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有约:论语一百
文/王财贵
十年来,我在台中教育大学,不管开何种课程,上第一堂课,即与学生相约:“有谁在这一学期之内,把任何一本经书读完一百遍,他的学期成绩便从九十分打起。”因为我知道,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么科目,给他九十分,甚至给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
2001年7月20号晚上,我在马来西亚的巴都巴辖做读经推广演讲,讲完后有一个校长表示,希望我明天早上到他们学校做一个交流,我答应了。隔天几个朋友带我去,校长引导我们一直走,走向礼堂,我本以为是要和他们学校的老师座谈。结果不是,礼堂的门一打开,里面坐的是五六百个高中的学生。我问做什么?校长说:请你跟他们演讲。我说:我推广读经是所谓“儿童读经”,我是对父母跟老师讲教育的理论,由家长和老师教小孩的。我很少对高中生演讲,高中生也不适合听我的演讲。校长说:我们都准备好了,怎么办?我不得已,就勉强上台了。我很老实,一开口就说:各位同学,依照我的教育理论,你们都没希望了!校长跟老师们,一时非常的尴尬,学生也愣在那边。心里可能在问:我们都没有希望?你还对我们讲什么呢?于是,我接着说:不过,现在谁心里不服气,谁就还有希望!希望在那里呢?很简单,你要用简便的方法赶快提升自己生命的层次!什么是简便的方法,又怎么提升人生的境界?你要读经典!经典有很多,一时读不完,但是有经典中的经典,从经典中的经典开始!中国经典中的经典就是《论语》。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论语》,简直不算个中国的读书人!他们听着听着好像有兴趣了,我就告诉他们读书的方法:拿一本论语来,不管你懂不懂,从头到尾,把整本论语原文读完。论语只不过15700多字。按说话的速度,一分钟可读200个字,这样,60分钟,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遍,就在书的后面划一个“一”的记号。但是一遍不够,需要再读,有空就读,每次读到哪里算那里,下次再接着继续下去。读完第二遍再划一个记号,读完五遍就划下了一个“正”字,如果谁能够在六个月之内划下二十个“正”字,也就是读完论语100遍,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什么不一样?第一,语文能力就不一样。第二,智慧的熏陶就不一样。到底怎么不一样法?这如人饮水,是冷是暖,没有人能告诉你,但可以想见的是:必定不一样。而且同样的文章读一百遍,所谓耳熟能详,大概就可以背诵,而能背诵,就有辞熟义透的效应。能熟透一部论语,终身受用不尽了。
为鼓励他们,我设了一个奖励办法:凡在六个月内,也就是当年年底前,能读完论语一百遍的人,我就送他一幅我的书法,并且声明:我的书法是“无价之宝”——因为没有人要买。要和我约定的人举手!那五六百的高中生,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举手,等了好几秒钟,终于在后面有学生——全场唯一的学生举手说:我读。我叫全场给他鼓掌,我很高兴,只要全世界有一个人读,孔子就不会死了!
奇怪的是,演讲结束后,我们要上车时,后面跑来了一二十个学生,围住车子,问那里可以得到论语,他们也要读。我问:刚才为什么不举手,学生们说:不好意思!“做好事也不好意思?”我想这也可以算是中国人的美德吧?
本来,对于读经教育,我是鼓励儿童把整部经典全文背诵的,但十三岁以上的大人,很难叫他背,就这样读吧,把《论语》读一百遍,必定有重大的收获。后来,锺积成先生在马来西亚推广儿童读经的同时,到处宣扬成人的「论语一百读经法」,每场演讲都少不得问:在座谁要和王教授约定,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遍,请举手!听到的人,都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名之曰:“与王教授有约,论语一百”。到现在,真的把论语读完一百遍的人已不少。读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得:“愈读愈高兴,人生恍然有了方向……。”
文/王财贵
十年来,我在台中教育大学,不管开何种课程,上第一堂课,即与学生相约:“有谁在这一学期之内,把任何一本经书读完一百遍,他的学期成绩便从九十分打起。”因为我知道,只要一个人把任何一本经典读一百遍,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定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而这些不正是“大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吗?并且这一百遍经典必将影响其一生,所以不管上的是什么科目,给他九十分,甚至给他一百分,都是值得的。

2001年7月20号晚上,我在马来西亚的巴都巴辖做读经推广演讲,讲完后有一个校长表示,希望我明天早上到他们学校做一个交流,我答应了。隔天几个朋友带我去,校长引导我们一直走,走向礼堂,我本以为是要和他们学校的老师座谈。结果不是,礼堂的门一打开,里面坐的是五六百个高中的学生。我问做什么?校长说:请你跟他们演讲。我说:我推广读经是所谓“儿童读经”,我是对父母跟老师讲教育的理论,由家长和老师教小孩的。我很少对高中生演讲,高中生也不适合听我的演讲。校长说:我们都准备好了,怎么办?我不得已,就勉强上台了。我很老实,一开口就说:各位同学,依照我的教育理论,你们都没希望了!校长跟老师们,一时非常的尴尬,学生也愣在那边。心里可能在问:我们都没有希望?你还对我们讲什么呢?于是,我接着说:不过,现在谁心里不服气,谁就还有希望!希望在那里呢?很简单,你要用简便的方法赶快提升自己生命的层次!什么是简便的方法,又怎么提升人生的境界?你要读经典!经典有很多,一时读不完,但是有经典中的经典,从经典中的经典开始!中国经典中的经典就是《论语》。一个中国人,如果没有读过《论语》,简直不算个中国的读书人!他们听着听着好像有兴趣了,我就告诉他们读书的方法:拿一本论语来,不管你懂不懂,从头到尾,把整本论语原文读完。论语只不过15700多字。按说话的速度,一分钟可读200个字,这样,60分钟,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遍,就在书的后面划一个“一”的记号。但是一遍不够,需要再读,有空就读,每次读到哪里算那里,下次再接着继续下去。读完第二遍再划一个记号,读完五遍就划下了一个“正”字,如果谁能够在六个月之内划下二十个“正”字,也就是读完论语100遍,他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什么不一样?第一,语文能力就不一样。第二,智慧的熏陶就不一样。到底怎么不一样法?这如人饮水,是冷是暖,没有人能告诉你,但可以想见的是:必定不一样。而且同样的文章读一百遍,所谓耳熟能详,大概就可以背诵,而能背诵,就有辞熟义透的效应。能熟透一部论语,终身受用不尽了。
为鼓励他们,我设了一个奖励办法:凡在六个月内,也就是当年年底前,能读完论语一百遍的人,我就送他一幅我的书法,并且声明:我的书法是“无价之宝”——因为没有人要买。要和我约定的人举手!那五六百的高中生,你看我,我看你,没一个举手,等了好几秒钟,终于在后面有学生——全场唯一的学生举手说:我读。我叫全场给他鼓掌,我很高兴,只要全世界有一个人读,孔子就不会死了!
奇怪的是,演讲结束后,我们要上车时,后面跑来了一二十个学生,围住车子,问那里可以得到论语,他们也要读。我问:刚才为什么不举手,学生们说:不好意思!“做好事也不好意思?”我想这也可以算是中国人的美德吧?
本来,对于读经教育,我是鼓励儿童把整部经典全文背诵的,但十三岁以上的大人,很难叫他背,就这样读吧,把《论语》读一百遍,必定有重大的收获。后来,锺积成先生在马来西亚推广儿童读经的同时,到处宣扬成人的「论语一百读经法」,每场演讲都少不得问:在座谁要和王教授约定,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遍,请举手!听到的人,都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名之曰:“与王教授有约,论语一百”。到现在,真的把论语读完一百遍的人已不少。读过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心得:“愈读愈高兴,人生恍然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