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声声慢,美人如花风动弦
太后咯咯笑了起来:“就属紫苏你嘴贫,紫蓉她们就是好的,仔细本宫罚你到院子里跟那株腊梅说话,不把她说开了花不让你进来了。”
紫苏一边屈膝行礼,眼睛里却都是笑意,没有一点害怕:“娘娘,饶了奴婢这一回吧,奴婢要能让腊梅在秋日里开花,不成了花神了。”
唤作紫蓉的侍女也一旁打趣道:“娘娘听听,这猴儿越发的皮了,娘娘身边的簪花侍女都不够她显摆的了,还想当花神了。”
娘娘用帕子掩着嘴,与众人笑闹了一阵,方才继续梳妆。邓绥心里也不像刚觐见时那样紧张了,心里松快了不少。
娘娘吩咐道:“邓家丫头,你来为本宫选个头饰。”
邓绥屈了屈膝,道了声是,便上前仔细甄选。她取了一支玉镂雕丹凤纹簪,簪头为白玉,形状如水滴,两面饰纹相同,都是丹凤朝阳的花纹,用镂雕加阴线琢纹法精雕细琢而成。连接簪体的一端银渡金饰,与银质簪体浑然一体,流线自然。
邓绥上前呈给太后:“臣女看这支玉镂雕丹凤纹簪是极好的,将凤与牡丹雕成一体,华贵中带着雅致,玉质晶莹剔透,更衬娘娘雪玉肤质。”
太后展眉看了一眼,目中含笑:“嗯,甚合本宫心意。”
邓绥但笑不语,亲自将簪子为太后别在头上。太后对着镜子细细看了看,脸上露出几缕笑意,想必是满意的了。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从镜中看去,太后三十几岁依旧是肌肤胜雪,年轻时想必是极美的了,太后的眉眼与皇上并不相同,刘肇那样出彩的眉目,竟是遗传自先王了。
又服侍太后用了些莲子羹和桂花糕,太后吩咐道:“邓家丫头也坐下用些吧,用完膳让侍女陪你去御花园走走,虽然秋风萧瑟,花开得却是极好的。”邓绥依言用了碗莲子羹,由知画和知雨陪着去御花园赏花。
清晨,风还有些凉,太后便赏了我一件白色貂裘。仲秋时节御花园别有一番景致,桂花花香四溢,茉莉素洁清芬,米兰玲珑可爱,十分赏心悦目。
邓绥游园赏花,兴致极好,便让小公公回去抱了房中的古筝,寻了一个赏景的亭子,唤作“风竹亭”的坐下。
亭子西面是一片紫竹林,风过竹林,似乎都能听到沙沙的声音。亭子北面是一片碧绿色的湖水,湖面水波随风荡漾,尚有未曾开败的出水莲花,莲蓬荷叶间似有几只寒鸦。
邓绥自幼学习剑舞,需要精通乐理,熟悉多种乐器。祖母便请了不少名师指点,除了最擅长古琴之外,对古筝也算娴熟。
古筝与古琴不同,古琴滑音的灵活多变,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声音低沉柔美空灵,且余音缭绕,韵味浓于古筝。而筝宏亮大气明净,声音清脆浑厚,比古琴声域要广,更适合演奏。
邓绥面朝水面坐下,看着湖中出水莲花,水中寒鸦,乐声渐起,且弹且吟:
“日照西樵,冷气轻浮。
风吹竹影动,天净鸿雁鸣。
莲动浮秋水,寒鸦花影重。
云卷云舒处,不与四时同。
眸剪秋水,指剥春葱。
移愁随波去,捻恨入弦中。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莲蓬。
歇时情不断,弦断响晨钟。”
弹完一曲,知画不觉在一旁拍手称赞道:“小姐这一曲,风吹竹动,莲出清水,天高云淡,寒鸦秋雁,真是美妙。可有名字?”
我沉思片刻,轻声说道:“就叫它‘剪秋水’吧”。
话音刚落,却听得竹林处一阵埙声响起,埙声是极为低沉、伤感的,特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空有万丈豪情却无法施展,纵有良辰美景也觉得索然无味。埙声吹奏的是一曲“风竹”。
风来竹面,吹动亘古的思念;
雁过长空,带走今人的惆怅;
天地悠悠,空有满怀的豪情;
剪断秋水,止不住柔情万种。
邓绥被这种深沉的气质所吸引,不免和吹埙的人一起忧伤起来,不知不觉竟然弹起古筝与他应和起来……
太后咯咯笑了起来:“就属紫苏你嘴贫,紫蓉她们就是好的,仔细本宫罚你到院子里跟那株腊梅说话,不把她说开了花不让你进来了。”
紫苏一边屈膝行礼,眼睛里却都是笑意,没有一点害怕:“娘娘,饶了奴婢这一回吧,奴婢要能让腊梅在秋日里开花,不成了花神了。”
唤作紫蓉的侍女也一旁打趣道:“娘娘听听,这猴儿越发的皮了,娘娘身边的簪花侍女都不够她显摆的了,还想当花神了。”
娘娘用帕子掩着嘴,与众人笑闹了一阵,方才继续梳妆。邓绥心里也不像刚觐见时那样紧张了,心里松快了不少。
娘娘吩咐道:“邓家丫头,你来为本宫选个头饰。”
邓绥屈了屈膝,道了声是,便上前仔细甄选。她取了一支玉镂雕丹凤纹簪,簪头为白玉,形状如水滴,两面饰纹相同,都是丹凤朝阳的花纹,用镂雕加阴线琢纹法精雕细琢而成。连接簪体的一端银渡金饰,与银质簪体浑然一体,流线自然。
邓绥上前呈给太后:“臣女看这支玉镂雕丹凤纹簪是极好的,将凤与牡丹雕成一体,华贵中带着雅致,玉质晶莹剔透,更衬娘娘雪玉肤质。”
太后展眉看了一眼,目中含笑:“嗯,甚合本宫心意。”
邓绥但笑不语,亲自将簪子为太后别在头上。太后对着镜子细细看了看,脸上露出几缕笑意,想必是满意的了。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从镜中看去,太后三十几岁依旧是肌肤胜雪,年轻时想必是极美的了,太后的眉眼与皇上并不相同,刘肇那样出彩的眉目,竟是遗传自先王了。
又服侍太后用了些莲子羹和桂花糕,太后吩咐道:“邓家丫头也坐下用些吧,用完膳让侍女陪你去御花园走走,虽然秋风萧瑟,花开得却是极好的。”邓绥依言用了碗莲子羹,由知画和知雨陪着去御花园赏花。
清晨,风还有些凉,太后便赏了我一件白色貂裘。仲秋时节御花园别有一番景致,桂花花香四溢,茉莉素洁清芬,米兰玲珑可爱,十分赏心悦目。
邓绥游园赏花,兴致极好,便让小公公回去抱了房中的古筝,寻了一个赏景的亭子,唤作“风竹亭”的坐下。
亭子西面是一片紫竹林,风过竹林,似乎都能听到沙沙的声音。亭子北面是一片碧绿色的湖水,湖面水波随风荡漾,尚有未曾开败的出水莲花,莲蓬荷叶间似有几只寒鸦。
邓绥自幼学习剑舞,需要精通乐理,熟悉多种乐器。祖母便请了不少名师指点,除了最擅长古琴之外,对古筝也算娴熟。
古筝与古琴不同,古琴滑音的灵活多变,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声音低沉柔美空灵,且余音缭绕,韵味浓于古筝。而筝宏亮大气明净,声音清脆浑厚,比古琴声域要广,更适合演奏。
邓绥面朝水面坐下,看着湖中出水莲花,水中寒鸦,乐声渐起,且弹且吟:
“日照西樵,冷气轻浮。
风吹竹影动,天净鸿雁鸣。
莲动浮秋水,寒鸦花影重。
云卷云舒处,不与四时同。
眸剪秋水,指剥春葱。
移愁随波去,捻恨入弦中。
慢弹回断雁,急奏转莲蓬。
歇时情不断,弦断响晨钟。”
弹完一曲,知画不觉在一旁拍手称赞道:“小姐这一曲,风吹竹动,莲出清水,天高云淡,寒鸦秋雁,真是美妙。可有名字?”
我沉思片刻,轻声说道:“就叫它‘剪秋水’吧”。
话音刚落,却听得竹林处一阵埙声响起,埙声是极为低沉、伤感的,特有一种忧郁的气质,空有万丈豪情却无法施展,纵有良辰美景也觉得索然无味。埙声吹奏的是一曲“风竹”。
风来竹面,吹动亘古的思念;
雁过长空,带走今人的惆怅;
天地悠悠,空有满怀的豪情;
剪断秋水,止不住柔情万种。
邓绥被这种深沉的气质所吸引,不免和吹埙的人一起忧伤起来,不知不觉竟然弹起古筝与他应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