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吧 关注:75,551贴子:418,929
  • 12回复贴,共1

捭阖篇 第2段求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是: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误,以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的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尔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有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



IP属地:江西1楼2012-08-07 14:07回复
    总体来说,我认为此段为捭阖算比较重要的的一段.孙子兵法说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此段的存在我觉得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去了解对方,也可以说是一个基本运用原理.
    从审定有无开始,到或阖而闭之,我觉得可以归纳为3步:
    1 对周围情况(或者人)做一个基本了解,发现现象,爱好,欲望.
    2 为了进一步得到证实 ,可以“微排”,即微微的排斥.
    3 进一步采取措施,或开,或闭.
    与此同时,我觉得在第2步之时, 如果遇到了阴之事(即沉默,圆滑变通,诸如此类),可以想办法把阴变成阳(说到这里,我加句题外话,我觉得三十六计,战国策为必懂之书)。
    说完这三步之后,后面从开尔示之者到异其诚也,这里解释了开和闭或者说阴和阳的基本运用原则.
    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我对此的理解为2点:1 即使知道了是同其情的,也要明白为什么是与自己是同其情. 2 不是同其情的,也要知道为什么不是同其情.。因为你此时此刻,你也不确定别人是不是在捭阖你呢?
    最后一句,就对前面的大概做了一个总结,大概意思就是无论如何, 都得抓住思想,理解思想的同异.
    至于此段开头,虽说看似易懂,我觉得是最难的一句.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解读.
    


    IP属地:江西2楼2012-08-07 14:26
    回复
      我自己本身也觉得我这样的分析是很肤浅的, 但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继续学习的原因..


      IP属地:江西3楼2012-08-07 14:28
      回复
        或阖而闭之,应该怎么理解?


        4楼2012-08-07 20:56
        收起回复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
          -----------------
          以上是指的条件
          对方条件好,比如贤,智,勇,仁义,这样捭阖就容易成功
          因为对方觉悟高,会主动接受你
          对方条件不好,比如不肖,愚,怯,有差,这样捭阖就不容易成功
          因为对方觉悟低,会有各种理由和借口来排斥你
          所以后面就接着说,要审定有无,与其实虚
          这里的有无和虚实,就是指的对方条件好不好
          自己必须要对这些条件有准确的判断,也就是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
          


          IP属地:四川5楼2012-08-07 21: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