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
评Solo社刊《囚城少年》之《印象》
Written by SueI
其实我就是一个尾随而来的不明所以的后知后觉的戳到了这篇文的……囧.
看完以后,不知不觉的想要写些什么。客观来讲,我能看到不少的硬伤。但它却是真切地打动了我,或许是剧情,或许是那两个少年,也或许是我自己臆想出来的故事。Anyway,这是篇很好的原创。
故事起源于一个想要逃离梦想囚牢的少年。他无意间听到那个诅咒与那两个少年之间的恩怨,就好像是命运无意间安排他的到来一样。两个人之间的友情,在误会与生死的交替间显得格外脆弱。
谁说是一辈子的好朋友,就会真的一同成长、一同老去呢。
迷信。流言。诅咒。这几个词交织在一个少年的生命里,那样狰狞地显示出他们原本诡异可怕的外表。
看到那棵梧桐树的时候,我的心里轻微地颤动。这一切,都是命运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从此以后他选择被流言与责怪覆盖,为了那棵说好的、他心心念念想要的梧桐树,为了他们之间说好的一辈子的友情。
梗不错,有打动人心的地方。
人物塑造较单薄:江仁选择要走的这个地方有些奇怪(……?),他为什么要离开呢?而且作为一篇较为真实的短篇来说,结局并不是一走了之就可以解决的,可以说这地方有些烂尾。李成、李婆婆、李大爷的塑造都需要再下功夫。而且再加入一些路人甲的形象会更好。
写流言与迷信的地方不够。江仁这几年的艰辛与苦痛固然可以想象的出,但如果用几个细节(如小孩子们远远对他叫骂、投石头;一个不知道诅咒的小孩跟他说话,连忙被大人拉走,说什么他不祥,还对他指指点点)来体现,会有更出色的表达效果。
“囚城少年”是Solo家去年暑假的主题,本文的确扣紧囚城少年来写了,但我没有看出莫奈与这两个少年之间的必要联系。莫奈所连带的背景不要最好,他的梦想其实与文章主题想要表达的友情有些脱节。就是说,后面文字的感觉与前面的对不上。而且如果将题目改为“梧桐“的话,以此为题,以此为线索贯穿全文,也很不错。
语言风格很喜欢: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矫情文艺。许多小句子在其中做到了不错的点缀作用,而且暗示内涵的程度也不突兀。很棒!
最后,我闲的没事写了一下结尾,求不嫌弃看一下。
我依然记得离开村子的那一天,村里零星的白布条与铺得满山的大雪,被风刮得七零八落、纷纷扬扬,冷透了。
李成在墨黑的棺木前颤抖着嘴唇,眼睛里怎么也不是那种我见过的凶狠,而是一种模糊的,我分辨不出的复杂感。
我转过身,决定离开。
“……乡亲们!”
我惊得回头。那已是高大的青年“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我知道这一切。是江仁他劝阻那两个哥们儿不要下河的,也是我硬要给江奶奶吃那颗梅子!这不是阿仁的诅咒,这不是!”他的尾音像是竭尽了全身的气力一样爆发出来,回荡在这凄凉的白事场上。
“阿仁他…他是看见那小兔崽子拔我们家麦子才被一头撞在磨上的!“说完这话,他像是全身虚脱了一样两手捧着脸,发出野兽一样哀嚎的哭声。
“人都已经这…这样了…“
“乡亲们…看在我李家这么多…多年没欠过谁一分钱…没欠过谁一个情的…的份上…“
“别说什…什么狗屁诅咒了…“
“那他妈都是我的错!“他的声音突然间爆发出来,满脸是泪地踉跄着站起、转身。
酒洒在棺木上,“噼里啪啦“地洒下火样炽热的愧疚与温情。
“阿仁,好兄弟!“
我到了村子口,还是不忍,回头看了眼这被雪、被恨、被情覆盖的村子。
我看到了那棵,被四根歪歪扭扭的木棍支住的孤零零的树干。
我知道,它,就是那棵梧桐。
写到最后我想厚着脸皮要你的梗了QUQ啰啰嗦嗦说了这么一大堆QUQ还说了好多不怎么好听的话,啊嗯嗯你原谅我吧QUQ我给你蹭wwwww
Fin.

花絮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