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鸳鸯楼是个惨剧,到了蜈蚣岭,更是一个让武松完全陷入疯狂的过程,这个看似平淡,还颇具行侠仗义的小故事,掩藏了最悲剧的结果。
一直想感性化的写这个故事,但发现自己文笔拙陋,写出来会平淡无奇,所以放弃这方面的努力,改为,简单说说,我在蜈蚣岭看到了什么。
先看前文武松告别张青孙二娘一段:
武松道:“阿嫂但说的便依。”
临行,张青又分付道:“二哥,于路小心在意!凡事不可托大!酒要少吃,休要与人争闹。也做些出家人行迳,诸事不可燥性,省得被人看破了。如到了二龙山,便可写封回信寄来。。。”
武松对于张青,也就是哥哥,哥哥的吩咐可以说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在蜈蚣岭和孔家庄二节里,他完全违背了张青临行的教诲。
而相反,他对孙二娘,即嫂嫂,让她打扮成行者,他一直依从,从蜈蚣岭试刀,到孔家庄清醒后,他首先记得的第一件事就是他那套衣服、顶骨珠子、戒刀。
这里延续了血溅鸳鸯楼后,武松彻底与主流社会决裂的,潜意识希望听嫂嫂而不听哥哥,这种逆反的,离经叛道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