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吧 关注:115贴子:232
  • 7回复贴,共1

《曾胡治兵语录》一书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1楼2012-07-28 12:56回复
    蔡锷成书简介
      据说蔡锷将军非常崇拜曾国藩和胡林翼,深刻研究了他们的军事思想,并汇编了《曾胡治兵语录》一书,蔡锷也成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可惜英年早逝。
      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共12章,1.4万余字。清宣统三年(1911),蔡锷就任云南新军协统之时,受镇统钟麟同委托,编“精神 讲话”,遂摘取曾国藩、胡林翼的论兵言论,分类编辑成《曾胡治兵语录》,每章后加评语,以阐发其军事思想。目的在于厉兵秣马,驱逐列强。1917年此书由 上海振武书局刊行。1924年蒋介石将此书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并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出版。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 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重印出版。《曾胡治兵语录》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勇毅、严明、公正、仁爱、勤劳、和辑等前十章为 治军问题。主张选将要慎重,为将要智勇兼备,练兵要严格。兵机、战守两章为战略战术问题,讲究持重谨慎。主张“简练慎出”,无充分准备不轻言战。以后发制 人为主,又注 意抢占先要以求先制,重视以主待客持久待变,提出“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战法重奇正。防守强调掌握重点,进攻重机宜,行止重谨慎。
      曾胡军事思想主要是从镇压天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论兵反映了封建阶级立场。
     


    IP属地:山东2楼2012-07-28 12:58
    回复
      七、蒋介石作序
        《曾胡治兵语录》序
        蒋介石 中国民国十三年十月


      IP属地:山东5楼2012-07-28 12:59
      回复
        曾胡左氏之言,皆经世阅历之言,且皆余所欲言而未能言者也,其意切,其言简,不惟治兵者之至宝,实为治国者之良规。愿本校同志,人各一篇,则将来治军治 国,均有所本矣。他日者,太平天国战史告成,吾党同志更能继承**之业,以况吾党之全功、乃无愧为吾党后起之秀矣。吾同志其勉旗!
          蒋中正序于广东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IP属地:山东6楼2012-07-28 12:59
        回复

            《曾胡治兵语录》,是蔡锷辑录曾国藩、胡林翼有关治军、用兵方面的言论而编成的一部语录体兵书。
            曾国藩、胡林翼是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起家的。曾胡善于从历史和现实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注意吸收和继承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尤 其是曾胡是以理学家的身份谈兵的,提出了大量富有借鉴意义的命题,如治军方面的“为将之道,以良心血性为前提”;“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 礼”,“如父兄之带子弟一般”;“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治军之道,以勤字为先”;用兵方面的“兵可挫而气不可挫,气可偶挫而志不可挫”;“用兵之道, 最忌势穷力竭四字”;“战阵之事,恃强者是败机,敬戒者是胜机”;“用兵之道,全军为上策,得土地次之;破敌为上策,得城池次之”;“主气常静,客气常 动。客气先盛而后衰,主气先微而后壮。故善用兵者,每喜为主,不喜作客”;“军事之要,必有所忌,乃能有所济;必有所舍,乃能有所全”等。
            


          IP属地:山东7楼2012-07-28 13:00
          回复
            1911年春,蔡锷由广西赴云南训练新军,亲身体会到所谓的“新军”,依然是风气败坏,纪纲废驰。“基础已坏,欲挽回补救,决非一二人之力所 能奏功”。他感到只有号召“多数同心同德之君子,相与提挈维系,激荡挑拨”,“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宿”,才能“渡同胞于苦海,置国家于坦 途”。正好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委托他编写一份“精神讲话”的教材,蔡锷认为湘军统帅曾国藩、胡林翼的治兵言论“多洞中窍要,深切时弊”,于是便从 他们的奏章、函牍和日记中,摘取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容,分类凑辑,取名《曾胡治兵语录》,以此作为云南新军的“精神讲话”。全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将 材》,第二章《用人》,第三章《尚志》,第四章《诚实》,第五章《勇毅》,第六章《严明》,第七章《公明》,第八《仁爱》,第九章《勤劳》,第十章《和 辑》,第十一章《兵机》,第十二章《战守)。其中前十章论治军,后两章谈作战。
              《曾胡治兵语录》各章都附有蔡锷的按语,或者是对曾胡言论的评述,或者是借题发挥,阐明蔡锷自己的思想。蔡锷对于曾胡“带兵如父兄之带子弟”的思想十分欣赏,认为带兵者“若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可付之一炬”。
              


            IP属地:山东8楼2012-07-28 13:00
            回复
              蒋在黄埔军校时,《曾胡治兵语录》是指定的教课书,蒋在军事上受曾的影响毋庸置疑,但蒋毕竟曾留学日本,西方的军事思想对他影响也挺大。 毛一生只出过两次国,都是建国后出访苏联。他汲取知识的来源必然只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翻译到中国的一些中介著作,而且他又不懂外文,看不了外文原 著。和曾同为湖南人的毛受曾的影响之大,现在市面上介绍曾的书,随便翻几页,都有这方面的介绍。举个例子,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毛用它带出了一只常胜 的军队,但对照一下曾所作的《带兵歌》,两者之像令人哑然失笑。
                


              IP属地:山东9楼2012-07-28 13:01
              回复
                《曾胡治兵语录》成书于1911年夏。1917年蔡锷去世一年后,上海振武书局首次公开印行,梁启超为之作序。1919年李根源于广州重印。 1924年蒋介石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名义印发黄埔军校作为教材。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下 发部队。解放后因政治原因该书一度绝版


                IP属地:山东10楼2012-07-28 1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