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吧 关注:24,934贴子:110,927

回复:为什么悟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是一个道字,孔子的道就和老子的道不一样。孔子的道是人道,老子的道是天道。孔子的道是有为,老子的道是无为。孔子就坦言说听不懂老子的话,就只好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2-09-02 08:35
收起回复
    老子单讲天道,没有任何意义。老子认为人道应遵从天道。所以应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既然老子讲天道以示人道,孔子讲人道也论及天道,那么就有沟通的余地,可是沟通了两千多年,仍然没有真正沟通,还是知识结构不一样。就连同时信奉老子的,也只少分成了两大学派,治国派和养生派。其中还有不同的小派别就不用说了。说道底,还是知识结构不同造成的。怎么办?结论是:慢慢沟通。历史会作出恰当的选择,只不过有阶段性选择和最终选择之别罢了。崇尚阶段性选择的不要忘了还有最终选择;崇尚最终选择的也不要轻视结段性选择。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9-02 10:18
    收起回复
      开头提到为了健康(生生不已,通透无碍)悟道。那到底如何悟道呢?后边又说到:像小孩那样,过家家悟道。那我们就继续过家家悟道。如何悟道呢?“格物致知”。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说的话。那位道友想说一下自己的所赋予的含义,请发言。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2-09-04 10:00
      回复
        没有道友上场,在下只好唱独角戏献丑了。老子虽然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作为认识论的方法论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老子在干什么?在格物致知。那到底什么是格物致知呢?我是这样理解的:格就是打方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建立直角座标系。格物就是把万物放到座标系里来确定它的实际位置和运动轨迹,如果准确反映了它的实际位置和运动轨迹,那就成了知识。所有的知识连在一起,就形成了知识结构。但接下来问题就复杂一点了。暂停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2-09-07 15:15
        回复
          Let's go on 。接下来就是用什么样的座标系的问题。是用二维平面座标系,还是用三维立体座标系?亦或用加上时间的时空四维立体坐标系?显然是用时空四维立体坐标系划的格子最符合客观实际。那么都格什么物呢?这时候就会出现类似清点人数时忘了把自己算进去的情况。比如说,什么在格物?是人的神在格物。那么格物的时候把神当作物作为对象放进去了么?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把神这个世界上最高级、最精细、最精密的神器放进去。这样格物致出来的知识就有缺陷了,缺了主角了嘛!还有许多人用的是三维立体坐标系。试想一下,如果用三维立体坐标系去格没有主角神参与的物致出来的知识结构肯定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嘛。这样的知识结构如果去和用时空四维立体坐标系格物致出来的知识结构沟通,那肯定是没法沟通的。Let's have a break.


          来自手机贴吧22楼2012-09-07 20:26
          回复
            我们接着上次的话题聊。要想实现沟通,除非前者加上神器和时间,或者后者去掉神器和时间。不瞒您说,我原来的知识结构就是前者,所以读<<老子>>感到很困难,就是因为知识结构搭不上茬。后来通过修道实践把神器和时间加进去了,增加了信息量,这时读<<老子>>时才觉得有点眉目了。因此,我的看法是,应该加上神器和时间进行格物。这样的知识结构才完整,才好与大智大慧者沟通。我估计孔子和老子的差异恐怕就在这个地方。过家家,童言无忌!“格物致知”是孔子说的,我理解或赋予的含义是不是他老先师的含义就不知道了,如果不是,我向这位老先师真诚地道歉。不管是不是,我得感谢老先师这句话对我的启发,使我找到了认识世界和表述自己认识的方法。各位道友,各位看官,你用的是什么坐标系?你把神作为格物对象放进去了没有?另外应该提及的是,格物时神的用的指向中指向他物和指向自身如何调整使用,也是不可忽略的。好了,过家家,先告一段落。天机不可尽泄,尽泄天机会遭天遣,我可是领教过他的天威。至于如何格物,再酌情续聊。休息,休息一下。


            来自手机贴吧23楼2012-09-10 11:51
            回复
              手机流量不够用,找了个电脑登录不上。只好用手机慢慢发。前面我们对“格物致知”的含义进行了一些探讨。下边聊一聊格哪些物,怎样格物。首先选择坐标系,其次选择时间段,再次选择格物对象,最后选择格物方法。我们选择四维时空立体坐标系,选择宇宙本时空的始点和终点作为格物时间段,因为宇宙其它时空尚不能被人类认知。下面选择格物对象。为了防止把格物主体这个客观存在物----“神器”忘记放进坐标系进行格物我们首先把“神”放入坐标系,然后选择格物方法。格物方法中首先确定“神”如何对待自己的体和用。“神”的用的指向有两个,一个是指向它物的体,另一个是指向自己的体。显然,为了全面认识宇宙,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我们应该两种都选择才能达到目的。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只选择指向它物的体一种指向,而选择指向自己的体的人,用老子的一句话说就是“天下希及之”。所以时至今日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依然是残缺不全的,知识结构也就残缺不全、支离破碎了。他们对老子说的“谷神”、“载营魄抱一”、“守中”,<<黄帝内经>>说的“独立守神”,慧能说的“定慧即等”,还有“此岸即是彼岸”等根本就不知所云。又怎么和老子等先哲沟通呢?手机满格,暂停。


              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2-09-14 21:22
              回复
                (继续把后面几句发完)所以要想得到完整的知识结构,必须补全自己的用神指向,否则想和老子等先哲沟通而悟道,两个字“没门”儿,三个字“没门儿”。实际上要细分用神指向类型还不止这两种,比如,还可以兼而有之的寓内于外、寓外于内、亦内亦外、内即是外、外即是内、内外一如等,不再细聊。今天留个聊天思考题:怎样简化格物对象?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2-09-16 13:20
                回复
                  “连忙抓得牢,只剩下一担馄炖担。”鲁迅这是说我呢。这里没有知识结构相近的人。


                  来自手机贴吧26楼2012-09-17 01:09
                  回复
                    百度吞贴,不发了。


                    来自手机贴吧27楼2012-09-17 12:03
                    回复
                      为了成为更好的人


                      28楼2012-09-21 20:26
                      回复
                        为了进化


                        IP属地:广东29楼2012-11-14 01:10
                        回复