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flot吧 关注:1,703贴子:18,641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排行榜(英国犯罪作家协会票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百部最佳推理小说排行榜(CWA版)
英国犯罪作家协会(The Crime Writers’Association,简称CWA)已经举行过一次类似的票选活动,具体的排行顺位和美国的这份有些出入。


1楼2012-08-17 17:04回复
    1、Josephine Tey: The Daughter of Time (1951)
    《时间的女儿》[英]约瑟芬·铁伊 华夏出版社
    铁伊是1930年代以来、推理史上第二黄金期三大女杰之一(另二位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萝西·塞耶斯)。她一生只写有八部推理小说,部部精彩,是推理史上极少数一生没有任何失败作品的大师。本书即是铁伊最著名的作品,属历史侦探小说范畴,曾在英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票选中荣膺史上第一名。名侦探格兰特探长因为脚伤住院,偶然看到一张英王理查三世的画像,激起了他的兴趣,他要探究四百年前的案件,寻求塔中王子的被杀真相……
    


    2楼2012-08-17 17:04
    回复
      2025-05-20 20:06:11
      广告
      2、Raymond Chandler: The Big Sleep (1939)
      《长眠不醒》[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雷蒙德?钱德勒和达希尔·哈米特领军的冷硬派私探小说,推翻了英国古典推理对美国侦探小说的主宰,开创了美国本土的强悍风格,是为推理史上有名的“美国**”。钱德勒45岁才正式是发表第一篇小说,毕生完成七部长篇和二十部左右的短篇。在《长眠不醒》,侦探菲利普·马洛中初次登场,这个外表冷酷内心温柔的都市独行侠角色,影响了后来的每一个硬汉侦探。同为冷硬派大家,钱德勒的风格与哈米特却是千差万别:后者是彻底的世故和冷酷,侦探从内硬到外,而前者却始终不愿放弃心中对美好人性的希望,笔下侦探也只是个热水瓶——外冷内热。所以哈米特被人称之为“冷酷大街的黑色巨匠”,而钱德勒却是“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
      


      3楼2012-08-17 17:05
      回复
        3、John le Carré: 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 (1963)
        《受冷漠的人》[英]约翰·勒·卡雷 新华出版社
        约翰·勒·卡雷18岁时便被英国军方情报单位招募,担任对东柏林的间谍工作;退役后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1963年,他以第三部作品《冷战谍魂》一举成名,著名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盛赞:“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从此奠定其文坛大师地位。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大奖、1964年毛姆奖、英国Somerset Maugham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等,1988年更获颁CWA终身成就奖、1963与1977年金匕首奖,以及意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冷战谍魂》创意超群。情节跌宕起伏,屡屡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峰回路转;在作家写实冷静有节制的笔下,漾出淡淡忧伤之情,不愧是间谍小说的排头兵。
        


        4楼2012-08-17 17:05
        回复
          4、Dorothy L. Sayers: Gaudy Night (1935)
          《俗丽之夜》[英]多萝西·塞耶斯
          在推理小说史上,多萝西·塞耶斯是一个伟大的名字。与阿加莎?克里斯蒂和约瑟芬?铁伊并称“推理三女王”;她创造了永垂不朽的业余神探彼特·温西爵爷(Lord Peter Wimsey)。本书即为她的最佳作品,讲一个女校里的故事。多萝西·塞耶斯对推理文坛的贡献,是将推理小说从“纯粹解谜过关”的泥淖中拉拔出来,并提升跻身到现代主流小说之林。在她的改革下,20世纪的推理文学有了真实的血肉面貌,而不再只是虚无飘渺的抽象命案。
          


          5楼2012-08-17 17:05
          回复
            5、Agatha Christie: 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1926)
            《罗杰疑案》[英]阿加莎·克里斯蒂 贵州出版社
            也是她最初一鸣惊人、轰动文坛的成名作。一部把凶手意外性发挥至颠峰的作品,结尾绝对震撼;初版时曾被批评家诟病,但事实证明是部杰作。阿婆的这本书,实在是无需要过多的解释,相信看过的朋友无法不对这作品留下深刻的印象!


            6楼2012-08-17 17:06
            回复
              6、Daphne du Maurier: Rebecca (1938)
              《蝴蝶梦》[英]达夫妮·杜穆里埃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杜穆里埃写过十七部长篇小说以及几十种其它体裁的文学作品,1969年被授予大英帝国贵妇勋章。杜穆里埃深受19世纪以神秘、恐怖等为主要特点的哥特派小说的影响,大多情节比较曲折,人物刻画比较细腻,在渲染神秘气氛的同时,夹杂着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感伤主义。相比原著,此书的希区柯克电影版可能更广为人知,影片曾获第1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摄影奖。


              7楼2012-08-17 17:06
              回复
                7、Raymond Chandler: Farewell My Lovely (1940)
                《恋人无情》[美]雷蒙德·钱德勒 群众出版社
                菲利普·马洛接手去寻找一位退休法官失踪情人的故事。书中写的是推理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爱情范式,冷酷/忧伤/现实/浪漫合为一体,在作品结局一切矛盾纠缠爆发,令人低回不已。
                


                8楼2012-08-17 17:06
                回复
                  2025-05-20 20:00:11
                  广告
                  8、Wilkie Collins: The Moonstone (1868)
                  《月亮宝石》[英]威尔基·柯林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本书讲叙围绕着一块印度宝石发生的种种怪事,是英国侦探文学的创始作,作者柯林斯系英国文学大师。该书现在看来可能有点落伍,不过考虑到作为推理小说草创期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佩服柯林斯说故事的本领,佩服他能够在如此漫长的篇幅中始终牵住读者的视线。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评价此书为“最优秀的英国侦探小说”。


                  9楼2012-08-17 17:06
                  回复
                    9、Len Deighton: The Ipcress File (1962)
                    《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 [英]连·戴顿
                    戴顿步约翰·勒·卡雷后尘,以极其逼真的细节描绘了冷战双方间谍机构的日常生活复杂,他尤其善于用反派人物的奸诈特征来刻画正面人物,从而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这方面最成功的就是他的处女作——《伊普克雷斯档案/伦敦间谍战》。这是一部类似于007的惊险间谍小说,但是故事却不是拯救地球或者一个国家那样的丰功伟绩。主角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伦敦那些不起眼的小公寓里面。电影由迈克凯恩主演,获第19届英国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等奖项。


                    10楼2012-08-17 17:06
                    回复
                      10、Dashiell Hammett: The Maltese Falcon (1930)
                      《马耳他之鹰》[美]达希尔·哈米特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理小说流派众多,旁支横斜,但解谜本格始终占据着正统主流的地位,唯一有能力分庭抗礼的唯有达希尔?哈米特和雷蒙德?钱德勒撑起的硬汉派了。哈米特不是第一个写硬汉小说的作家,但他是第一个给硬汉小说注入文学素质和心理深度的作家,为推理小说开辟了另一块战场。哈米特一生创作五部长篇小说,竟有四部作品入选百大榜(《戴恩家的祸崇》除外)。《马耳他之鹰》是号称“胜过海明威任何一部小说”的冷硬派第一名作,在兰登书屋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上也排名第56位,本书电影版由亨弗莱?鲍嘉主演,名列美国二十世纪百部最佳影片第23位。
                      


                      11楼2012-08-17 17:07
                      回复
                        11、Josephine Tey: The Franchise Affair (1948)
                        《法兰柴思事件》[英]约瑟芬·铁伊 华夏出版社
                        一位失踪近一月之久的16岁在校女生指称被法兰柴思大屋的主人——一对母女所诱拐并强迫她做女佣,进而被软禁在法兰柴思。但当**带这个女孩来法兰柴思指认时,这母女声称她们既不认识,也从未见过这女孩,但她却能准确地说出房间的格局,摆设,甚至这对母女的日常用品……一个谎言贯穿故事始终,但最终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舆论杀人”的力量,证明没有谋杀案的侦探小说一样可以引人入胜。


                        12楼2012-08-17 17:07
                        回复
                          12、Hillary Waugh: Last Seen Wearing ... (1952)
                          《最后的衣着》 [美]赫拉利·瓦渥
                            赫拉利·瓦渥是推理小说史上**程序类第一人。故事从某小镇一名女大学生失踪开始,瓦渥娓娓道来,钜细靡遗地将法兰克?福特(Frank W. Ford)与柏顿·柯麦隆(Burton Cameron)两名警探不辞劳苦、抽丝剥茧、将所有可能性逐一过滤筛检的办案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把峰回路转的真实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正式为**程序推理立下决定性的里程碑。
                          


                          13楼2012-08-17 17:07
                          回复
                            13、Umberto Eco: The Name of the Rose (1980)
                            《玫瑰的名字》[意]安伯托·埃柯 作家出版社
                            中世纪修道院里的凶杀案,历史推理类史上排名第二的名作(仅次于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作者安伯托?埃柯身兼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美学家等多重身份,更是全球最知名的符号学权威,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写作,博学深思,这使《玫瑰的名字》成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就算读者只看看书中那无奇不有的偏门知识,也足够有趣。


                            14楼2012-08-17 17:08
                            回复
                              2025-05-20 19:54:11
                              广告
                              14、Geoffrey Household: Rogue Male (1939)
                              《枪杀希特勒》 [英]杰弗里·豪斯华德 中国青年文学出版社
                                惊险间谍小说。英国贵族罗伯特爵士,在三十年代企图暗杀希特勒,事败后被盖世太保追捕。他想尽办法从欧洲逃回英国,但总无法如愿,反而一步一步陷入岌岌可危的险境之中。为了躲避追逐,他不惜改变相貌,甚至躲进地洞之中隐藏不出。最后在叔叔的帮助下总算成功毁灭个人纪录,重新恢复自由。


                              15楼2012-08-17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