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近40分钟爬了百事风云榜论坛楼,一句话,我喜欢张亚东
整个音乐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这些稍微关注一点的外行都大致了解。与SK之类的区别只是,我可能看不到ZS唱片销售的具体报表,我不知道其他国际唱片公司营做的具体方式,真要搞企业应该如何借鉴等问题。
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只要稍微会观察,基本是一目了然的。
所以给多数参与讨论的人一句`话点评:抽毒品的知道错,戒不掉!
其中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惟有张亚东,高小松都开始嘴皮乱耍。他说自己5年前就江郎才尽算有自知之明。
我觉得现在搞音乐的人当然不能脱离市场,脱离挣钱。但是你如果是一个能够把握市场的精明人,你就不会去埋怨市场。你如果无法把握市场,那你显然对市场无能为力。那么剩下的就只是呜呼哀哉,对月长他叹。
你身份是一商人,那就破产,转行。你要是音乐人,就不该有那么多牢骚。
我觉得张亚东的几个观点既现实,有又不失一个搞艺术人的本色。
一、现在的市场是无法扭转的。恶俗永远是多数。这个市场只有等他自己积淀到一定时候,等多数人听《老鼠爱大米》都烦的时候,到时候它自己会去寻求一点新东西来听的。市场是没有错的。抱怨市场与群众的审美趣味是无聊的。
二、如果可以扭转,那可能是移动。但移动是商人,不是文化公司。你要求移动推广艺术家喜欢的东西既不实际,也不民主。既然恶俗永远是多数,多数人是俗人,你非要让俗人的耳朵插上艺术的翅膀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吃力不讨好,商人不愿意,群众不高兴,你提倡高雅就成了作孽。
三、音乐人惟有可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这点我是举双手赞同的。国内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可以算上到一定境界的人,所以他才有胸襟不去玩那些无聊的音乐哲学,专注于技术问题。张亚东早就说过,国内流行音乐水平其实很低,整体都不开化。说得直接点就是没有硬技术的地方,标准更混乱,装B得更多,音乐也更粗制滥造,同样群众欣赏曾面也只能是这么低。这些都是相互牵制的事情。
我是很赞成ZYD的观点,欣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拾阶而上的事情,但又不象教数学能够一点点深入。你只有等大家都听厌了一样的东西,才可能出现变化,要求听点新的东西。听多了简单的东西,才想要来点复杂的。做音乐的终究是技术性活,必须这样看待问题,而不是骂《两只蝴蝶》低俗,自己标榜高尚。其实国内那些流行制作,好过这些网络音乐的有多少呢?没有一个明显的标识在那里,张亚东指出这样的标准国际上是有的,是行内默认的技术标准。
同时也不能一味要技术高,而把低成本全部摈弃,事实上成熟的市场是多级市场,什么趣味都是相融的。而我们国内的广大受众的趣味过于单一,这也是暂时无法扭转的事实。要赚钱就想办法去迎合。
一个好的音乐人呢?人第一都是要吃饭的,你得迎合,其次你就别抱怨了,努力提高技术是上策。有技术才能更好的迎合,有技术才能在群众转风向的时候自己也能跟上。
作者: HaveToSay 2007-3-8 19:00 回复此发言
整个音乐行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们这些稍微关注一点的外行都大致了解。与SK之类的区别只是,我可能看不到ZS唱片销售的具体报表,我不知道其他国际唱片公司营做的具体方式,真要搞企业应该如何借鉴等问题。
整个行业的大环境只要稍微会观察,基本是一目了然的。
所以给多数参与讨论的人一句`话点评:抽毒品的知道错,戒不掉!
其中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惟有张亚东,高小松都开始嘴皮乱耍。他说自己5年前就江郎才尽算有自知之明。
我觉得现在搞音乐的人当然不能脱离市场,脱离挣钱。但是你如果是一个能够把握市场的精明人,你就不会去埋怨市场。你如果无法把握市场,那你显然对市场无能为力。那么剩下的就只是呜呼哀哉,对月长他叹。
你身份是一商人,那就破产,转行。你要是音乐人,就不该有那么多牢骚。
我觉得张亚东的几个观点既现实,有又不失一个搞艺术人的本色。
一、现在的市场是无法扭转的。恶俗永远是多数。这个市场只有等他自己积淀到一定时候,等多数人听《老鼠爱大米》都烦的时候,到时候它自己会去寻求一点新东西来听的。市场是没有错的。抱怨市场与群众的审美趣味是无聊的。
二、如果可以扭转,那可能是移动。但移动是商人,不是文化公司。你要求移动推广艺术家喜欢的东西既不实际,也不民主。既然恶俗永远是多数,多数人是俗人,你非要让俗人的耳朵插上艺术的翅膀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吃力不讨好,商人不愿意,群众不高兴,你提倡高雅就成了作孽。
三、音乐人惟有可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这点我是举双手赞同的。国内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可以算上到一定境界的人,所以他才有胸襟不去玩那些无聊的音乐哲学,专注于技术问题。张亚东早就说过,国内流行音乐水平其实很低,整体都不开化。说得直接点就是没有硬技术的地方,标准更混乱,装B得更多,音乐也更粗制滥造,同样群众欣赏曾面也只能是这么低。这些都是相互牵制的事情。
我是很赞成ZYD的观点,欣赏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拾阶而上的事情,但又不象教数学能够一点点深入。你只有等大家都听厌了一样的东西,才可能出现变化,要求听点新的东西。听多了简单的东西,才想要来点复杂的。做音乐的终究是技术性活,必须这样看待问题,而不是骂《两只蝴蝶》低俗,自己标榜高尚。其实国内那些流行制作,好过这些网络音乐的有多少呢?没有一个明显的标识在那里,张亚东指出这样的标准国际上是有的,是行内默认的技术标准。
同时也不能一味要技术高,而把低成本全部摈弃,事实上成熟的市场是多级市场,什么趣味都是相融的。而我们国内的广大受众的趣味过于单一,这也是暂时无法扭转的事实。要赚钱就想办法去迎合。
一个好的音乐人呢?人第一都是要吃饭的,你得迎合,其次你就别抱怨了,努力提高技术是上策。有技术才能更好的迎合,有技术才能在群众转风向的时候自己也能跟上。
作者: HaveToSay 2007-3-8 19:00 回复此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