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普通话声调
普通话声调亦称“字调”,在汉语中由音节内部的音高变化构成,它是每一个音节所固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主要用来区别音节的意义。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是普通话的“门面”。掌握声调的基本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各种声调进行交流和沟通是学好普通话的关键之一。
在汉语里,一个音节一般就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声调是音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声母、韵母一样,担负着重要的辨义作用。例如“题材”和“体裁”、“练习”和“联系”等,这些词语意义的不同主要靠声调来区别。
普通话有四种声调,阴、阳、上、去,也分别被称为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这4种声调符号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的读法,通常采用赵元任先生制定的“五度标记法”,四声分别对应四种不同的调值。
① 花――55高平
② 红――35中升
③ 柳――214降升
④ 绿――51全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