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博吧 关注:119贴子:556
  • 14回复贴,共1

陈公博自白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公博自白书 

--------------------------------------------------------------------------------
 
□ 陈公博 
(1945年11月) 

我这篇回忆是从二十七年离川写起,是一篇自白,也可以说是汪先生和平运动的简单实录。本来在今日大统一时候,我对于保存国家和地方人民元气的心事已尽,对于汪先生个人的心事已了,是非功罪可以姑置不论。但既然奉命要写一 篇简述,那么,对于汪先生的心境,我是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汪先生的心境,和平运动就无法说明它的起源。对于我的主张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我的主张,这几年来的经过便无从说起。对于这几年来我的工作和心情也不能不说的,不说明,便不知道这几年来此间人们的苦斗和挣扎,类于矫饰,而不是坦白的自白。我也知道,我参加和平运动的经过,由反对而卒至参加,重庆的同志们都很了然,就是不写,大家都很明白。因此,我决定不诿过、不矫饰,很简单的写一篇回 忆。不过,我对于汪先生的心事是算了了,然而至今还抱极大的缺憾的,就是我自民国二十年底回到南京以后,总想这次外有日本的侵略,内有共产党的捣乱,国民党不至于再有破裂了罢。若要不破裂,只有从我做起,所以由民国二十一 年起,以至汪先生离重庆止,而且一直到现在,我对于党始终没有批评过,对于实际政治也没有批评过,然而还有汪先生离开重庆一件事,更有组织南京政府的一件事,这是我梦想不到,而引为绝大遗憾的,以下分段说明这几年来的经过: 

(一)汪先生的心境关于汪先生的和平理论,我不打算写了,汪先生的和平理论,这几年来有出版的言论集。我要写的是汪先生由民国二十一年以至民国二十四年,尤其是民国二十五年后的心境。明白了汪先生的心境,便可以知道汪先生主张和平的动机。 

汪先生在民国二十一年上海“一·二八”之役是主张抵抗的,在民国二十二年长城古北口之役是主张抵抗的,在二 十一年曾因张学良不愿意抵抗而通电邀张学良共同下野,因此出国。在长城古北口之役,又匆匆自海外归来,共赴国难。 

那时候汪先生总以为中国只有抵抗才有办法,可是也因长城古北口之役卒使汪先生所受刺激太深。因为前方将领回来报告,都说官兵无法战争,官兵并非不愿战,实在不能战,因为我们的军火同敌人的军火距离太远了,我们官兵看不见敌人,只是受到敌人炮火的威胁。汪先生听了这些报告,以后便慢慢有主和的倾向。 

汪先生那时不但主持行政院,而且兼了外交部长,我当时大不以为然,在南京的同志也大不以为然。外间的批评都集中于汪先生一人,以为主和的只是汪先生,所以当日许多人都曾劝过汪先生,说上海的淞沪协定为汪先生所知的,而塘沽协定是事后才知道的,汪先生也应该分辩一下。汪先生说:“绝不分辩,谁叫我当行政院长?行政院长就要负一切责任的”。汪先生这一句话,可以表明他当时的心境。同时,他还对我说:“武官是有责任的,他们绝不说不能战,文官是没有打仗责任的,他们当然可以唱高调,要战。今日除我说老实话,还有谁人?”我告诉他,外间的批评很是恶劣,我希望汪先生事事慎重,汪先生很愤懑的答复我:“我死尚不惧,何畏乎骂?”我只得默然了。 

到了民国二十三年,环境更是一天一天恶劣了,当时的国事,我知道是蒋先生和汪先生共同负责的,然而外间的观察显然已划分为两个分野。我也知道汪先生不惜牺牲,愿意替国家负责,愿意替蒋先生负责,可是据我观察,国事至是,危险非常:第一,中国要战,应该举国一致;中国要和,也应该举国一致。如果把蒋先生和汪先生认为两种主张,那么国内不难明显的分为和战两派。在大难当前,而有党内两个不同的见解,可以促成党的分裂。第二,国内捣乱的分子很多,惟恐国民党团结,惟恐蒋、汪真正合作。有此分野,更易予挑拨者以机会。国的分裂、党的分裂,是我决不愿再见的。那时国内的报纸对于汪先生攻击已渐渐明朗化了,例如南京有一家报纸记载日本公使有吉回国,汪先生送他到车站,还哭了一常报上便讥讽汪先生,登了两首诗。那两首诗的全文,我已忘记,只记得有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那时真苦闷极了,我不是不爱国,同时我也爱汪先生,极不愿汪先生就这样牺牲了。因此,我又劝汪先生辞职,等到和战大计决定之后再负责任,也不为晚。 



1楼2005-05-28 17:33回复

    我正在劝汪先生辞职的时候,倏然听到一个消息,说汪先生的儿女也反对汪先生兼外交部长。有一晚,汪先生夜膳,喝酒微醉,家人又反对他兼外交部,汪先生大哭,说:“现在聪明人谁肯当外交部部长?”我听了之后,非常难过,同时想起上海“一·二八”之役,陈友仁辞职以后,汪先生对我说,“蒋先生意思要我做外交部,我力辞不干。当时我不干有两个理由:第一、因为英美报纸久已宣传我是一个极端左翼分子。 

    那时外交正在紧迫,不能不靠英美帮忙,如果我干外交部,恐怕和英美隔膜,于中国无利。第二、我的性格最不喜欢应酬,而外交官第一个要件就在应酬,这样我干外交部,于公于私都没有好处。”不过,我听见汪先生这一句“聪明人不肯干外交部”的话,立时想起替汪先生分谤,顾不到英美的隔膜和我自己的性格了。第二天我遂见汪先生,提出我愿意干外交部的意思,汪先生说:“我现在干外交部,就是人家不听我的话,还得考虑一下。如果你来干外交部,恐怕人家连考虑也不会考虑”。我说:“这样,请汪先生向蒋先生说,我自告奋勇去干驻日公使怎样?”汪先生说:“你要替我分谤的心事,我是明白的。可是外交部和驻日公使是一样的情形”。我听了之后,更无话可说。 

    民国二十三年下半年,我的确苦闷达于极点,除了一般人攻击汪先生主和之外,还有些人见了汪先生便主和,离开汪先生便主战,还有些人力劝汪先生不要主和之外,并且来见我,要我苦劝汪先生不要主和。其实当时情势混沌达于极点,战固说得太早,但和也无从说起。我劝汪先生以暂退为宜,最后我见汪先生坚持负责,我只好单独向汪先生提出辞职,可是我每一次辞职,汪先生总不答复,这样一直延至民国二十四年夏天。 

    民国二十四年夏天,大概是六、七月罢,汪先生肝病复发,到上海进医院了,后来依医生的劝告,又到青岛养玻在八月间初旬,我在南京接到汪先生一个电报说:“黄季宽刚由重庆见过蒋先生回到上海,携有对日方案,定于八月五日由沪来青岛”,嘱我同黄季宽一同到青岛一谈。我于八月五日在南京飞机场等候黄季宽,当天飞至青岛。下午同黄季宽一同见汪先生,汪先生那时病得很消瘦,看了那个方案以后,没有说什么话,回头只对我说:“公博,你是不是还想不干?”我说:“是的。”汪先生说:“这样也好。”我听说汪先生允许我不干,如释重负,和黄季宽一齐退出来,当夜便和青岛市长沈鸿烈痛饮一顿。第二天早上,我和朋友喝酒,没有去见汪先生,到第三天中午还是喝酒,汪先生派人来找我了。 

    我酒还没有大醒,便去到海边一个别墅见汪先生,这是我自有生以来和汪先生面红耳赤说话的第一次。过去我虽然常和汪先生讨论,有时免不了辩论,然而那一次简直可以算吵起来,事后回想,真不胜悲凉之至。汪先生一见我,便很严肃的问我了:“公博,你说不干,是真的不干吗?”我说:“我不愿干,自去年已决其心,那还是假的?”汪先生说:“我病还没有好,或许今天我的说话是病态的说话,我不独我要干下去,我劝你也要干下去。”我那时真是醉还未醒,我说:“汪先生能否容许我说几句话?”汪先生说:“当然可以。”我说:“汪先生你说你是病态的说话,我今日则是醉态的说话。 

    现在许多人都骂汪先生是‘秦桧’,我今天就承认‘秦桧’是好人罢,但‘秦桧’是牺牲了,然而终无补于南宋之亡。一 般人都说汪先生卖国,但是卖国还是有代价,象今日的情势,日蹙国百里,谈不上卖国,简直是送国罢了,我想送国不必你汪精卫送罢!”汪先生奋然说:“公博,你的话是为汪精卫说的,不是为中华民国说的。人家送国是有限度的。公博,我已经五十多岁了,你也快要到五十岁了,中国要复兴起码要二十年,不要说我汪精卫看不见,连你陈公博也看不见,目前能够替国家保存一分元气以为将来复兴地步,多一分是一 分,这是我和你的责任。因此不独我要干,我劝你也要干!” 

    


    2楼2005-05-28 17:33
    回复

      到了下午两点钟,军校全体员生都武装到西康路了。当时,我还以为他们奉命来要我表示态度,或是来逮捕我的,我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不肯改编而来请示的。我集合学生的代表,问他们有何要求,并且告诉他们在中国大统一的时候应该服从蒋委员长。他们说,他们绝对服从蒋委员长,但不愿受不知那里来的人收编。我只好向他们安慰,答应去电蒋先生,请示办法。同时佛海派人送来一信,说已由日军部小笠原出面调停,周镐已停止行动,此事已告一段落。然而这次行动之后,南京真是一日数惊,新街口新四军散发传单了,四郊的新四军也蠢动了,南京秩序我只好勉强维持。十七日下午五 时后才会见佛海,我和他两个人打了一个电报报告蒋先生,请即派大员来京维持,以免纷乱。佛海又终于十九日上午又匆匆的回上海去了。 

      任援道在十四日以前曾两次派人来京,说已就蒋先生委任的先遣军总司令,维持京沪路及南京治安,我极盼他早日来京,商量一个办法。不知任先生从哪里听来谣言,说我在南京集中兵力反抗,所以他原定十六日和佛海同来的,时至也不来,并且在苏州车站对佛海说:“公博要干,那是我不能去的”。我想想真是奇怪,我于去年十一月已发布声明:党不可分、国必统一,为什么援道还有这种怀疑?而且日本以一 百多万的军队力量都投降了,我难道拥这些残破部队来反抗中央吗?我深深自叹,数年来的心情而被人误会至此,真是无话可说。我在十六日见援道不至,和佛海连名去电促其来京,恰巧援道也派他的军长徐朴诚来探听消息,我把我的心情告诉徐朴诚,并嘱其转致援道:立刻来京一行,共商维持治安办法。 

      援道于十八日下午到京的,可是局面又僵住了:第一,冈村说没有蒋先生的正式通知,不承认有先遣军可以执行职务。 

      第二,警卫师刘启雄不愿受援道的收编。第三,海军不愿编入先遣军,要等候蒋先生的命令。我那时的地位已处于万难之境,南京治安是要维持的,治安委员会的地位是不够指挥的,军校学生住在西康路不肯撤退,正等蒋先生的后命。江北迭次告急,无兵可调,眼见南京感受极大的威胁,行动总队还要行动的消息,每日还有这种情报。我听能指挥的,仅有军校一千余学生、宪兵和警察。倘然南京一旦有警,我是无法可对国家的,只有尽我个人之力维持罢。我又草了一个电报报告蒋先生,说明以上情形,那电报是借市党部许志远密码打的。那个电稿我已不在手中,大概说明援道不便指挥刘启雄,盼示机宜,海军最好仍暂以凌霄主持,等候交代,军校请蒋先生自兼校长,候蒋先生到时再行解决。 

      最后想到我本身问题,国家能够统一,能够胜利,这是我数年来梦寐求之之事。蒋先生如果以我过去数年之事为有罪,我应该束身归罪;如果置数年之事于不问,而认我终是统一障碍,也请蒋先生定罪。因此,我决定留京待罪,听候蒋先生命令。但任援道先生到京以后,告诉我许多消息,说蒋先生是对我谅解的,因此我不宜留京。若滞留南京,反使蒋先生处置困难。任先生直接劝我两次,间接托人劝我两次,当时我无法能得蒋先生的真意,而能通电的据说只有任先生。 

      任先生还说蒋先生要我离京是不会来电,而且不好来电的。但我还是等候蒋先生命令,而且我一离京,治安是否发生问题,殊不敢必。我非俟有人来京,我不好轻易离开。 

      至到二十四日,今井少将已由芷江见了何敬之先生回京,报告赴芷江经过,并说:冷欣副参谋长将于二十六日抵京,中央部队将于二十七日由飞机输送抵京,何总司令可于三十日抵京,这样负责有人,我可以暂时离京了。在国家大统一的千载一时之机,我怎么可以使蒋先生为难?而且二十四日之时,任援道还带张海帆来见,海帆劝我急于放手,我想还有什么手可放?因此在二十四日下午五时与日本使馆接洽,借中华航空公司的飞机于二十五日离京。当时预定或飞青岛,等候海船赴日,或飞日本,都没有决定,因航路已发生种种障碍了。临行之前,我曾呈蒋先生一函说明我的心情,并谓钧座一有命令,公博当出而自首。那封信很长,并没有留稿,但回京之后曾问萧毅肃参谋长,他说已经见过,那么蒋先生一 定也见到了。我那封信是留交浅海和冈田两顾问转致何敬之先生和王东丞先生的。我把那封信交浅海和冈田,是我不知我离京之后,南京再有何人留京,日军是等候缴械,不致走的,所以我托了他们。此外留一函给任援道和胡毓坤他们维持治安,因为他们都是“治安委员会”的副委员长。我再留一函给冷副参谋长,有云:望兄之来有如望岁。请他召集原有军警机关,维持治安。我预料我二十五日离京,冷副参谋长二十六日抵京,南京治安便没问题,我也可以放心卸责了。 
      


      12楼2005-05-28 17:33
      回复
        此文即《八年来的回忆


        18楼2005-05-28 20:38
        回复
          • 220.137.194.*
          陈公博在抗战时期应该要有多一点的作为才是,
          火坑都已经跳了,所谓打落牙齿和血吞,
          即使在不得已的情形下,
          亦不应令生命留白


          19楼2005-05-30 20:31
          回复
            • 202.103.39.*
            陈公博无奈一死酬知己,也看到了汪精卫的人格魅力


            20楼2005-06-14 21:33
            回复
              • 219.148.75.*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21楼2005-06-28 15:34
              回复
                • 219.133.12.*
                时过境迁不复是
                奈何公博是良人
                那时江水巫自流
                哪知汹涌澎湃


                22楼2005-09-04 14:19
                回复
                  • 211.98.106.*
                  重小义而矢大节........
                   他也算的上是人才,却落得如此下场....
                   可悲呀!!!!!!
                   襄阳 王亚光
                   qq 117984150


                  23楼2005-10-12 21:55
                  回复
                    陈公乃国之栋梁,为苍生而自跳乌江,可歌可泣


                    24楼2005-10-21 16:08
                    收起回复
                      • 220.186.144.*
                      当下是汉奸走狗的天下.


                      25楼2005-11-01 16:39
                      回复
                        • 210.22.146.*
                        楼主贴的这篇文章中,缺失了原文的个别字句,不尽完整


                        27楼2006-06-02 11:15
                        回复
                          好文


                          28楼2006-06-06 21:25
                          回复
                            • 116.25.60.*
                            对于他的文才是肯定的,对于他的行为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30楼2009-06-01 00: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