代贵妇的发型发饰多沿袭汉制,不过还是有变化的。大的种类没有变,大家主要注意我后面写的内容。
1发型
【惊鹤髻】:也叫惊鸿髻,形态好似飞鸟,名字美样子也美。
【灵蛇髻】:这个发髻来源于甄皇后,也就是曹植默默不忘的那个美丽女人。这个发型就是她设计的,千变万化层出不穷。
【百花髻】:徐士俊在《十髻谣》里赞美说“春山削出,明镜看来。一道行光,花房乍开”
【螺髻】:最初的时候是小孩子用的,后来佛教说佛祖是螺发,是佛祖吉祥的形貌之一。人们才开始模仿。
【撷子髻】:晋代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所创。。先梳一个锥状倾斜的高髻,再梳一个大环。并垂下两缕发肖。自己看图。。我就不说有多二了。。
【危髻】:这种发髻别出心裁个性感十足,有凌空如飞,倾斜,危邪欲堕等形状。
【盘桓髻】:把长发绕在头顶,顶部为平形。
【双鬟髻】:洛神赋里就是这种高耸的双鬟髻。
【偏肖髻】:头上有一个卷如筒状的卧髻,鬓发和额发都垂下。
【垂矰髻】:灵活多变。
2鬓式
鬓这个词后妃演绎中常常提到,只有一个“云鬓”可用么?当然不是了。
【蝉鬓】:就是讲鬓角的头发梳的很薄,如云似雾,一般陪高髻使用。又称“云鬓”,“轻鬓”,“雾鬓”
【鸦鬓】把鬓角用发胶类梳粘成薄片之状。展开,两头高翘而向里弯曲,发鬓尖而高耸,宛如鸦翅和鸦首,显得很新奇。
【飞黄鬓】在鬓角上贴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