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吧 关注:971,179贴子:6,324,148
  • 0回复贴,共1

你们有没有看到乒乓球赛场上新加坡队的冯天薇她是中国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很偶然的看了莫斯科世乒赛女子单打决赛。感慨良多。
那个瘦弱的冯天薇,前两局被丁宁打得满地找牙,第三局又以3:7落后,但依然不急不躁,一分一分地咬,一球一球地拼。最终实现大逆转,击败了世界二号种子丁宁。随后登场的冯天薇,又把世界排名第一的刘诗雯斩于马下。一个人为新加坡队独取两分,成为新加坡夺冠的头号功臣。
沉静如水的冯天薇,就算获胜,也波澜不惊,只是握一握拳头,充满了中国式女人的内敛。果不其然,冯天薇就是中国人。
不妨看看新加坡队的花名册,原来都是中国制造:头号主力冯天薇,哈尔滨人。2002年拿过全国青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二号主力王越古,1995年进入中国国家队一队,1997年击败王楠、李菊,获得亚军。主教练周树森,原北京女乒的功勋教练,培养出国字号女将超过20个,包括女乒天王——张怡宁。而丁宁,则是周树森最后一个送进中国队的弟子,周教练对她可是知根知底,因此,击败丁宁等人,不过是周教练照单抓药而已。
但就是这个内敛的冯天薇,赛后接受新加坡媒体采访,却引起了巨大争议,她说:“来新加坡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岁月。我刚开始只想着代表新加坡参加国际赛,之后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并协助女队重温奖牌梦。如今这一切让我以身为新加坡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的技术水平在这几年里获得显著的提高,而且也已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很高兴能融入这里的环境。”
冯天薇的这段话,隔山打虎,一语双关。
5岁练球,14岁丧父,16岁患上心肌炎病,这就是冯天薇的悲苦人生。2005年,被伟大的国家队扫地出门的冯天薇,不得不到新加坡打球谋生。
2008年,脱胎换骨,绝处逢生的冯天薇代表新加坡队,夺得奥运团体银牌,一鸣惊人。2010年,冯天薇如愿以偿地登上世界冠军的宝座,创造了中国乒乓球海外军团的最好战绩。
冯天薇的这段感言,发自肺腑,无懈可击。尽管我们听起来感觉有些异样。
“来新加坡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岁月。”
新加坡这几年,是不是冯天薇人生中最精彩的岁月?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她率领新加坡队获得了奥运团体的银牌和世乒赛的金牌。
“我刚开始只想着代表新加坡参加国际赛,之后有机会参加奥运会,并协助女队重温奖牌梦。”
作为一个为乒乓球付出泪水、汗水、血水,父亲过世只能看一眼的冯天薇,渴望参加国际赛,参加奥运会来证明自己,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这个想法不算过分吧?但显而易见,即便是国家队一队的队员,也无法确保自己通过漫长的海选,最终获得世界大赛的参赛资格。更不用说,还在中国二队苦苦挣扎的冯天薇了。有心杀敌,无格出征。代表祖国参加比赛,为国争光,对冯天薇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我的技术水平在这几年里获得显著的提高。”
这句话也是事实,在国家队,冯天薇甚至与女子一队擦肩而过。但离开国家队之后,从2007年5月代表新加坡征战开始。冯天薇的世界排名从73、41、26、20、12,像直升机一样蹿升,直到奥运会前的世界第9,如今则是世界第2。如果不是技战术水平得到提高,怎么能做到?就算是比赛机会多了,比赛经验、大战心态提高了,那也是技战术素养的一个方面。
“如今这一切让我以身为新加坡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引起轩然大波的,就是这句话。很多人指责冯天薇卖国。但要知道,冯天薇,和国际巨星巩俐一样,已经加入新加坡国籍,是正儿八经的新加坡公民,她要爱国,也是爱新加坡国,与我们何干?
难道我们是要冯天薇爱那个在她生病之时,把她扫地出门的“祖国母亲”吗?换位思考,假如冯天薇是你呢?你会在这个时候,感谢你狠毒的娘吗?
《茶馆》里的王利发说得好啊,“我爱大清国,可大清国不爱我啊。”
其实,冯天薇的这段话,绵里藏针,既是感恩,也是含蓄的控诉。潜台词就是在做中国队员的时候,冯天薇只感到失望,绝望,耻辱和自卑。



1楼2012-08-02 10:1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