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遥小舟吧 关注:26贴子:314
  • 1回复贴,共1

从佛陀看未来企业领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者按:我们从近年来流行的众多的培训课程发现,不少培训机构和教导师都从佛学和禅法智慧中吸取营养和灵感,导入其培训课程,甚至称之为灵性管理训练,培训师甚至自称为“心灵导师”。不少学员在因此受益的同时,也开始对佛学乃至禅法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佛法典籍与法门,却倍感无从下手,尤其在佛学与管理二者的结合上更是难入其门。由此缘起,我们开辟了这一专栏,特别邀请了四川五明佛学院高僧兼措卡寺住持——堪布(佛学教授,近似汉传佛教中的方丈)嘉样(即“文殊”)仁波切(“活佛”的专业称谓,即转世修行成就者)围绕这一线索进行交流会谈,并由曾长期从事财经传媒行业的在家弟子白玛益西(莲花智慧)以访谈的形式整理成文,一期一个主题,连续刊登,以飨读者。
一、从佛陀看未来企业领袖——佛陀是最伟大的企业家
据世界三大财经杂志之一的美国《财富》杂志2011年报道,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而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美国每年倒闭的企业约10万家,而中国有100万家,是美国的10倍。不仅企业的生命周期短,能做强做大的企业更是廖廖无几。不少专业分析师认为,导致如此企业生存状况的客观原因很多,放在企业内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缺少一个能够引领企业永续成长的掌门人,即企业家的素质与能力导致了企业的短寿,而企业家的素质与能力中最缺乏的是高度的企业领导与管理智慧。
我们再看看佛祖释迦牟尼佛的“如来家业”的生存状况。佛陀放弃可以实现统一印度的转轮圣王的尊位,白手起家,最后甚至孤身一人,六年苦行成道后,度化了最初随行的五个弟子,至今佛教延续了2556年,成为三大世界性宗教之一,也是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宗教,也是唯一历史上没有发生宗教冲突乃至战争的宗教。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佛教信徒有3亿5688万,占世界人口的6%。据2011年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佛教寺院100万家以上。
如果我们把佛陀创立的佛教也看作企业的话,我们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佛陀靠什么能够使他的企业延续两千多年而不衰?而且不用像我们所知道的企业那样艰难发展?我们的企业家们从中会获得哪些灵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所启发?
白玛益西:嘉样堪布,企业大多都很短命,您从佛法的角度能否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因?
嘉样堪布:企业家对于企业的发展,无非给予了这样的期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强到久。从小处讲,企业对于企业家而言,就是企业家积累、控制、管理财富的载体。那么佛法中怎样解释财富呢?俗话说,大富靠命,小富靠俭。富贵命的根源,就是前世的布施,也就是施舍,特别是无住布施,也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施舍,就是我们常说的阴德(福报)。这种布施的功德最大。当然佛法中布施不仅仅是财物方面的布施,更重要的还有法布施,即智慧方面的布施,无畏布施,即帮人远离恐惧的布施。布施是大乘佛法中菩萨道六种行为即六度的第一度,可见布施的重要。因为从根源上,企业家没有发出更大的布施愿力,也没有曾经做出过更大的布施功德,要想在短暂的一生中拥有更多的财富,把企业做得很大很久,是非常困难的。而要想把企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做久,就必须发大愿,行大布施。就如2012年清明节期间圆寂的中国佛教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曾经说过的,“做官的要发大心,才能做大官;经商的要发大心,才能发大财”。这个发大心,就是要发利益众生和社会的大愿,付出利益众生和社会的行动。企业家的心量如果太小,既不可能积累更多的财富,也承载不了更多的财富。这就是不仅很多企业短命,不少企业家往往在企业看似做大了之后,也容易短命的原因,因为他压力太大了,那么多的财富,自身的福德有限,又不知道布施,承载不了,就压死了。
白玛益西:我们注意到,您谈到企业家的财富和企业的时候,基本不用创造这个词汇,可否解释一下深层原因吗?



1楼2012-07-24 14:31回复
    嘉样堪布:很多企业家会自以为是地认为,企业是他创造的,财富也是他创造的。但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个真相,财富不是创造出来的。你想想看,对于企业而言,财富无非是在企业家的领导下,通过众人的劳动和智慧,经过系列的产业链条,把自然物质原料和人工劳动服务转换为货币的过程。显然,这并不是企业家个人能力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个他能独立创造的过程,而是一个大家的劳动智慧和自然原料相结合转换的过程。用佛法来解释,就是因缘聚合的过程。财富是一个集聚积累的结果。它是众生的,来自于众生,服务于众生。你的企业参与的众生越多,服务的众生越多,财富积累的规模就越大。它是流动的,用佛法说,是无常的。如果不让财富流动,财路就断了。财富流动的越快,积累的越快,财富严格上说是无法占有的,你只能管理使用它,调控它的方向和流量。(因为将来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白玛益西:佛陀创立的佛教,延续两千多年,信徒几亿,寺院百万家,如果从维护寺院的费用和供养上说,我们难以统计究竟有多少财富。若从企业的角度观察,可谓是基业长青,长盛不衰。您觉得,企业家从佛陀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来指导他的企业发展家呢?
    嘉样堪布:从企业家的角度看佛陀,可以说,佛陀是最伟大的企业家。我相信,如果他要做企业,也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企业家。他创立佛教的最初,就是因为他看到人对于生老病死的无奈,于是试图找到一种彻底解决这种人生烦恼的方法,于是证悟了佛道。他发现,佛道的本体即佛性,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因为贪婪(嗔恨、愚痴)等原因犯了种种的错误,不断让自己看不清这个真相。于是,他发愿,要把这个道理传播给每一个众生,让每一个众生都能觉悟,都不再有这个烦恼痛苦。这就是他创立佛教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同时,他发现,成佛的目的和手段都是一样的,就是都要利益众生,才能最终自利。于是,佛教就形成的一个正向良性的循环的推广,类似于企业的发展过程,如果要自利,就必须利他,如果要达成成佛愿望,就必须成就众生,从最初的发愿,到手段方法,到实际的效果,到最终成就佛果的意义,都是为了利益众生,类似我们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就会不断吸引正向积极的力量参与到佛教事业中。你想,如果一个企业家,也有这样的胸怀,从发心,到过程,再到结果,都是真实地为了众生的利益,众生怎么会不支持他的企业,大家都支持你的企业,你的企业怎么可能做不大,做不久呢?如果未来会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千年企业的话,他的领袖人物也必定是接近佛陀一样智慧的企业家。
    http://weibo.com/jiayangkanbu


    2楼2012-07-24 14: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