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美人吧 关注:197贴子:37,966

【整理】1981年满天星系列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拍这辑照片的文章
<<记一次与邓丽君的午餐>> 纪念邓丽君逝世15周年 2010-05-10 列孚
本文应该在八号这天就要写下来的——这天是邓丽君逝世15周年。可是,因为别的事情,将要写东西的时间占去了,只能拖到今日。
邓丽君作为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形象出发,她的歌和她美好的、总是笑意盈盈的样子,带给我们的是一次次难以言状的舒快享受,是那样的轻松和无比的轻畅,仿佛世间的一切纷争、烦扰都会因为她的歌和她的笑意而变得和谐下来了,变得宽容和举重若轻了。与另一种同样以是文化形态出现的中国武侠小说那样,全球华人均膺服于文字上的“刀光剑影”和曼妙的“糜糜之音”下,所有行为或形式、言语与此同时地凝聚于这种通俗文化表现上,变成为一种特别的,可能是中国人才会有的和谐的文化形态。乘坐的士,司机师傅开了收音机,电台传出的中国武侠小说连播或忽地传出我们熟悉的邓丽君轻曼歌声,除了已经习以为常外,还会有心灵上的舒适,因为,那是没有任何隔阂的;无论是走过边远的甘肃张掖接近沙漠的小镇,或是走在纽约唐人街上,都会听到这些声音,虽然说书人不一样,但是,武侠小说里的人物依然活灵活现,邓小姐的声音一样地甜美;最奇妙而又最可能的是,如果你刚刚从台北中正机场听过《小城故事》然后飞到北京首都机场刚下飞机竟然又听到同一首歌时,那一刻,原来台北和北京是零距离。。。。。。是的,邓丽君用她的歌和歌声,填平了中国人曾经彼此间的鸿沟。我实在想不出,中国人还有谁可以以他的歌声和歌来令即使从未谋面者都可以感到“似曾相识”?这不得不由人想起《甜蜜蜜》最后一场:在纽约街头,送外卖的黎明和刚刚失去依靠(曾志伟死于黑枪下)的张曼玉,因为得悉邓丽君的死讯和听到她《甜蜜蜜》的歌声,停下步来,站在窗厨前,聆听着、伫立着,透过玻璃,看到彼此的倒影,远在天涯,这对中国恋人在邓丽君的歌声里重逢。。。。。。
邓丽君去世,更让我想起当年——首份中外合资的《现代人报》不得已停刊后,我从广州奉调返回香港,在《明报月刊》任职。是的,就是在1995年的5月初。刚回到明报没几天,就传来邓丽君去世的不幸消息,编辑部理所当然地在总编辑邱立本的召集下,讨论下一期(六月号)关于邓丽君特辑如何做?一方面,我们是月刊,时效上绝对不如日报、周刊和电子传媒;另一方面,《明报月刊》是一本以人文深度著称的杂志,绝不会像做娱乐杂志那样来编邓丽君特辑。待内容都定了下来,组稿也完成时,要讨论该期封面设计了。老板于品海亲自过问封面设计的事。因为,曾经与老板于品海和其他同事一起唱过K,他只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的代表作之一。
没想到,老板拍板决定采用我所设计的封面设计。当时有好几个封面设计可供选择。我设计的是:在“明报”月刊刊头字两侧,分别是两岸的两面旗帜,中间人像大头是邓丽君的头像,但是,是经过像木刻处理般效果的头像。于品海问我的用意,我说:邓丽君用她的歌拉近了两岸之间特别是民众之间的距离,所以,象征性标识当然就是两岸的旗帜了;至于邓丽君头像采用木刻效果,带有悲剧色彩,不宜用艳丽照片;她走了,但走得那么突然,民众都不舍得,所以,用电脑处理成木刻效果,有部份阴影,立体感较强的同时去掉部份鲜艳色彩并有了悲剧效果,而且也有别于其它传媒处理邓丽君像片。结果,这一期——1995年6月号《明报月刊》出版,这期封面确别具特色,与众不同。

邓丽君这张照片就是出自梁海平之手。当年拍照这辑照片时,我也在场。
其实,我与邓丽君曾有一面之缘,并且一起吃过一“顿”午餐。这件事,我也很少向人提过。因为这不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何况只是偶然发生的事。



IP属地:上海1楼2012-08-22 01:52回复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记不起具体是那一年的事了,但是是八十代,这是错不了的),我到曾经是《南国电影》同事兼好友梁海平开设在尖沙嘴金马伦道的“影艺”影楼。梁海平曾是《南国电影》的专职摄影师,为不止只是邵氏的数不清的明星拍过不少照片。而梁太(他的夫人)也曾是著名美容美发师郑明明(著名蒙妮妲美容院老板娘)的的得力助手,理所当然地,也曾为不少明星做过美容、美发。哈,这样一对夫妇真是了不得,女的专为女明星化妆、美发,男的专为她们拍靓相。所以,后来梁海平就辞职离开了邵氏公司的《南国电影》,开影楼了。他完全不愁客源,而且都是“大客户”。那时时兴在镜头前加一块软柔过滤玻璃纸来拍人像照(据专业人士说,那叫做“柔镜”),拍出来的效果是会令女性的面部格外平滑,看似有点点朦胧的同时却显得柔媚。邓丽君当年许多唱片封套上的相片,就是出自梁海平之手。
    记不起那天是为什么事情我来到了梁海平的影楼。那是中午。我到的时候,已看见邓丽君自己一个人在化妆台对着镜子轻描,梁太可能已经给她基本化好妆了。她当然不认识我。出于礼貌,我叫了她一声“Teresa,你好!”她回过脸来,很友善地笑答:“你好!”这时,梁海平向她介绍说,我的朋友,是过去在《南国电影》的同事,现在他自己办电影杂志了。她有点好奇,就问我,什么电影杂志?《中外影画》,我说。这时,梁海平的妹妹从外面回来,是给邓丽君买的外卖。“列先生,你吃了吗?”邓丽君问我。我有点意外,看了看梁海平。他说:我们都吃过了,Teresa还没吃,你没吃的话,就和Teresa一起吃吧,她很随和的。说真的,我还真没吃。这时邓丽君打开了外卖的塑料袋,拿出两个泡沫盒子,一边还很客气地对我说,我这午餐比较简单,就是一些三文治、煎鸡蛋,没问题吧?我有些不自在起来,说,你吃吧,我没问题,等一下我到外面吃。她笑起来,大意是说是否觉得吃三文治有点嫌弃了?我连忙否认。她拍拍化妆台旁边一张空椅子,招呼我从坐下来一起吃。于是,我也不客气地就坐下来,和面前这位天皇歌后一起“共进午餐”。
    后来,我看了一阵子梁海平给她拍照,就先行告辞走了。
    再后来,我发现,当邓的家人为她举行葬礼时的遗照,竟就是那天我看着梁海平为她所拍那辑相的其中一张!
    一晃眼,十五年过去。邓丽君离开我们十五年了。当年和她一起吃午餐时的情景,还有我在十五年前为她去逝做特辑的封面设计情景,犹豫历历在目。
    写下这小文,纪念这位中国最特别、最独一无二的歌手。


    IP属地:上海2楼2012-08-22 01:52
    回复
      记不起那天是为什么事情我来到了梁海平的影楼。那是中午。我到的时候,已看见邓丽君自己一个人在化妆台对着镜子轻描,梁太可能已经给她基本化好妆了。

      


      IP属地:上海3楼2012-08-22 01:53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5楼2012-08-22 01:53
        回复


          IP属地:上海6楼2012-08-22 01:53
          回复


            IP属地:上海8楼2012-08-22 01:55
            回复


              IP属地:上海9楼2012-08-22 01:55
              回复


                IP属地:上海10楼2012-08-22 01:55
                回复


                  IP属地:上海11楼2012-08-22 01:55
                  回复


                    IP属地:上海12楼2012-08-22 01:55
                    回复


                      IP属地:上海14楼2012-08-22 01:56
                      回复


                        IP属地:上海15楼2012-08-22 01:56
                        回复


                          IP属地:上海16楼2012-08-22 01:56
                          回复


                            IP属地:上海17楼2012-08-22 01:56
                            回复


                              IP属地:上海19楼2012-08-22 0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