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福尔摩痴0吧 关注:7贴子:155
  • 2回复贴,共1

推理小说家制作不在场证明的手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咳咳


1楼2012-08-07 21:57回复
    一、“时间性”不在场证明
    1、拨块手表
    说明:找个证人陪在你身边,伺机把他(她)的手表拨快,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找藉口离开行凶并回来,这样这位证人便能给出你在那段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了。这是现实中最可行的方法之一,但也很容易被识破。
    2、录音
    说明:把能代表时间的某人或物的声音录下,并设置在某个时间自动播放。但现实可行性一般不高,毕竟人的耳朵是没那么容易被录音跟真人说话声混淆的。
    例子:金田一《歌剧院杀人事件》,在这个事件中由于录音是从远处传来,所以不容易将之与真人声音分辨出来,而且它的巧妙之处更在于用厚布幕隔音这一点上。
    3、证物
    说明:若某物品在犯罪现场的出现能代表某一时间段(例如凶器是花瓶,那么它完好时凶案尚未发生,粉碎了则是案发之后),那么设法在这个物品上用点小诡计就能混淆时间判断了。
    例子:金田一短篇《谁杀了女神》,将一个女神像切成两半,分别用其左、右侧面来伪装成两个女神像。金田一小说《邪宗观迷案》,一本书明明立在大家面前,但其实只有厚厚的封套而已,里面的书页已被撕下了!
    4、“一天前的此时,一年前的今天”
    说明:凶手似乎的确有在犯案时间的不在场证据,但其实只是利用了某样隔一段时间就会重复出现的事物作证而已。
    例子:柯南《前夜祭杀人事件》中每年都会有的前夜祭;金田一《速水玲香诱拐杀人事件》中每天都会响起的正午钟声。
    5、从“死后硬直”去作文章
    说明:利用某些方法改变尸体的死后硬直程度,从而影响法医的死亡时间判断。
    例子:柯南《小五郎同学会杀人事件》、《福尔摩斯爱好会杀人事件》。二、“地点性”不在场证明
    1、隐藏的捷径
    说明:凶手离开众人的时间比在凶案现场往返所需的最短时间更短,因而取得不在场证据,但事实是凶手利用了一条隐藏的捷径。这个思路很多人都会想到,但要将这一捷径彻底隐藏,不为人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例子:金田一《雪夜叉传说杀人事件》中的冰桥,堪称完美。还有《天草财宝传说杀人事件》是把“捷径”反面利用的极佳例子。
    2、事后转移的尸体
    说明:凶手取得不在场证据的理由同上——不够时间往返凶案现场。但那却是伪造的凶案现场!尸体是事后才被运到那里的。
    例子:金田一《悲报岛传说杀人事件》,用鸡血代替人血制造的满墙壁满天花板是血的“现场”,最后还用一把火毁尸灭迹。《怪盗绅士杀人事件》的精彩之处则在于运送尸体的方法。
    3、改变杀人距离
    说明:看起来是被近身杀害的死者,其实却是凶手从远处下手的!又或者被害者看似从远处被射杀,其实凶手却是在身旁下的手。
    例子:柯南《电视台杀人事件》是似近实远,而《名侦探之死》、《工藤新一纽约事件》则是似远实近。
    4、“认错房间”
    说明:密室杀人当中常见的高级诡计“认错房间”在制造不在场证明里同样可以大派用场。
    例子:侦探学园Q《开膛岛的惨剧》,利用细线牵拉的死者肢体及脚印来使人认错房间。
    


    2楼2012-08-07 21:57
    回复
      五:心态
      ① 杀人前紧张,杀人后轻松;
      ② 认为杀了人后,自己变的罪恶,要用生命来赎罪;
      ③ 只杀害人或仇人,不会伤害其他人;
      ④ 只要看见自己可疑地方的人,就一定要杀死;
      ⑤ 内心阴暗,要不停的杀人,心理变态型;
      ⑥ 内心痛苦,表面无所谓;
      ⑦ 后悔,或轻松以为自己解决了一个大坏蛋;
      ⑧ 被揭穿后觉得世界崩溃。
      六:关于逃避嫌疑
      ① 制造不在场证据;
      ② 化妆,使自己看上去不具备杀人(作案能力);
      ③ 利用自己的职权,消灭犯罪痕迹;
      ④ 制造错误的路标使别人误解为是其他人犯的罪;
      ⑤ 利用人类心理(可以利用心理的人有:占卜师,风水师,医师,
      恋人,父母,友人等)使人产生错觉,以为是自己犯的罪;
      ⑥ 利用第三者逃避责任;
      ⑦ 别的人帮犯罪嫌疑人。
      七:露出马脚的原因
      没有完美的犯罪,只要是认为的就必定有线索。
      ① 犯罪过程突然出现犯罪嫌疑人意料不到的事,如:突然被打断,
      突然有人出现,工具故障等;
      ② 杀人工具无法带走;
      ③ 犯罪现场无法彻底清洗;
      ④ 犯罪嫌疑人做的是只有他或她才能做到的;
      ⑤ 自己太过紧张自暴底细。
      八:确定犯罪嫌疑人的原则
      ① 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以杀人动机为主要因素,因为动机很可能是
      不为人所知的;
      ② 不要以感情为主,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人也可能是凶手;
      ③ 只有确定杀人手法才可以公布罪犯,不要让犯罪嫌疑人轻生,生
      命是最宝贵的;
      ④ 不要歧视他们,用心感化,他们是有感情的;
      ⑤ 确定犯罪手法后,根据嫌疑人的种种表现便可认定是他做的


      4楼2012-08-07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