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计算的热度快速升温,新的浪潮已经袭来。从键盘鼠标到触摸设备,从手持设备到穿戴设备;从能浏览网页的眼镜,到可监测健康状况、收发信息的手表,再到携GPS定位系统的鞋子……,曾经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种种场景,随着这些可穿戴计算设备的袭来已变得触手可及,这不仅引发出了IT时代的新潮流,也标志着一个IT新革命时期的到来。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32c3a2fe1fe9925cb0c695804a95ee4/b816b9d6277f9e2fae0d3fe21e30e924b999f3b9.jpg)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3520abeb5d6034a829e2b889fb1249d9/87b2390828381f304521af43a8014c086f06f0b9.jpg)
_acK({aid:1807,format:0,mode:1,gid:1,serverbaseurl:"me.afp.chinanews.com/"});
可穿戴设备产品潮水般充塞着市场。从谷歌、苹果、RIM相继发布的智能眼镜系列产品,到Fitbit、Jaw bone、耐克相继推出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逐步成为了IT界的热词。iwatch,可以给智能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产品充电的太阳能比基尼,随行键盘牛仔裤,可以使聋人和盲人发送短信的移动框架手套,能更新Facebook状态的社交牛仔裤,能在衣服上呈现任何图案的内置电流回路K服饰,可以打电话的移动手套,电子鼓机T恤,乐器节拍手套,能通过行走的热能给智能手机充电的充电鞋,对饮食和睡眠状态进行跟踪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设备层出不穷,不断丰富着新一代IT产品市场。 随着可穿戴计算产品的种类增多,应用推广逐渐普及,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智能眼镜为例,谷歌、苹果、RIM都在开发这种新兴眼镜产品,而且今后将有更多国内外的厂商投入此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终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国内的厂商虽然在可穿戴计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方面远不及国外厂商,但盛大、百度等企业也不甘落后,近期已相继出手,分别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咕咚健康手环等产品。同时,国内许多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也已瞄准了可穿戴计算市场,2013年下半年将有多达几十款可穿戴产品相继面市。 激烈竞争的市场潮流背后更需要个性化服务。不论是起步较早、研发实力雄厚的国外IT设备厂商,还是国内刚刚涉足、计划投入的中小企业,在可穿戴计算这个新兴市场中,都将面临着如何给产品自身定位,以及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事实上,可穿戴计算产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在设备本身,而是基于此设备所能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因此,研发出种类繁多的可穿戴产品只是第一步,集于产品的个性化服务才是各企业最需要攻克的发展方向,才是企业立于激烈竞争市场潮流中而不败的根本。 物联网是个性化服务的发动机。从物联网的概念发展阶段到具体的应用推广和落地实施,可以说,可穿戴计算设备唤醒了物联网的潮流先锋。但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物联网的支持,没有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服务,可穿戴计算产品只能成为玩具般的设备,更无从谈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因此,可穿戴计算设备厂商在专注于产品的创新过程中,应多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整合各种内在的联通性,不断促进个性化应用服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