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四班 崔娟娟2012\ 07\21
我的感想
在还没正式开营时,我就来到了这里,每天和志愿者们一起去听孟老师的课。孟老师的课对我来说有些难,甚至有些地方还听不懂。但是还是坚持把她的课听完了。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时感觉自己的生命被提起来了。我对“人性是光明的,是理性的”,这句深有感触。在这段时间里我又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很感谢孟老师传授给我们这些知识。越来越觉得这个世界上充满了无穷的智慧和知识。
不久,参加论语一百的营员就来报到了。我留在了生活部帮忙。在子平师兄的带领下,我们把营员所需要的物品都搬运到了仓库里。搬运物品虽累,大家仍然把汗水和笑容一起挂在了脸上。迎接营员是很辛苦的,志愿者中的男生们要帮助营员把沉重的行李箱扛到5楼或6楼上去,每次看到他们搬完东西下来,都满头大汗,衣服全湿透了。我那时大多留在仓库发送生活物资,只会偶尔送一些营员上楼,每次在帮助营员时,他们总会送上感谢的笑容。每当看到这些笑脸,疲倦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无论我们多么累,始终觉得都是快乐的。
我被分到了论语四班,很快就与班里的同学相见了。来到这个班里从一开始到现在我都没有陌生感。周老师很亲切,对人也很温和,班里的同学也很和善。上课我们一起读经,下课男生女生一起玩踢毽子,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大家都融洽的玩在了一起。每天走廊里总少不了我们同学的笑声。这些天我感受到的一切可以用四个字描述,即友善和谐,同学与同学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都能互相帮助,我们的谈话中从来不缺乏笑声。
读经这么多天,我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原以为《论语》是文言文,觉得它应该很难读,可能有的也读不懂,但我记得王教授的话,就是老实读经、大量读经,先不求甚解。我就坚持每天去读它。慢慢的我发现我能理解《论语》里的一些话了。有时读着读者自己就笑起来了。因为《论语》里也有一些既有哲理、又很幽默的语言。经典确实是亲切的,经典并不枯燥。现在我对读经越来越有兴趣了。
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王教授的演讲视频和有关教育的电影。看完之后每次都有感慨,每次也都有沉思。我们的下一代再也不能这样愚昧了。有句话说,“若天不生仲尼,则万古如长夜”。我想说,“若没有王教授的读经教育推广,我们还要在漆黑的夜里摸索多久,才能见到人性的光明。”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我们的下一代能够有更多的圣贤人才,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记得王教授说过,一种教育如果不能让一个人与他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那么这种教育是失败的。今天我们的社会和谐程度又如何呢?那么导致这些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归根到底是教育。真心希望我们教育能够从人性出发,而不只是在分数上下功夫。
能够接触到读经,我觉得很幸运,这将对我一生都有用,让我的人生走向充实、饱满、光辉、远大。同时,也让我明白我们的下一代该如何教育才是最有意义的。相约《论语》一百,学习圣贤的智慧,相约《论语》一百,收获真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