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这种荣幸——拥抱自己的那一份永恒。恰恰相反,有了雄心却卧病在床,感慨心中的壮志难酬。有了健康与快乐,就失掉了彼岸的方向。我们往往认为,前者可敬而后者愚昧。正因为如此,有了这种“投错胎”的现实,才有了一个并不完美的人的世界。 疾病亦是如此。由那只灾难的盒子中放纵了无尽的苦楚,而这无尽的苦楚又被另一个控制着,它——就是希望。希望的力量不能小觑,一个它,就能只身浪迹天涯;一个它,就能卧薪尝胆,俟时待发;一个它,就能奋勇无畏的前进,不怕汹涌迎上的浪花。精神上的胜利远比一切荣誉都难能可贵,赢得了自我便赢得了尊重。 但现实又有太多的无奈,人们对它的愤慨也只是“不尽如人意”来掩盖。当疾病来到床边守候时,纵然他有再温柔的目光,也会让人战战兢兢,怕得要命。蝼蚁尚且偷生,所以请不要责怪吧。 人性的软弱也许与生俱来,对生的渴望远远比对死的恐惧要强烈的太多。于是他们,这些病人的守护神——医生,便应运而生。尤为值得欣慰的是,古代的医术相当高明,可以让人暂时抵制拖延残酷的来临。事物往往就是这样,寄予的希望越多,失望也越多。该来的往往不会及时出现,不该来的却总是提前。于是不得不耐心的躺下来,不得不请医熬药,不得不忍受将要离开时的那份痛苦。直闹得自己六神无主,麻木僵卧在一旁,才算满足;尽管这种满足已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苦中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