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356,045贴子:19,991,413
  • 12回复贴,共1

【古风】江东弟子多才俊之公瑾(2012/08/18)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郎顾曲


1楼2012-08-18 19:29回复
    C= =】


    5楼2012-08-18 19:34
    收起回复
      最别致潇洒,却是唐张祜的《觱篥》。“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原来曲误回顾,非冷视相责,仅只会心微笑也。且这个回顾是“密顾”,曲中有误,悄然回头,顾盼间微微一笑。
      妩媚可爱当属吴梅英的《声声慢》,“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非常的有邻家小妹娇憨态。
      其实演变到这里,周郎顾曲早已不仅指对音乐的鉴赏,它即可能是男女间的思慕,甚至代指情郎,也可以惺惺相惜,知音间不以言喻而以音传的韵事。如果不能赏音鉴乐,当然不会有顾曲一说。
      明确将顾曲与知音相连的诗词,最早见于唐湛贲的《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苏轼对此亦有跟和,《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的诗句,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范成大的《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知音再往后演变,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曲误若有人顾,欣逢知音,若无人顾,则是知音难觅了。
      少年时有段飞扬岁月,其后却处处受制主和派,力主抗金的辛弃疾曾有《惜分飞》,“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一派怅往伤怀。   


      6楼2012-08-18 19:37
      回复
        《三国演义》由于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塑造为正面形象,故对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1、 诸葛亮三气周瑜:历史上周瑜气量宽宏,三气之说为无稽之谈,周瑜与诸葛亮身为东吴蜀汉两集团臣子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做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这是一场单纯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继而有了赤壁之战。
        5 、赤壁之战: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乃周瑜等人之杰作。
        6、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他人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8楼2012-08-18 19:41
        回复
          忆昔周郎,江东子弟
          烟雨江南,却沙场征伐


          9楼2012-08-18 19:43
          回复
            周郎才俊,江东年少
            东吴子弟,意气风发
            羽扇纶巾,樯橹烟灭


            11楼2012-08-19 15:20
            回复
              周郎是东吴一介美男,但命运不公,
              既生瑜,何生亮,
              是何等的悲哀


              12楼2012-08-20 20:09
              回复
                就米有人喜欢咱们周郎么


                13楼2012-08-20 20:10
                回复
                  @苏雅柔° 


                  14楼2012-08-20 20:10
                  回复
                    @苏生


                    15楼2012-08-20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